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道家军事著作。《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道家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筌。
《太白阴经》为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该书内容较为丰富。它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在论述将帅用兵时,指出要考虑从政治上制胜敌人,团结内部,预有谋划,选拔各种人材,要利用地形,创造主动有利的态势。对军仪典礼、各类攻防战具、驻防行军等各项准备事宜、战阵队形、公文程式和人马医护、物象观测等,也分别作了具体论述。这些内容,基本上是综合前代兵书典籍及有关著作写成,且有所阐发,其中存录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资料。因此,杜佑《通典。兵典》取该书内容颇多,亦为后世兵家所重。书中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风角杂占、奇门遁甲等则有不科学的内容。
书籍目录
-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序
- 卷一人谋上●天无阴阳篇
- 卷一人谋上●地无险阻篇
- 卷一人谋上●人无勇怯篇
- 卷一人谋上●主有道德篇
- 卷一人谋上●国有富强篇
- 卷一人谋上●贤有遇时篇
- 卷一人谋上●将有智谋篇
- 卷一人谋上●术有阴谋篇
- 卷一人谋上●数有探心篇
- 卷一人谋上●政有诛强篇
- 卷二人谋下●善师篇
- 卷二人谋下●贵和篇
- 卷二人谋下●庙胜篇
- 卷二人谋下●沉谋篇
- 卷二人谋下●子卒篇
- 卷二人谋下●选士篇
- 卷二人谋下●励士篇
- 卷二人谋下●刑赏篇
- 卷二人谋下●地势篇
- 卷二人谋下●兵形篇
- 卷二人谋下●作战篇
- 卷二人谋下●攻守篇
- 卷二人谋下●行人篇
- 卷二人谋下●监才篇
- 卷三 杂仪●授钺篇
- 卷三 杂仪●部署篇
- 卷三 杂仪●将军篇
- 卷三 杂仪●阵将篇
- 卷三 杂仪●队将篇
- 卷三 杂仪●马将篇
- 卷三 杂仪●监人篇
- 卷三 杂仪●相马篇
- 卷三 杂仪●誓众军令篇
- 卷三 杂仪●关塞四夷篇
- 卷四 战具●攻城具篇
- 卷四 战具●守城具篇
- 卷四 战具●水攻具篇
- 卷四 战具●火攻具篇
- 卷四 战具●济水具篇
- 卷四 战具●水战具篇
- 卷四 战具●器械篇
- 卷四 战具●军装篇
- 卷五 预备●预备总序
- 卷五 预备●筑城篇
- 卷五 预备●凿濠篇
- 卷五 预备●弩台篇
- 卷五 预备●烽燧台篇
- 卷五 预备●马铺土河篇
- 卷五 预备●游奕地听篇
- 卷五 预备●报平安篇
- 卷五 预备●严警鼓角篇
- 卷五 预备●定铺篇
- 卷五 预备●夜号更刻篇
- 卷五 预备●乡导篇
- 卷五 预备●井泉篇
- 卷五 预备●迷途篇
- 卷五 预备●搜山烧草篇
- 卷五 预备●前茅後殿篇
- 卷五 预备●衅鼓篇
- 卷五 预备●屯田篇
- 卷五 预备●人粮马料篇
- 卷五 预备●军资篇
- 卷五 预备●宴设音乐篇
- 卷六 阵图●阵图总序
- 卷六 阵图●风后握奇垒篇
- 卷六 阵图●风后握奇外垒篇
- 卷六 阵图●太白营图篇
- 卷六 阵图●偃月营图篇
- 卷六 阵图●阴阳队图篇
- 卷六 阵图●教旗篇
- 卷六 阵图●草教图篇
- 卷六 阵图●教弩图篇
- 卷六 阵图●合而为一阵图篇
- 卷六 阵图●离而为八阵图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祭文总序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禡牙文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祭蚩尤文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祭名山大川文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祭风伯雨师文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祭毗沙门天王文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露布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治人药方篇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治马药方篇
- 卷八 杂占●杂占总序
- 卷八 杂占●占日篇
- 卷八 杂占●占月篇
- 卷八 杂占●占五星篇
- 卷八 杂占●占流星篇
- 卷八 杂占●占客星篇
- 卷八 杂占●占妖星篇第
- 卷八 杂占●占云气篇
- 卷八 杂占●分野占
- 卷八 杂占●风角
- 卷八 杂占●五音占风
- 卷八 杂占●鸟情占
- 卷九 遁甲●遁甲总序
- 卷九 遁甲●向背择日
- 卷九 遁甲●推五星所在法
- 卷九 遁甲●推恩建黄道法
- 卷九 遁甲●推亭亭白奸法
- 卷九 遁甲●出师安营
- 卷九 遁甲●闭六戊法
- 卷九 遁甲●玉女闭局法
- 卷十 杂式●元女式
- 卷十 杂式●察情胜败篇
- 卷十 杂式●主客向背篇
- 卷十 杂式●推神煞门户篇
- 卷十 杂式●龟卜篇
- 卷十 杂式●山冈营垒篇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