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4年第4期

罗伯特.克瑞里诗选

作者:张 祈 张明译

字体: 【


  罗伯特·克瑞里(Rohert Creeley 1926~ ),美国当代诗人,已出版60多本诗集,10多本散文、评论和访谈集以及短篇小说集等,代表作包括诗集《为了爱》(1962)、《记忆花园》(1986)、《窗》(1990)、《回音》(1994)、《生与死》(1998)和《恰逢其时》(2001)。
  2001年克瑞里荣获Lannan终生成就奖,1999年荣获著名的波林根奖,在此之前还获得福罗斯特奖、雪莱纪念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奖和洛克费罗基金奖,并曾两次获得古根汉姆基金奖。
  罗伯特·克瑞里,1926年5月21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4岁时父亲突然身亡,他本人左眼突然失明,双重打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创伤。母亲为了养家饣胡口而忙于护士工作,无暇顾及他,童年时代对他影响较大的是热爱诗歌的姐姐和奶奶。
  1943年罗伯特就读于哈佛大学,中途因被征兵入伍而中断学业,退伍后返校。1946年担任哈佛学生刊物《觉醒》副主编,并在春季刊“E·E·康明斯专集”上发表了他本人的第一首诗“归来”,此后他的作品不断发表在《觉醒》上。大四下学期因个人原因退学肄业。
  从1949年起,罗伯特·克瑞里开始和威廉姆斯以及庞德通信,并把作品寄给他们看,得到很大鼓励。1950年他与奥森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通信,讨论诗作与诗观,通信集于1990出版,共九大卷。1954年奥森邀请罗伯特·克瑞里前往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任教并担任《黑山评论》主编。1956年诗人罗伯特·邓肯接替他的教职。罗伯特·克瑞里西行前往旧金山并在那里结识了爱伦·金斯堡、菲里普·华伦等“垮掉的一代”诗人,同时将他们的诗作介绍并刊登在《黑山评论》上。1957年赴新墨西哥州,1960年在那里完成硕士学位。1957年到1964年间,罗伯特·克瑞里在美国《诗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诗歌,得到多种奖项。1962年诗集《为了爱》出版后受到高度好评,黑山派诗歌作为一个反传统的诗歌流派也因此得到主流诗歌界的认同。
  黑山派是由奥森和克瑞里通过《黑山评论》杂志介绍该流派作品和他们自己写的评论文章逐步形成的。这一流派继承了庞德、威廉姆斯和祖可夫斯基的诗风,主张自由抒发内心感受,自发性地表达思维,运用自然口语的节奏,诗行由呼吸停顿所决定,诗的形式由内容决定。克瑞里有一名句:“形式仅仅是内容的延续。”黑山派代表诗人有克瑞里、奥森、邓肯和雷夫托夫等,对二战后的美国诗界影响很大。
  和他父亲一样,罗伯特·克瑞里结过三次婚。他早期的诗歌主题大多围绕个人感情和人际关系。对他的创作产生过影响的有庞德、威廉姆斯、奥森和同辈诗人金斯堡等,以及爵士乐音乐。他的作品直抒情怀,流畅自如,很具口语化,节奏感强,形式上接近威廉姆斯的短诗,简洁紧凑。他最著名的一首诗《我认识一个男人》写于旧金山时期,反映了二战后美国人的空虚、孤独和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诗中采用了省略式的口语,诗行断在句中甚至词中,比如“包围”一词被断开,加深了黑暗把人团团围住,使读者有近乎窒息的感觉。
  《我认识一个男人》一诗发表后反响热烈,受到很多人的模仿。当时有一本畅销小说以及后来改编的电影都以诗中的一句为题:“开吧,他说”。著名诗人罗伯特’布莱曾经编辑了一本诗集,题为《50首影响美国近代历史的诗》,其中便收录了这首诗。
  写诗和开车一样,外在的路决定了驾驶者往哪里开。车跟着路跑,诗跟着感觉走。罗伯特在给译者的一封回信中说,他一直以来写东西都是凭着冲动(impulse),诗的分行由呼吸所决定。但他近期作品诗行越来越长,他笑说是年纪大了、节奏放慢了的原因吧。
  自1967年开始,罗伯特执教于纽约大学巴弗罗分校,1989年至1991年任纽约州桂冠诗人,1999年被选为美国诗人学会会长(任期一年)。据他本人透露,2003年9月他将前往布朗大学担任研究生创作班的教授,明年秋天将有一本新的诗集由新方向出版社出版。
  早在1998年的一篇采访中,罗伯特·克瑞里就谈到因特网为诗歌带来了新的生命,因为传统印刷的诗集一向销路不好,而纽约大学巴弗罗分校的电子诗歌中心一个学期的点击率就是50万次。对两位译者将其诗歌译为中文,他表示非常高兴。当他收到传真的中文译稿时,他说:“这些编排漂亮的中文字实在是太美了——尽管我一字不识——我感受到了一种庞德式的由象形文字带来的感召力。”同时他也表示,愿意让自己的诗能够和更多的中国读者面对面。
  (译者)归 来这些地方像它们应该的那样安静;街道,灰暗的,一半雪,一半雨,没有止境,但会在黑暗的门前停住。屋内,那些永远在那里的人们也像他们这类人应该的那样安静——够了,在这种地方,我知道我的房门就是其中一个。我认识一个男人我对朋友说,因为我总是在说话——我说,约翰,那不是他的名字,黑暗把我们包围,我们还能做什么?或者去买辆该死的大轿车,为什么不呢?开吧,他说,看在上帝的份上,留神你往哪里开。结 局当我知道人们怎样看待我时我顿时陷入孤独。那顶先前买的灰帽子使人厌恶。我没有目标,我不会再被认出来。一种窒息的感觉卡住我的喉咙。爱有些词语很多情,像湿润和温暖的肉体。可以摸得着,它们再次给你充满人情的安慰。不说出来就会让所有欲望变得抽象,最终消逝。歌我永远不会为难你。如果没有地方或时间,我会离开,到别处去回忆。我会坐在一朵花中,一张脸,不去使你难堪,我会安静地不高兴,而绝不会叫喊你对付我会更简单,更简单。之 后我不会再写年轻人想的东西不再写由那种感情带来的文字。没有任何世界除非已经感觉到了;没有任何人除非已在这里。如果那段时光发出回音,就是一种明确的证实,如果肉体和骨头一致——就让身体去吧。看那些面孔在地平线上漂——让白天结束吧。歌我在手中握住的越来越重。你必须理解它并不是污秽的。夜晚来了。我们睡去。然后呢,如果你知道,就说出来吧。不要假装。伪装是敌人的外衣。而你我活在祈祷之中。无助。无助,我应该说话吗。你呢。你觉得我怎样。从来,从来没有哪个女人比你更有智慧。也没有谁比你更真实。但是命运、爱情、命运使我害怕。那握在我手中的越来越重。译者简介
  张祈:1971年生,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过诗刊社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著有《张祈诗文集》等。大型网络诗刊《新诗歌月刊》主编。现居北京。
  张明:女,作家。有多篇译作在海内外报刊发表。现居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