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4年第3期
诗与今日生活
作者:张 炯
字体: 【大 中 小】
内容提要:每日的许多感受并非都能成诗,还要有与民众相通的喜怒哀乐和博大情怀。我们提倡多关注现实的重大题材。
诗歌的题材当然非常广泛,昨日的历史,未来的幻想,乃至鸟兽虫鱼、神仙鬼怪都可以人诗。但诗与今日生活的关系应该说最为重要。对于诗人来说,最重要的感受恐怕还是当今生活的感受。古来的名作大多出于诗人当今生活的感受,不是没有原因。大概,当今生活的感受最亲切最强烈最能激起诗人的激情,所以写出的诗歌也最能感动读者。但仔细研究,今日的生活又并非无论什么感受都能写出名作来。每个人每天都有许多感受,却并非都可以写成诗,写成了也并非都可能成为名作。别林斯基曾有过一句名言:一个诗人不可能像小鸟一样不疲倦地歌唱自己而显得伟大。《离骚》所以伟大,当然不是因为屈原仅仅歌唱自己的不幸,而因为他的歌唱充满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的爱,所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就是很伟大的感情!能激动一代又一代广大人民的心。爱国爱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情感和品质。陶渊明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闲适之作,其实他的躬耕田亩,是因为有志不能酬,怀才不遇,对现实腐恶不满的缘故。骨子里他仍然是个志士。所以他才有“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姜,终晓不能静”这样的句子。这里,似乎涉及多年来谈到的一个话题,这就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诗人作为一个创作主体,他自然只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但大诗人由于他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的弱势群体,他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就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相通,因而他的情感抒发便能使广大的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如此,臧克家的《有的人》、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不赞成“题材决定论”,但我也不赞成“题材无差别论”。诗人今日之感受也不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希望诗人要有博大的情怀,不要只戚戚于纯个人的情感风波与得失,因而我们还提倡诗人把眼光放到大处,多关注现实的重大题材。个人的情呀爱呀固然可以写,写得好,写得深刻,也能感动许多人甚至许多代的人。但事涉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题材,如果也写得好,写得深刻,岂不是感动更广泛的读者吗?
我们的文坛和诗坛,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是好事。但我觉得当下作家和诗人们对于重大题材的关注似不大够。诗歌中平庸、琐屑之作甚多。中国作家协会今年要组织许多作家到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许多重大工程去体验生活,这是个好的举措!我希望诗歌界也能广泛参加类似的活动。这对于更真切更深刻地感受时代前进的脉搏,激发更高更炽热的爱国爱人民的激情,创作出更多更能激起人民群众强烈共鸣并极大地鼓舞他们前进的诗歌,一定能够起到好的作用。毕竟我们的社会主义时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也是我们的国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代。我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向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变革都会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它理应受到作家和诗人的热切关注,也理应激起他们内心的感情波澜。所以,人们期望我们的文学、我们的诗歌有更多关注当下生活的作品,特别是有更多关注当下重大题材和主题的作品,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理的。我想我们这次会议如果能够在这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那就不虚大家聚在一起进行热情的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