内容简介
《地球的红飘带》由著名作家魏巍创作于1987年,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1988年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地球的红飘带”一词从此之后就用来指代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地球的红飘带》是用文字语言叙述长征的第一部长篇巨著,写得真实、生动,有味道,寓意深刻,催人奋进。
《地球的红飘带》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魏巍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为一体。
《地球的红飘带》全书共五部、76章(包括尾声),作品着重从敌我双方的最高层活动反映其长征壮举。四渡赤水、占遵义、逼昆明、渡金沙江、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等峻险危急却又精彩绝伦的历史生活场景,在小说中化为鲜活生动的艺术情节,震撼人心,不仅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千难万险的真实情景,而且揭示了红军内部的激烈斗争,从而使作品具有更深的思想内涵。
著名作家魏巍同志的力著《地球的红飘带》,是文学史上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反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景观式的悲壮史诗。对于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豪壮、气势恢弘的“重大事件”,魏巍同志以伟大的革命战士的历史责任感、诗人的激情和史学家的严谨精神,将诗的情思与史传文学的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都灵活自如,左右逢源,犹如一位点石成金的巨匠,以富有历史生活色调的文学语言,将历史上惊人的一幕推拉到“观众”面前,大气磅礴,笔力遒劲,而又诗情浓郁,出神入化,从而营构了雄浑遒劲、酣畅淋漓的语言景观,产生了“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美学效应。
书籍目录
- 序 聂荣臻
- 卷首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四十六)
- (四十七)
- (四十八)
- (四十九)
- (五十)
- (五十一)
- (五十二)
- (五十三)
- (五十四)
- (五十五)
- (五十六)
- (五十七)
- (五十八)
- (五十九)
- (六十)
- (六十一)
- (六十二)
- (六十三)
- (六十四)
- (六十五)
- (六十六)
- (六十七)
- (六十八)
- (六十九)
- (七十)
- (七十一)
- (七十二)
- (七十三)
- (七十四)
- (七十五)
-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