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名著|寓言童话|武侠小说|百家讲坛|中外名人|故事传奇|名言警句|美文欣赏|散文|
|幽默笑话|礼仪知识|民俗风情|谜语大全|百科知识|教育成才|中国相声|期刊杂志|学生频道|其它阅读|诗歌|
 当前位置:青少年读书网 >> 名人传记 >> 杜邦传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皮埃尔洪福荫子孙

  引言

  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近郊北面开阔的原野上,有一个庄园地区,这是美国的“城堡之乡”。那里每一英里土地就有一座乡村庄园,几十个庄园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宛如一座座城堡,点缀在布兰迪瓦河畔绮丽的水光天色之间,这就是著名的杜邦之乡。

  多少年来,杜邦家族统治着这个地区,建成了一个遍地是城堡、花园、柱廊、喷泉甚至爱神殿的名胜地。这里没有农民,没有农田,只有美国第一个工业家族所拥有的成千上万座起伏的绿色山峦。杜邦家族的人在这里驾驭骏马,纵狗打猎;在温水池里游泳;乘坐从私人简单机场起飞的飞机;在为他们的女儿初涉社交界举行的宴会上,邀集多达千名富有的宾客翩翩起舞。

  特拉华州的杜邦家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家族都拥有更多的财富,控制着更多的有数百万美元资产的大公司。他们比英国皇室拥有更多的仆人。有史以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家族都没有像杜邦家族那样拥有那么多的游艇、汽车、游泳池、飞机和庄园。

  整个杜邦家族成员,加上他们的第一系姻亲和少数第二系姻亲,大约有6 000名之多。这6 000名成员被称做“大杜邦”,而被称做“小杜邦”的约有1600个。这1600个中,有 250名形成杜邦家族的中坚阶层。而这中坚阶层中仅仅50人左右构成整个家族独揽大权的核心。这50个人控制了15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比大多数国家每年的总产值还多。在拥有数百万美元资产的120家大公司和银行中,他们控制了大部分股份,其中包括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公司和银行,更不必说他们最得意的企业,已有近200年历史的F.I.杜邦·德·尼英尔公司了。

  根据很保守的估计,纯粹属于杜邦家族的私有财产共计76.29亿美元。

  如果在美国四处旅行,你将会在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见到杜邦家族的人,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特拉华帝国对当地的影响。

  杜邦家族何许人也?这个家族体系如何形成的?他们为何如此富有?其财富又是怎么得来的。这些无疑都是神秘的、令人费解的谜。然而只要你读完这本《杜邦》,一切谜团自可随之冰释了。

  这本 《杜邦》不是某一单个人物传记,而是整个杜邦家族形成和发展的 经历的概括,是杜邦家族近200年历史的缩影。因此,你可以看见这样一些历史画面:

  杜邦帝国的元老皮埃尔,从法国大革命的烽火硝烟中死里逃生,携家带口逃往初创的国度——美国谋求出路,狼狈不堪;杜邦家族的创始人伊雷内,在特拉华州布兰迪瓦河畔开办火药厂,跟工人一道,顶班劳动,为杜邦帝国奠定根基;

  杜邦的子孙,依靠推销黑色火药,驱使美国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其财,被称为“死亡贩子”。

  他们大搞垄断,无情地吞并同行企业,成立火药业垄断集团,独霸火药销售市场。在联邦政府反托拉斯诉讼案中,被送上法庭;他们用奸诈、残忍的手段,吞并美国最大的一家通用汽车公司,逼得公司董事长家破人亡。而后,因通用汽车公司投资问题,数次被政府起诉;杜邦家族投资高科技,发展化工业,研制尼龙产品,独占世界丝袜市场,把日本的人造丝打得落花流水。致使日本扬言,要利用“满洲国”的煤制造尼龙,同杜邦的产品决一雌雄;

  他们违反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德国,投资德国军火工业,向希特勒出售军火,被送上军火听证会。又建立特殊工厂制造杀人武器原子弹和伤害神经的毒气;

  为了维护经济上的霸主地位,攫取更多的财富,杜邦家族力图控制政府部门和新闻报刊,为其服务。杜邦家族把持着整个特拉华州。他们控制特拉华政府和地方机关、主要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大专院校,为了取得纳税的优惠权,他们甚至操纵州议会修改宪法,同时他们操纵当地最大的银行和工业企业。杜邦公司雇用了占特拉华州11%以上的劳动力,加上家族的其他企业,超过 75%。整个美国有一百多万人在为增加杜邦家族的财富而工作。在海外还有几万名工资低于国内水平的人,也在为杜邦家族劳动。

