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4年第11期

关于刘文玉长诗《黑土壮歌》的一封信

作者:贺敬之

字体: 【

文玉同志:
  祝贺你的《黑土壮歌》修订重版。
  我为眼疾所累,近年来不得不严控读写,因而诗,特别是长诗读得很少。在勉力读过的别的几部优秀长诗之后,你的这部“壮歌”连日宋使我壮目并壮怀,是我为之惊喜和感动的又一部长诗力作。
  照我读后的浅见,我以为你这部长篇叙事诗是久不为强势话语所青睐的现实主义在诗歌创作中的又一胜利。它不是过去在某种情况下曾被扭曲和若干年来又被妖魔化,从而被作为假想敌的“现实主义”或“两结合”。它使我想到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老马》、《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石牌坊的传说》、《胡桃坡》等等在今天焕发的青春。它是一部用强烈激情和奇光异彩描绘的表现中国农民顽强生存和英勇斗争的新型的英雄史诗。它的现实主义风格具有无可置疑的生活逼真性,同时又具有令人信服的传奇性和浪漫色彩。它的英雄人物形象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的、革命的英雄主义,是现实和理想、往昔和当代、个体与群体、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创作主体和描写对象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还有,它的语言和细节描写也具有特殊的诗的魅力。群众语言的大量采用和艺术的提炼,农民口语和知识化语言的浑然交汇,都令我这样的读者感到亲切而又耳目一新。
  当然,我并不认为它已经是完美无缺,也深知作者渴求批评性意见和改进建议,更不屑为获取虚名而邀人造势。但由于我不能亦不善为文细论诗艺,加上前述过的眼疾关系,只能先写出以上几句读后感作为读者反映之一供你参考。我照旧愿意的是诗友间剪烛西窗促膝对谈,在学习你取得新成功、新经验的同时,也直率地说出我认为的不足之处。
  此外,也许在信末还需补说这样几句:
  在若干年来演变下来的当今诗坛的语境之中,在关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强势话语之下,我以为你之所写和这样来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令同道者感到欣慰和;振奋的。它是献给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壮歌,也是为诗歌战线的老兵以及新兵而写的壮歌——’壮怀之歌,壮行之歌。 感谢你,文玉同志!敬礼!’
  贺敬之
  2004年3月27日注:题目为编者所加。
   刘文玉长诗《黑土;仕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刊讯]诗人刘文玉《黑土壮歌》研讨会于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到会并讲话。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李瑛,全国政协常委、文教委副主任翟泰丰,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吉狄马加,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刘迎初,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世伟,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石,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兆林,辽宁省作协副主席、沈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咏诗以及李秀珊等和在京的诗人、诗评家严阵、石英、韩作荣、叶延滨、苏叔阳、包明德、吴泰昌、程步涛、李小雨、朱先树、宗鄂、金哲、查干、李一信、祁人等60余人出席。
  金炳华在讲话中说,刘文玉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实际,创作出版了许多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这种执著的创作态度令人钦敬。金炳华希望诗人们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精品意识,为建设与中国经济实力相称的文明大国而创作出具有崇高思想境界和艺术质量的优秀作品。
  刘文玉是一位年近耄耋的诗人,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出版了《柳笛集》、《乡土的赞歌》、《绿色的情缘》、《狂雪·笛声》等10多部诗集和《情人》、《地下怒歌》等10部大型歌剧。他所创作的歌词《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满载友谊去远航》、《迎宾曲》曾唱红了大江南北。进入21世纪,他满怀激情创作了长篇叙事诗《黑土壮歌》,他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十易其稿。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与会诗人和诗评家谈到,《黑土壮歌》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主题,描写了当年闯关东的一代人和他们的子孙敢于探险的开拓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作品以柳树屯为背景,把东北大地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地域风情融为一体,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和深厚的历史感。《黑土壮歌》保持了刘文玉质朴、生动和口语化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