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3年第11期
功夫在诗外,功夫在自由
作者:刘以林
字体: 【大 中 小】
先哲云:功夫在诗外。且问:若是功夫在诗内,当如何?功夫在诗内者,躬腰,低头,目光只看三五米处,读诗,想诗,写诗,发诗,苦于诗而乐于诗,献身于诗。一写,一改,一撕,一生就这么弄了,不干别的了,看到诗外的任何东西都烦。诗大而人生小,诗大十平方米,人生仅有一平方米。功夫在诗外者相反,诗小而人生大,诗有一平方米,人生有十平方米。看天,看地,看时代的运动感。人在自己的精神上行动,求知上进,健康向上,极目人间,该看见的全都看见,该拒绝的全都拒绝。人在灵魂之上,灵魂在精神之上,精神在自由之上——而这种命运完全在自己手中或完全不在自己手中的时刻,有一种东西驱之不去。它锐利而瑰丽地存在于除了自己谁也看不见的地方,非写不可,非写得能准确表达那种感觉不可,如不能准确表达,自己就一跺脚拼了,在谁也不能看见的疯狂里搞翻了天,最后有一些一行一行的东西安宁地排在那儿。若说用了多少功夫,没用多少功夫,一点点时间而已;若说没用功夫,人生彻底的重量全压在那了;窃以为,这就是功夫在诗外。西方哲人说,人生灵魂归宿之地有三:哲学、文学艺术创作、宗教。本人不懂哲学,经过多年努力不能皈依宗教,飘忽人了文学道中,体裁多种,其一就是诗,每逢作诗之时,即如臂生双翼,身为巨躯,飞高天,高天之上,数万明丽之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何取,为何用,不可知。有人曰,倘天下人死完了,仅余诗人一人,此诗人必不再写诗。此话的意思,暗示写诗就是要给人读的。本人对此话赞成而又迷惑:本人从1972年起就写日记,天天写,30:余年,那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发表的,也完全没有发表的必要,但就是写,为什么呢?我是40岁开始写诗,早已不是开始写诗的年龄,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