  杜邦家族的手伸得很长,一直伸到华盛顿。在国会两个议院中,特拉华州的代表席位都被杜邦家族的人占据了。杜邦家族的代理人担任过众议员、参议员、美国司法部长、国防部长、中央情报局长,甚至担任过最高法院院长。

  杜邦家族用铁的手腕对公司的雇员和工人进行残酷统治与剥削。每当经济萧条时期到来时,为了保持投资资本10%的收益,他们就大量裁减雇员和工人,增加留用者的工时而不增加工资。激起了雇员和工人的强烈不满而多次举行罢工。杜邦家族则利用上述那些权力保护和发展本家族的利益。他们指使特拉华州警察,镇压工人罢工。同时在工人队伍中安插工贼、间谍,乃至创立美国童子军,灌输“忠于总统,忠于上级军官,忠于父母,忠于国家,忠于自己的雇主”的思想。

  整个杜邦家族史,就是一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和盛衰史,就是工人阶级受剥削压迫的血泪史。对杜邦家族来说,“效忠美国”就是效忠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也就是杜邦。

  当然,杜邦家族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也是一部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的教科书,它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动具体的商战、金融战的思想、策略、方法和手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杜邦家族的老祖宗皮埃尔·塞缪尔·杜邦在坎坷的生涯中养成了“自信、勇气、坚毅”的品格,通过他的儿子杜邦帝国的创始人伊雷内·杜邦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了杜邦家族的共同信念。如今的杜邦家族成员仍坚守这种信念,去开拓他们的发财之路。

  人类社会里,每一个族系、每一个家庭都有个源和根。

  杜邦家族的人在数典忆祖时,总忘不了皮埃尔·塞缪尔·杜邦其人。因此纵观杜邦家族史或杜邦帝国史,大都以皮埃尔·S.杜邦作为开端的。所以,这本小书自然也要从他讲起。

  皮埃尔是这个家族历史上早期的一代人,说他是这个家族的始祖也不错。是他创立了一个团结奋斗的家庭,作为当时的一家之主,他对儿孙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他做出了把杜邦家族的这一支系迁往美国这个“机遇之乡”的决定,他跟法美两国达官显贵们的密切交往无疑对他的儿子早期从事火药生产所作的努力大有裨益,他在许多重大事务中起过令人瞩目的作用,对当时的政治和工业格局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 跻身贵族行列

  17世纪80年代。

  法国巴黎南方塞纳河支流岸畔古城尼摩尔郊区。这里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流水清澈的小溪,到处是翠柳垂杨,绿草繁花。一幢幢白墙红瓦的宅第与优美怡人的自然景色交相辉映。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红屋顶村”。在这“红屋顶村”的中心地段,有一处背靠塞纳河支流,门对绿茵草坪的庭院, 似乎更美观别致、引人注目。这就是当时的商业监察长,被路易十六封为贵族的皮埃尔·S.杜邦家园。

  皮埃尔·S.杜邦的出身门第既不高贵也不富有,其先辈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业。当皮埃尔于1739年12月出生时,其家境仍然比较贫穷,靠他的父亲在巴黎给人制作钟表维持全家生活。

  他的孩提时期并不怎么幸福和欢乐。他生下来后,由于母亲生病,便送到一个奶妈那里喂养,但这个奶妈的奶水不够,所以只能勉强维持生命。因此,皮埃尔的身体从小就比较瘦弱,个头也不高,可以说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儿童。

  皮埃尔天生好动,而且要强。他小时候喜欢踢足球,但似乎缺乏这方面的天赋,在踢球时总显得有点笨头笨脑。五岁那年,他还被踢破了鼻子。这个飞来横祸给他的脸上留下了终身印记,每照镜子就不免引起儿时的回忆。

  然而皮埃尔在读书方面却是一个好料子。在学生时代他有超人的智力和记忆力,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思维敏捷。在同大人交流时也常常对答如流。所以深得老师的赏识和夸奖,称赞他是天才学生,并要他当着全班同学回答问题,作背诵课文的示范。他喜欢读书,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博览群书,涉猎了各类知识性很强的读物,包括广泛地研究医学。

