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4年第12期

金黄的稻束

作者:郑 敏

字体: 【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
   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仲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哪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选自 《诗集一九四二——一九四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998年版)[诗人简介]
  郑敏,1920年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获美国布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到1961年在中国社科院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1961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任英美文学教授。
  郑敏在大学读书时期开始写诗。受浪漫主义文学及歌德、里尔克的影响较深,倾向于写抒情哲理诗。九叶诗派代表人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敏四十年代的作品曾由巴金先生收入文学丛刊第卜辑,名为《诗集1942—1947》。
  1947年之后,郑敏的诗歌创作出现三卜余年的沉寂。1979年诗人重新投入创作,1984年出版诗集《寻觅集》。1981年《九叶‘集》收录了作者四十年代诗作:二十首。此外还著有诗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摘花》等。《寻觅集》曾获第二届全国诗集奖。另有译诗、诗沦出版。
  [解读提示]
  这首诗将金黄的稻束比作肩荷伟大的疲倦、低首沉思的母亲的雕像,是否体现出诗人肃穆的诗风?
  郑敏的诗往往并不单纯是感性的、审美的,而是具有一种智性的呈现,这首诗是否体现了郑敏的智性?如果有,那么她是怎样在诗中体现出来的?
  这首诗不是任思绪或情感恣意流泻,而是)曙金黄的稻束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的姿势定格于一瞬间。这是否启示我们诗歌具有着瞬间昭示永恒的品格?
  白倩:下面我们淡淡郑敏这首《金黄的稻束》。
  郑敏喜欢说“诗的转换”,即让日常生活进入诗的世界,把日常语言化为诗性语言。郑敏完成“诗的转换”过程是完成“诗人和自己的无意识的对话”过程,这个“无意识”,找认为就是诗人潜在的人生哲学意识。郑敏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某朴人生哲学,从而上升为诗歌。她的才华就在于,对于日常生活的哲学本质有——朴犀利的洞见,比如体现在这首诗里,她能够准确地发现“金黄稻束”的低垂姿态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具有优良传统美德的母亲的辛劳状态,由这两种形象的联系而生发出的崇敬和赞美也就不足为奇了。
  《金黄的稻束》这首诗通筋围绕“稻束”这一意象展开想象,无论是“皱了的美丽的脸”还是“雕像”都并未离开“稻束”本身的形象特征。诗人抓住了“稻束”低垂这一瞬间获得了诗意的永恒。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曾经把诗人分成上中下三种,他认为,一流的诗人“见以真确,虽然他生情感,对于他樱草花永远是它本身那么一件东西,一枝小花,从它的简明的连茎带叶的事实认识出来,不管有多少联想和情绪纷纷围着它”。罗斯金启示我们,一流的诗人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还要有对情感的克制力和对事物的深刻体察。对于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诗人来说,对于了解某种动物、植物属性的能力似乎比了解自己感情的能力要求更高。这一点也是郑敏区别于其他诗人之处。
  霍俊明:我想重点谈谈前四句。“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我们知道“金黄的稻束”和“疲倦的母亲”之间有—人意象上的对称,“金黄的稻束”从外形上讲,它有一个疲倦的内涵。这里有三个意象是相通的,“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和“黄昏”,这三者有——种意象上的和谐。黄昏提供了这首诗歌的背景,我们知道黄昏是白天灿烂之后光线即将隐去的沉静,它是一种暗淡的色调。“疲倦的母亲”哺育了不少儿女,她虽然疲惫但又无所求,“金黄的稻束”就是在这一点上与母亲的涵义相吻合。不仅如此,“金黄的稻束”不是从体力不支的意义上暗合疲倦之意,而是从收获后的沉重来象征疲惫。从文本上看,“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这个“无数”是我们阅读的一个基点,它是指抽象的无数的母亲,而非特指一个,这就使它这首诗从个体的体验上升到人类精神的普遍体验。最后“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哪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母爱和历史之间哪一个更加重要?郑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启示。这首诗还体现了一种静态与动态的对比过程,“金黄的稻束”是静态的具有雕塑感的描写,而“小河”则是具有流动性的,两者之间也构成了一种“张力”。郑敏具有一种智性的直觉,智性既表现了她的思想也表现了她的情感。最后,我想用唐\x9C\x9B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首诗歌,“在她的诗中,思想的脉络与感情的肌肉常常很自然和谐的相互呼应,思想的澄澈的光耀里有着质朴的坦荡的感情激荡”。
  刘玮:唐混曾将郑敏诗歌的意象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胄觉的意象,也就是充满感情色彩的意象;第二种是悟性的意象,也就是带有——种智性化的意象;第三种是自觉的意象,就是把悟性意象与直觉意象放在一起,糅合成为成熟的意象。我觉得这首诗中的“金黄的稻束”属寸:第三种,即成熟的意象。
  张桃洲:这首诗体现厂她的静态时间观。
  刘金冬:我觉得这首诗非常难渎,我们很难说它足写什么的。我觉得它是郑敏对空间状态的静态描写,她是通过秋天的稻束联想到一些东西,她为什么:写“收获闩的满月”?我觉得她是在写劳动之后的满足,后面四句就是巾这个静态画面展开的联想。她认为历史是必然要消失的,而思想是永恒的。“小河”就是象征时叫,很多东西都是大浪淘沙,容易消尖的,,最后郑敏想说的是人类思想是永恒的,就像母亲的力量是永恒的,永不消失一样。
