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0期

外高加索的秋天

作者:邵风华

字体: 【


  又一次,我把自己带到旷野
  又一次,我猝不及防地来到秋天
  并目睹大地上的苍凉
  远处农田燃起秸秆之火,烟上的天空
  降下来,仿佛和黑夜融为一体
  
  这是我所希望的:我活着,我仍然
  看得见这天空下的风景,我仍然
  看得见这土地,每年都要翻新一次
  仿佛大鱼翻开肚腹
  这丰收后的大地
  
  暴露它难以忍受的疲惫和惊慌
  在外高加索,当钟声在傍晚响起
  我赞美那纯洁的一切,它们无一例外地
  指向分离,它们无一例外地
  在我的心中停留,又在我的窗前飞走
  
  如果此时回头你就会看见,落日
  染红里海沿岸一带的空旷长廊
  染红外高加索无尽的草莽
  那个沿着旧城墙
  低头疾走的人,他已经一无所有
  
  而秋风依然不停地吹拂
  它先是吹开灰烬
  然后又吹开诗篇
  仿佛要把我去年的爱和伤痕
  一起带走
  
  2004年作品自我评价
  一类写作于2004年上半年,集中体现了新的诗歌美学思想,那就是秉持诗歌的抒情本质,既竭力清算传统抒情的虚妄、酸腐、神经质,又调整所谓的“口语诗”围绕着日常打转的客观、冷静、具体,把凌空蹈虚的抒情带向具体、事件、本土和方言,形成阴阳相济、虚实相生的诗风。另一类是写作于旅居国外时的诗歌,由于身处中亚之远,无时不在的家国之思使那些诗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回环咏叹的意味,它们同样是从我的身上长出来的。
  
  2005年创作想法
  2005年,我会继续作一个抒情诗人,并准备一辈子当一个抒情诗人。我的想法是,在诗歌中破除“假、大、空”,把诗人应有的抒情坚持和修复到与人平身的等高上来,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和灵魂息息相关,恢复抒情的健康,使其真正“合法”地生存于世。
  
  简介:邵风华,生于1969年12月,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1983年开始诗歌写作,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潮》等,并入选多种选本。2002—2003年旅居阿塞拜疆共和国巴库市,现居山东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