  有这样一个天资出众的儿子,按理说其父亲必然是十分高兴,而且会让他不断进取,学有所成的。但他的父亲对他的学习看得很淡,几乎是无动于衷。这位老钟表匠认为,幻想就是虚掷光阴,近似一种罪过。应该让皮埃尔学习制作钟表手艺,这才是正经事。但皮埃尔却反对父亲的这种安排,引得他父亲大动肝火,后来由于他母亲的同情,巧施小计才使皮埃尔摆脱了困境,没有去干那种既吃苦又枯燥的职业。

  皮埃尔的母亲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品德善良,为人慈惠。当皮埃尔初涉人世时,她就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为人处事的信念不断灌输给他。这对皮埃尔的人生道路有较大影响。

  他对钟表制作根本没有兴趣,更不想子承父业。他的志向是想当一个文学家,著书立说,扬名显声。他对知识的渴求是多方面的,除了文学外,还对深奥的经济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各种见解。1764年4月,皮埃尔撰写了一篇粮食问题的经济论文,题目是《对国家财富的观感》,宣扬重农主义学说,认为一切财富都起源于大自然,也就是说财富来自土地。文章对农业资本主义思想大加推崇,并表现出勃勃雄心。当时贵族出身的金融家和法国资本家中的巨擘雅克·杜尔果看到这篇论文,很感兴趣,便找皮埃尔面谈。这位杜尔果是一位启蒙主义者,而皮埃尔本人又正憧憬着自由思想,所以俩人十分谈得来,从此密切交往。杜尔果在宫廷里有较大影响,所以杜邦同他的交往前景自然是光明的,其生活开始出现了转机。后来杜尔果还把皮埃尔的文章推荐给后来在路易十六手下当审计大臣的特戈特,此人对之发生了兴趣,这对杜邦以后的事业不无帮助。

  由于杜尔果的培植,杜邦的名声很快雀起,在宫廷中有一定名气。1765年9月,他被任命为新出版的一个御用定期刊物《农商与财政》的编辑,主管农业方面的栏目。这年,皮埃尔26岁,他有了一个正式职业,第一次领到固定的薪俸。

  还在两年之前,皮埃尔就同一位名叫玛丽·勒·迪伊的姑娘谈情说爱,私定终身。但玛丽的监护人提出给皮埃尔两年期限,说明他能够自立,并有能力养活妻子。现在他有了固定职业,有了薪俸,于是便如约与玛丽完了婚。

  1767年10月1日,玛丽生了第一个孩子,取名维克多·玛丽。三年以后,即1771年6月24日,第二个孩子降生。皮埃尔请他的老朋友、大恩人杜尔果作孩子的教父,并给起了个名字阿尔蒂尔·依雷内,还说起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自由与和平”。

  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了法国王位,特戈特先是被任命为海军大臣,随后又改为财政审计大臣。由于特戈特对皮埃尔很赏识,所以他上任不久,就任命皮埃尔为商业总监。从此皮埃尔开始飞黄腾达了。皮埃尔刚开始任职,就参与了巴黎条约的签订工作,扮演居中调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角色。于是曾经起草美国独立宣言的杰弗逊总统和富兰克林成了皮埃尔的知己好友。杜邦和他的新恩人韦尔让纳一起参与英美之间的预备性谈判,从而导致法国的盟邦即新兴的美国和法兰西的死敌英国在1783年签订和约。在这种外交事务中,皮埃尔显示出了他的政治活动才能,深得路易十六的青睐,为了嘉奖他的功劳,于1783年12月,授予他带有盾形纹章的贵族特权证书。

  2. 铸造家族凝聚力

  皮埃尔在路易十六王朝里任职以后,在巴黎郊区尼摩尔的布瓦代福斯建了一幢宅邸,也就是前面说的“红屋顶村”杜邦家园。他的贤内助玛丽管家有方,把这个乡村之家收拾得有条有理,绿茵草坪修剪得十分整齐,房前屋后,绿树垂荫,鸟语花香。遗憾的是1784年9月,她猝然去世。留下了两个尚年幼的儿子和无人照管的家园。此后皮埃尔便担负起了全部家庭责任,既当爹又当娘了。

  时光流逝,转眼间维克多和伊雷内都告别了少年时期,跨入成年人的阶梯了。按照法国的习俗,孩子到了成年期,就要举行成人仪式。此时又当爹又当娘的皮埃尔自然没有忘记这一神圣的家庭仪式。

