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4年第1期
当代诗评家群像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谢 冤,福州市人,1932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兼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北京书简》、《共和国的星光》、《话20世纪中国文学》、《1898:百年忧患》等著作。谢冕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诗探索》主编。②人们把“熟悉的陌生人”作为评论小说中的典型形象的标准,我们不妨套用一下,诗中表达的,应当是陌生而又熟悉的情感。优秀的诗人,总是能够通过“陌生”来写“熟悉”,通过“特殊”来写“一般”。 我们不因莎士比亚那些整饬的 商籁体而排斥惠特曼汪洋恣肆的“我 歌唱带电的肉体”。同样,我们也可以 从维尔哈伦的随意纵横的诗句中,寻 见另一种真切自然的美感。 诗表达的不是常规的情感,而是 饱满的、非常的激情。人的情感到达 近于极限的状态时,诗就和音乐、舞 蹈相和谐而归于一致了。
张同吾,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秘书长。祖籍河北省乐亭县。1939年12月生于哈尔滨,长于北京。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多年在高校中文系执教,1983年调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专事诗歌创作的宏观研究和诗歌评论,主要著作有诗评诗论集《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诗的灿烂与忧伤》、《沉思与梦想》、《诗的本体与诗人素质》以及小说集《不只是相思》,小说评论集《小说艺术鉴赏》,诗集《听海》,散文集《哲学的白天与诗的夜晚》,随笔集《放牧灵魂》等。 人类总是伴随着知性的觉醒,不断提升超越的欲望,而难以超越的羁绊便成为永恒的矛盾和痛苦,真正的诗人比一般人更具有澄明的心灵和哲理的思辨,他们会时时触及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自由与限制、残缺与完整、暂时与永恒、死亡与新生的矛盾,从而以营造意象的方式,凝聚自己的感情和咏叹。②诗是情绪的艺术凝聚,正如形体是舞蹈的语言、色彩是绘画的语言、音响是音乐的语言、造型是建筑的语言,那么诗歌是让语言表现情绪,让情绪熔铸语言。同时,诗也像舞蹈、绘画、音乐和建筑一样,是富有强烈主观性的艺术,创作诗的过程就是从主观出发去发现真善美与表现真善美的过程。情感和情绪,都是抽象的具体和具体的抽象,犹如流星一闪、昙花一现、露珠一滴、醉月一弯;犹如苍山飞雪、江涛拍岸、春风化雨、夏夜惊雷,就在一瞬间,仍能灵妙地捕捉到自己的感觉和感悟,不是直观性的描绘,而是以意象符号序列来表现,这便是诗的诞生。②进入创作状态,诗人便同诗融为一体,当灵感的光芒照彻心灵旷野,便有意象迭至幻象纷呈,像穿越了岁月的铅幕,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群芳竞放,千帆来归,是梦境又是实境,是仙境又是人境,自审又不能自审,自持又不能自持,自知又不能自知,感性与理性相交错又相统一,如一股清纯之水在山涧流动,从自己的心中喷涌而来,从文化的源头喷涌而来,从哲学的峰峦喷涌而来。
杨匡汉,1940年生,上海市宝山人。幼承庭 训,曾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 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 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 会长。学术著述三十余种,与诗歌相关的专书有《艾 青传论》、《缪斯的空间》、《诗美的积淀与选择》、《诗 学心裁》等。目前正主持社科院重大课题《20世纪 中国文学经验》的研究工作。 ②诗人不能向永恒的春天逃避。诗是以最诚实的 目光投向现实的一种激情,更是用审美之维对于生 活的个性化观照。
诗人之忌是长久地在语言的恒温层中逗留。不 能允许缪斯的真情被居高临下的口号、术语以及 “正确的废话”挤走。鲜活、简洁、透明、灵动的诗语, 往往是才能的姐妹。
不同风格、派别、形式的诗作会给人以不同的 美感。有必要去为哪一类作品争高低吗,不必。每一 颗闪耀的星星都应该受到珍爱。愈是多一种星辰, 艺术就愈增添一种美。 诗学所需的智慧自然是痛苦的智慧。它与圣洁 高尚的人文精神一起生长。它对天地人寰的苦苦沉 思和痛切感悟,往往构成民族的形象,或至少是编 织着对民族及其未来的梦想。
吴思敬,北京市人。生于1942年11月16日。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8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长期从事诗歌理论研究和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冲撞中的精灵》、《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文学原理》(主编)、《文学评论的写作》(合著)、《文章学》(合著)等。其中,《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于198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诗歌基本原理》于1992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心理诗学》于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②世纪之交的中国新诗,沉静中酝酿着突破,躁动中蕴含着生机,失望中寄寓着希望。但愿我们的新诗能像火中凤凰一样,在新的世纪更生。②做一个诗人,一定要有自由的精神。诗歌创作是最富于独创性的精神劳动,诗人的心灵只有毫无拘束地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驰骋,才有可能写出超绝千古的好诗。②诗人不同于一般成年人的地方,在于他能葆有一颗童心。他能像儿童一样带着神奇的向往去看夜间的星星、闪光的露珠,去观察自然和社会;能像儿童一样沉浸在幻想的境界中;能像儿童一样有一颗不会造假的纯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