  张桃洲:我觉得这首诗不能这样理解,后面四句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时间观念。我认为这首诗主要描写傍晚的金黄稻束的场景,然后回向内心的——种静默体验。是静默关联着后面的思想,而不是母亲,她想表达的是“思想其实灶静默的”这样的意思,就是在收获和太阳即将陨落之间的——种神秘的静默,这才是前后的联系,而不是说思想像母亲——样永恒。
  伍明春:我觉得这首诗可以分成两部分,实际上:两个句号就表明了两个部分,也就是前面的九行和后面的七行。前面九行是一种比较具体的拊述,前四行具有一种梯级递进的形式,第四行我觉得还可以更长一点。她不是随便拉长诗行的,这里面有——种向前推进和延展的意思。“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崩上”我觉得还是分成两行比较好,“满月”这个意象既是承接“母亲”来说的,而且具有一种提升的意味,五、六两句实际是把行截成两行的,可能前面比较长吧,所以这里就要短点。后面的—匕行诗是比较抽象的哲:了:思考,可以说是——种与上文相关的说理,比如上文的“疲倦”到下文的“伟大的疲倦”,下义是上文的——种延伸。另外,“河流”这个意象,也是许多哲学家喜欢使用的意象,在郑敏叫十年代诌:多诗歌里都出现厂这个意象,这也跟冯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倩:我觉得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表达的含蓄。假如是我要表达“伟大的疲倦”,我不会在诗歌当中出现这样的词眼,这个思想完全町以川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刚才有人提到“一个人老了”,就是非常形象的诗歌,它并不是观念写作;“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也凝练了诗歌艺术,比如“一”就是虚指无数,它并不是直白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也有反问句式的艺术技巧,也不是直接说“非——个愁字了得”这样直接。它们还是拐弯抹角找出直截了当的。这就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我们曾经时沦过海子的《而朝大海,春暖花开》,像“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右一个灿烂的前程”等诗句都是非常直白的,可是他化用得非常好,我也很欣赏。但在今人这首诗里就不仅是直白的问题了,像“无数”、“伟大”、“历史”、“人类”、“思想”这样的大词就出现了五个,对于一首短诗来说难道不觉得有点严重吗?奥登、里尔克和冯至没有这样写诗。郑敏的确接受丁他们智性写作的影响,但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智性的问题了。我刚才说到表达技巧上还有可待提高的空间,就是基于此点而谈。
  张立群:我认为这首诗不管是写疲倦也好,写历史也好,怎么解读都能成立。我们解渎诗歌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这首的阅读时代和它的创作时代之间的差异,在当时的诗歌时代背景下就它技巧所达到的程度来说,也许已经很前卫了吧。刚才倩谈到的“思想”、“人类”、“历史”这样的大词,今天看来确实有很多表述上的空白,但是假如我们换成别的词,好像我们也很难想出什么词来代替它。第二个是人本身的情感和我们阅渎的情感间的差异,我们现在读出的内涵也许和诗人当1时的初衷不一样。这首和舒婷的《呵,母亲》放在一起阅读,我们本能地会产生一种联系,所以刚才霍俊明用白倩解读舒婷诗的“张力”来解读这首诗,很多人笑—厂,我觉得这首诗完全可以也用“张力”这个词来细读,她的静态时间观就是通过这一点来体现的。“金黄”、“秋天”、“黄昏”、“暮色”、“历史”等等这些意象可以归为一类,表现一种成熟的魅力,也具有一种苍老的意味,它们对应的物体是“稻束”这样的静默的雕像,通过对应达成了非个人的历史穿透力。
  陈芝国:这首诗对郑敏很重要,毕竟是她的代表作,同时对我个人也很重要。我在高一第二学期看“名作欣赏”时,曾经看到过赏析《金黄的稻束》的文章,是套用闻一多的“三美”,讲这首诗怎样体现绘画美、雕塑美、音乐美等,然后通过“疲倦的母亲”联想到国家历史的苦难。今天我重新阅读这首诗,很多人认为她写了“伟大的疲倦”、“劳动”、“丰收”等等,我觉得它其实没写什么,这首诗主要就写“静默”。这首诗作为智性:写作当然是毫无疑叫的,我觉得“金黄的稻束”就是诗人的精神状态。
  赖或煌:我觉得郑敏的思想知觉化体现在一个凝聚的过程,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也不过是/脚下——条流去的小河”和她的“人类的一个思想”。
  王光明:关于对“金黄的稻束”的理解,大家谈得都不错。我主要补充三点:—、诗人川“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黄金”意味着高贵。二、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让它们既互相说明又互相丰富,使感觉往意识突进。另一方面,它也沟通中国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让“稻束”与母亲建立意识上的关联,也循着事物本身的存在逻辑,把“金黄的稻束”放在秋天的暮色里,让收获日的满月在树巅上照耀它,让远处的群山围绕它,以便强调那座静默的“雕像”。诗人在这里不先画背景而足先画主体,再带出它的背景,也是现代主义陌生化的一种手段。三、前半部分收束时的雕像的静默或静默的雕像,与后半部分结尾时的“一个思想”是对举的,或者说是照应的,是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一个远距离的“拼接”,最终使“稻束”成了一个类似罗丹《思想者》式的形象。当然,它是语言的“思想”雕像,它要彰显的也不是观念式的“一个思想”,而是让我们面对静默无声、普通平凡的事物,重新关注“思想”它们的品性、意义与价值。因此,“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既是境界的开拓,也是思绪的展延;而“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也同时包含着思想与被思想的双重意味。《金黄的稻束》“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也可以理解为人类思想的启示,启示人们重新思想平凡与伟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