  其实这时维克多才17岁,伊雷内才14岁,举行成人仪式还嫌早了点哩。

  不过皮埃尔对孩子的教育从来很严格,何况维克多和伊雷内的性格、品德、爱好各不相同,看来皮埃尔是有几分担心的。

  大儿子维克多,外貌倒像个人样,身材魁梧,满头金发,仪表堂堂。但是正如我国《红楼梦》中两句诗说的:“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他做事没有恒心,浅尝辄止。他在皮埃尔主管的商业部当低级秘书,既不胜任,又无责任感,从未能完成交给他的任何任务。可他对吃喝玩乐,却津津乐道。一次派他外出视察,回来汇报时,对商务情况谈不出个所以然,却对盛宴聚餐以及小姐姑娘如何漂亮迷人讲得淋漓尽致、唾沫横飞。这使皮埃尔大失所望。

  小儿子伊雷内则截然相反,他身材比维克多矮小一些,嘴唇显得近似腭裂而且较薄,但双眼乌黑,炯炯有神。他自幼严于律己,做事认真、踏实、勤勤恳恳。而且内心感情总是深藏不露。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有些腼腆,不喜与人交往,而对一些带技术性的事物十分着迷,全神贯注。当时主管政府火药厂的化学家拉瓦锡,是皮埃尔的老朋友,经常到他家做客,伊雷内一开始就对拉瓦锡很亲近,把他视为科学之神。

  很显然,皮埃尔很喜欢小儿子,把继承贵族地位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并希望往后对维克多有所关照。这大概是皮埃尔提前举行成人仪式的原因。

  那一天,在“红屋顶村”的宅邸里,皮埃尔把两个儿子唤到他们的母亲玛丽的白色石膏塑像前,拿出三把套着新皮匣、镶嵌着黄金制的杜邦家徽和刻有鸵鸟与梅花的宝剑,举行隆重的成人仪式并给两个儿子授剑。

  皮埃尔自己拿起一把剑并命令两个儿子各拿一把,要他们把剑高高举起,然后三剑交叉在一起,并要他们当着母亲的塑像发誓。皮埃尔惟独敦促伊雷内发誓,说:“从今往后,不管杜邦家发生任何事,你都要与你的哥哥维克多祸福与共、休戚相关、永远团结,你做得到吗?”

  这时,伊雷内十分庄严地注视着他母亲的塑像,声音洪亮地说:我发誓,一定做到!

  接着三把剑分开,各自插入剑鞘,成人仪式到此结束。后来他们带着宝剑远渡美国,以期永记不忘,代代相传。

  有意思的是,许多年以后,伊雷内以哥哥的名字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阿尔弗莱德·维克多·杜邦。而维克多也给儿子查理斯中间的名字取为伊雷内。

  兄弟俩将血缘团结和剑之盟誓融入儿子的名字中,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形成牢不可破的“杜邦血统”力量。

  此后,皮埃尔继续效忠路易王朝,不仅在商业事务中,而且在国民议会中,起了不小作用。凭借其权力和同王室的关系,维克多被派往第一任驻美大使所在地费城,成为法国外交部的见习生。由于法国国内革命局势的混乱,大使被召回国,他遂成为代理大使兼总领事。少年伊雷内仍然和皮埃尔生活在巴黎,在一所中学就读。

  这段时间,化学家、路易王朝的财政大臣拉瓦锡,皮埃尔的同僚、老朋友经常造访皮埃尔,两个人在一起讨论农地土质改革问题,小伊雷内总是坐在旁边全神贯注地听着。

  拉瓦锡发现伊雷内对他们谈的事情很有兴趣,又非常聪明,便同他交谈,对他讲肥料和火药的一些常识,还同他一起玩化学魔术——肥料爆炸,将用作肥料的硝石粉和硫磺、木炭粉放在一起搅拌,然后点火引爆。

  伊雷内迷恋于拉瓦锡教给他的化学魔术,竟耽误了学习,受到了学校当局的处罚。他干脆退学去拉瓦锡的火药厂干活。三年以后,他和一个叫苏菲娅的姑娘结了婚。

  这一段经历为他后来从事火药制造业在美国历史舞台上扮演大军火商的角色做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举行成人仪式的那年年底,皮埃尔曾在参与美国独立战争调停工作中结识的杰弗逊,被派来巴黎辅助美国驻法大使富兰克林处理对法通商和缔结领事条约问题。富兰克林奉调回国后,杰弗逊接任大使之职。这样,杰弗逊有更多的时间造访皮埃尔家,跟他们父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邦一家往后渡美谋生,这段友谊交往自然起了极大作用。富兰克林还亲自召见过伊雷内,给这位青年以极大的鼓励。

