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
渔父
《渔父》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
-
神女赋
《神女赋》是楚辞名家宋玉的作品,紧承《高唐赋》而来,由梦与巫山神女遇,进入对神女“夺人目精”之美的刻画,是描写美女的名篇。神女为天帝赤帝(炎帝)之女,名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神女的身姿,化身为各种形象,在后代美女赋中反复出现,曹植《洛神赋》中的宓妃,就是它的余韵。此篇不但写巫山神女容光焕发,体态娴雅,含情脉脉,来去恍惚,也写她洁身自持,可慕而不可狎。
作品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用散文写的序,后一部分是主体赋辞。此赋着力塑造巫山神女的美丽形象,并表现神女“贞亮”,以礼自持,拒绝梦主之事。对于神女美姿丽质、神仪仙态的外表美和端庄娴淑、温雅多情的内在美,作品主要是从两个视角、两个层次来精心描写和刻画的:一是宋玉梦中所见之神女风采;二是宋玉对神女所作的绘声绘色的描绘。
此赋序文,由于“王”与“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若楚王梦神女成立,则宋玉梦神女不成立;若宋玉梦神女成立,则楚王梦神女不成立。这里暂依清人胡克家《文选考异》之说,考订为宋玉梦遇神女。 -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作品,该赋原署名作者为宋玉,但有观点认为并非宋玉所作。
《登徒子好色赋》是经典先秦文学作品,影响巨大,作者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美女。不少字词成为典故,不少辞句如“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成后人仿效的写作方法。其描写美女的手法,沿用至今。 -
九歌·大司命
《九歌·大司命》选自《九歌》。作者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大司命》是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辞。王夫之《楚辞通释》说:“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大,则统摄之辞也。”其说甚是。篇中大司命唱词曰“何寿夭兮在予”,已说得明明白白。“大司命”、“司命”早见于金文、楚简。《齐侯壶》:“辞誓于大辞(司)命,用两璧、两壶、八鼎。”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竹简上有“大水、句(后)土、司命”;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竹简上有“司命”、“司祸”、“地宇”、“云君”、“大水”、“东城夫人”等,皆楚人所祀。 -
九歌·云中君
《九歌·云中君》是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
《云中君》这篇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凭什么肯定是对唱的形式呢?首先,诗中说:“灵皇皇兮既降”,“灵”指神。又说:“灵连蜷兮既留。”《楚辞考异》曰:“一本灵下有子字。”王逸注:“楚人名巫为灵子。”《广雅·释诂三》之说同。则此“灵子”或“灵”指云神或云神附身的巫。那么,诗中两处说到“灵”的部分,一处称说“君”的句子,都是祭巫所唱。而诗中“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和“览冀州兮有馀”二句非祭巫所应言,则又是云中君的唱词无疑。其次,《九歌》中另外四篇祭天神之诗,除《东皇太一》兼有迎神的作用,另当别论外,其余《东君》、《大司命》、《少司命》也都是对唱的形式。
《九歌》的祭祀歌舞是在夜间借助于篝火或竹明、松明、灯光进行的,所以表现出一种神秘和恍惚迷离的气氛。
《云中君》一篇按韵可分为两章,每一章都是对唱。开头四句先是祭巫唱,说她用香汤洗浴了身子,穿上花团锦簇的衣服来迎神。灵子翩翩起舞,神灵尚未离去,身上隐隐放出神光。这是表现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
“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为云中君(充作云中君的灵子)所唱,表现出神的尊贵、排场与威严。由于群巫迎神、礼神、颂神,神乃安乐畅意、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与日月兮齐光”六字,准确地道出了云的特征;就天空中而言,能同日月并列的唯有星和云,但星是在晴朗而没有日光时方能看见,如同时也没有月亮,则更见其明亮。惟云,是借日光而生辉,云团映日,放出银光,早晚霞光,散而成绮,所以说“与日月兮齐光”。这两句,上句是说明“神”的身份,下一句更表明“云神”的身份。“龙驾兮帝服”,是说出行至人间受享。“聊翱游兮周章”则表示不负人们祈祷祭祀之意,愿为了解下情。古人以为雨是云下的,云师有下雨的职责。故《周礼·大宗伯》有雨师而无云师,《九歌》有云师而无雨师。屏翳或以为云师,或以为雨师,也是这个原因。“屏”是遮蔽的意思。“翳”,《离骚》王逸注:“蔽也。”《广雅·释诂二 -
天问
《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
九歌 湘夫人
《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
对楚王问
《对楚王问》是宋玉面对他人的谗毁所作的自我辩解。此文以宋玉回答楚王提问的方式,通过设喻和比喻,表现宋玉的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气质与品性。
不过,该文风格虽然与宋玉的其他作品相同,但后人疑非宋玉自作。 -
大言赋
《大言赋》,辞赋作品,所谓大言,即大话也。作者为宋玉。《大言赋》,是辞赋作品。所谓大言,即大话也。大言比夸张程度更大,因为大言所说的话往往超过现实生活,或不切实际的言辞。
古代宋玉有一篇《大言赋》,篇赋过于短小,且文字较为古奥。《温陵文钞甲集》中有一篇《大言赋并序》,写的是司马相如与皇甫玄晏的对话,文采很好。 -
九歌·礼魂
战国时期屈原作《九歌》,共十一篇,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