  3. 流放的风采

  18世纪90年代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政府。

  1792年,普鲁士国王和奥地利皇帝联合出兵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企图帮助法国恢复专制王权。法国革命政府举兵对德奥反法联盟宣战。国内王党为敌军递送情报,王后甚至将法军的作战计划告知奥方。路易十六自然寄希望于德奥,也积极活动。孰知其御制文件箱中的秘密材料落入革命派手中,而被指控通敌,反对革命。结果路易十六和王后均被送上断头台。

  作为路易十六忠实臣仆的皮埃尔·S.杜邦自然被卷入反革命骚乱,因而被捕下狱,差点被处死。他有幸逃出监狱,化装成一位老医生藏匿在尼摩尔老家中。其后不久,因邻居告密皮埃尔再度被捕,伊雷内也被捎带进去。父子俩被捕后,携带家眷从费城回国的维克多也被拘捕入狱。当时已怀孕的伊雷内之妻苏菲娅乔装打扮成农妇,将食物偷偷送入狱中。后因革命政府发布赦免令,杜邦父子三人才被释放。而赦免“旧王党派”的惟一条件是“剥夺国籍,放逐美国”。

  1794年7月,皮埃尔又一次被捕。原因是他顽固地坚持右翼立场,参与组织了赞成君主立宪的保守组织“1789俱乐部”。一个月后,由于大资产阶级夺取了革命的领导权,皮埃尔才侥幸免于一死,获得了自由。

  次年圣诞节,皮埃尔续弦,新嫁娘名叫罗宾·普瓦兰。

  这一段时间,皮埃尔对法国所寄托的希望最终破灭了。他制订了一个到美国建立称为“邦提尼亚”的殖民地投资计划。到1799年止他已获得了高达数百万法郎的资助。野心勃勃的皮埃尔想在未来的投资者中抬高自己的身份,他把姓名中的两个音节拆开并用大写字母书写,Du(杜)pont(邦),杜邦家族的姓氏就是由此而来的。

  1799年10月2日,杜邦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孙女,以及其他几位亲属,总共13人,慑于法国大革命的怒火,登上了一艘美国船“美国鹰号”,打着杜邦家族的旗帜,告别了法国,向纽约港进发了。杜邦续弦的妻子前夫生的儿子普希已在数月之前先赴美国,为这个家庭安排住处。他到达后在新泽西州的卑尔根斯角买下了一块土地。

  这艘“美国之鹰”号轮船,只有84英尺长,船体已较陈旧,船上的设施也比较简陋。这次远航决不是一次度假似的旅游,而近似一次逃难。

  这次远航,由于船长两次误航,它的航行速度又异常缓慢。在狭小的船舱中,旅客挤得满满的,而且还缺少粮食,因此船上的食物成了奢侈品。有两次在公海上幸亏拦住了过往的英国的船只,补充了食物,“美国鹰号”上的人才未被饿死。他们有时只得捕杀老鼠,做成美味佳肴,收捡舱内原来贮藏着用来喂猪的残余豆子,烹制成豆汤。但船上的小孩子都不肯喝,而孩子的妈妈们在做汤时目睹漂在表面上的蛆时,都惊叫起来,自然难以下咽。

  船上的安全也令人担忧,(名人传记)有些无赖家伙竟明目张胆抢夺旅客财物。杜邦一家人携带不少有价值的古董、家具、银制餐具和一些装饰用品,还有钢琴之类大件物品。而皮埃尔的怀中则揣着 24万法郎的金币。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他们成年男女都身带佩剑,轮流看守。

  这次旅行还发生了一个传奇般的故事。当“美国之鹰”号到达罗德艾兰州海边时,杜邦一家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了。船一靠岸他们就像饿狼一般,跳下船,向岸边的房屋奔去。当他们来到第一家住户敲门时,发现大门未锁,屋内空无一人,而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的半成品,显然这家的人去附近的教堂做礼拜去了。于是他们便自己动手烹饪,像风卷残云一般,将所有食物吃得一干二净。最后,留下一枚金币和一封表示感谢的便笺。

  杜邦一家人到达纽约后,随即赶往新泽西州的卑尔根斯角,那里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幢宽敞舒适的房子。皮埃尔十分喜欢这个地方。给起了个名字叫古德斯戴,并同两个儿子议定以此作为家族的根据地。

  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在得知皮埃尔家族到达后,立即进行了报道。《纽约时报》及其他大报,以《被流放的贵族——杜邦》或以《欢迎我们的朋友——杜邦》为题表示欢迎。

  美国政府的首脑人物也纷纷发表讲话,欢迎杜邦一家来美定居。

  当时已归隐弗农山、病入膏盲的华盛顿也发表表示欢迎的谈话,赞扬皮埃尔在对英战争的巴黎条约签订一事上对美国立下的汗马功劳。

  副总统杰弗逊也向报社记者发表谈话,赞扬皮埃尔·杜邦在独立战争后对美国做出的贡献。

  4. 七项发财计划

  杜邦一家在1800年1月中旬在新泽西州落脚以后,便开始酝酿他们的发财计划。维克多凭着他在美国多年的外交经历,比家里任何人都了解美国商业情况,所以他占有一定优势。

  他随后又去了纽约,在那里设立了公司办事处。然后,他继续南行,在美国当时新建的首都附近,选定了期望成为主要办事机构的地址。他最终在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里亚住了下来,这是他早先梦寐以求的地方。

  皮埃尔最初打出经营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招牌,同时又提出创建私人帝国的“杜邦尼亚”计划,他打算购置美国土地,然后以高价转卖给个体农民。

  他写信给副总统杰弗逊征求意见,杰弗逊回信说,土地投机生意已经失控,这种冒险生意风险极大,不主张他干这一行。于是皮埃及只能走另一条路—

  —从事商业经纪业。遗憾的是,那时法美关系正在恶化,两国间的贸易极少,因而此项打算告吹。

  维克多又想出了一个走私金块到西班牙的计划,他构想把黄金熔入“压舵物”的铅铸件之中,趁西班牙同英国战争的混乱机会,逃过海关检查,然后从西班牙低价购买棉毛织品输入美国。此项计划,后因英国与西班牙暂时休战而归于破产。

  贪婪的杜邦父子又构想和法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转口贸易。后因西印度群岛遭受黑人革命风暴的袭扰而作罢。

  杜邦父子为经商设想了七项具体计划,这些计划大多是与美国、法国和多米尼加进行贸易的。遗憾的是,他们时运不济,好梦难成,所有发财梦都一个个破灭了。

  1802年春天,拿破仑发布了对旧王党派的特赦令,由于经商计划屡遭失败而心灰意冷的皮埃尔闻此消息,突然产生了归国之心,而且急不可待。

  5. 领土交易的掮客

  皮埃尔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为儿孙编织发财计划,终未成功。然而他却在美国政界为子孙们日后牟取暴利开辟出一条广阔道路,那就是他在英法领土交易中充当掮客获得的回报。

  当皮埃尔的朋友已接任总统的杰弗逊得知他们正打算回法国时,便决定委托皮埃尔将一些有关路易安娜的领土问题的文件和一封信捎给美国驻法的大使,因为这一问题很快就变得既敏感又棘手。杰弗逊的态度几乎是好战的。

  他警告说,美国将不会容忍任何限制进入新奥尔良的做法。他还提出,如果拿破仑想要占领这块领土,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战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皮埃尔建成美国通过谈判来购买新奥尔良而不是为此问题而进行战争。后来当美国大使对那些谈判的进展表现出悲观情绪时,杜邦给杰弗逊写了一封信,使之消除了疑虑。此信看来对杰弗逊派遣詹姆斯·门罗赴法作进一步的谈判,至少也起了一部分作用。

  当拿破仑几乎是漫不经心地突然提出,美国愿出什么代价购买那块领土时,此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只要拟定细节便可解决的问题了。使美国庆幸的是,拿破仑在当时已无力推进自己的帝国计划。因此美国是靠了杜邦的宝贵帮助而不是靠了战争才获得路易斯安娜这块领土的。

  1802年5月8日,拿破仑签署了卖地条约,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路易斯安娜卖给了美国。美国在此交易中大大获益,将其领土一下扩张了两倍多;对拿破仑而言,将大块属地爽快地交给美利坚合众国这项买卖,他获得了正准备进行的对英决战所需的充分的经费。

  对皮埃尔来说,充当这笔交易的掮客,给他的小儿子伊雷内带来了好运。

  从长远看,这笔交易为杜邦子孙在西部开辟了更广阔的火药市场;从当时看,也有实惠。1903年伊雷内写信给杰弗逊,要求政府给予优惠。杰弗逊接信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同伊雷内订了一份提炼政府所有的硝石的合同。

  从此,伊雷内利用美国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优惠,以及日益扩展的市场,建筑起杜邦公司牟取暴利的牢固基石。

 青少年读书网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