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4期
陈超创作年表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1958年 10月27日,生于山西省太原市。
1970年 人太原铁路一中。系文艺宣传队队员。阅读劫后幸存的文学作品。
1974年 3月,赴河北省获鹿李村农场务农,系公社文艺宣传队队员。狂读数遍《红楼梦》,阅读凡能找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喜欢普希金、海涅的诗,并模仿写作。
1975年 12月,人石家庄拖拉机厂,任车工。
1976年 于拖拉机厂当工人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与三位工友组成读书写诗小圈子。完成自制诗集《柳叶刀集》。
1978年 人大学,开始接触现代主义诗人作品,诗风发生很大变化。发起成立省会大学生诗歌社团“新松社”,任社长,编辑《崛起》。完成自制诗集《解冻》。
1980年 4月,于《大学生文选》首次公开发表文章《做个人真实情感的歌手》。
1981年 1月8日,在《河北日报》首次公开发表诗作《未来》等。在《新地》《红豆》等发表短诗若干。
1982年 4月,于河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发表《论鲁迅早期新诗创作》。完成自制诗集《给西西》。在《红豆》《长城文艺》《莲池》发表短诗。
1983年 2月,于河北师大学报发表《论闻一多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10月,于《飞天》发表《新的阻塞》,被《新华文摘》11期转载。
1985年 赴山东大学访学,主修现代诗学、美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完成结业论文《顾城的诗》(收入《中国当代诗歌评析》)《艾青与聂鲁达:诗艺的平行比较》。完成自制诗集《尔雅集》。
1986年 2月,于《诗神》发表《被遗忘的拾起》。3月,于河北师大学报发表论文《艾青与聂鲁达:诗艺的平行比较》(被收入《新时期文论选》)。5月,于《诗神》发表《中国诗歌新生代》。6月,于《诗刊》发表《关于诗的形象密度》。11月,于《黄河诗报》发表《骚动不宁的调色板——论第三代诗人(之一)》。12月,于《诗刊》发表论文《“人”的放逐》。与刘小放、杨松霖主编《太阳诗报》(胶印,共出四期)。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会议,于《诗神》《太阳诗报》《百泉》等刊发表诗作。
1987年 2月,在《诗神》发表论文《悄然而至的挑战——论第三代诗人(之二)》,在《河北文学》发表《论青年诗人群落》。6月,在《山花》发表《第三代诗人的语言态度》。10月,在《山花》发表《现代诗:个体生命的瞬间展开》。于《青年诗人》《山花》《未名诗人》等刊发表短诗。开始文本细读专著《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的写作。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初评委员。
1988年 2月,于《诗歌报》发表《新的声音——论第三代诗人(之三)》。9月3日,于《文艺报》发表《第三代诗的发生和发展》。10月,于《诗刊》发表《生命的意味和声音》。同年,于《诗神》发表系列专栏文章《揭示生存》《语言的自觉》《在空洞中接近神圣》等。于《河北文学》《诗神》发表组诗《诗歌写作》《夏夜,我你他》《大鸟》等。
1989年 2月10日,于《光明日报》发表论文《谈诗论方法的颠倒》,倡导文本细读式批评。于《诗歌报》发表《纯粹》。6月,于《星星》发表《精神萧条时代的诗人》。7月,于《诗神》发表长诗《青铜墓地》。8月,文本细读专著《中国探索诗鉴赏词典》,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 1月,于《诗神》发表组诗《渴慕》。8月,于《诗神》发表长诗《空无与真实》。9月,《中国探索诗鉴赏词典》获“北方十七省市社科优秀图书奖”。
1991年 3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诗歌信仰与个人乌托邦》。9月,于《诗神》发表组诗《曲喻与白描》。同年,于《海内外新诗选粹》《乌江》发表诗作。
1992年 6月至8月,于《诗歌报月刊》连载长文《从生命原始到天空的旅程》。9月,于《诗神》发表长诗《博物馆或火焰》。10月,《读书》发表谢冕评价陈超文本细读批评方法的文章《异端的贡献》。
1993年 年内,于《诗歌报月刊》发表系列文章《深入当代》《变血为墨迹的阵痛》《火焰或升阶书》《现代诗人与传统》《可能的写作》等。9月,组诗《诗歌写作》被收入《新生代诗卷》。10月,于《诗神》发表《我看见转世的桃花五种》。12月,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主编诗集《以梦为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 2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长诗《艺徒或与火焰赛跑者之歌》,8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组诗《素歌或谶语》。参与《现代汉诗》编辑工作。10月,获“河北十佳青年作家”称号。12月,诗学著作《生命诗学论稿》,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5年 5月至6月,于《山花》发表与欧阳江河、唐晓渡对话《中国式的后现代理论与其他》。8月,于《当代人》发表作品小辑《裂开的空白》。于《大河》《诗神》《绿风》《诗人》等发表短诗。11月,获“河北文艺振兴奖”。12月,获《山花》优秀理论奖。
1996年 3月,于《诗刊》发表《可能的诗歌写作》。5月,于《山花》发表“陈超作品小辑”。8月,当选为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7年 5月,于《莽原》发表《当下诗歌走向》。9月,于《学术思想评论》发表长文《现代诗:生存、历史、个体生命话语的“特殊知识”》。10月,于《诗神》发表组诗《并不暗示什么东西》等。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开始细读专著《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的写作。
1998年 7月,于《诗神》发表长诗《本学期述职书》,并被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潮诗歌》。9月,于《山花》发表《愚人志或偏见书》。
1999年 1月,主编《中国当代诗选(上、下部)》出版。3月,于《当代》发表长诗《一代人与写作》。4月,于《现代汉诗年鉴》发表论文《立场》。7月,于《诗神》发表组诗《夜烤烟草》等五首。于《北京文学》发表《对几个常识问题的看法》。11月,于《诗刊》发表长诗《博物馆·火焰·诗歌》。12月,增补版95万字《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出版。
2000年 1月,于美国《侨报》发表诗作《生命路上的歌》。3月,于《上海文学》发表《陈超的诗》,于《作家》发表组诗《诗艺与交谈(之一)》。6月,于《当代》发表《诗五首》,于《山花》发表组诗《诗艺与交谈(之二)》。7月,于《人民文学》发表《神奇的望远镜》。9月,于《山花》发表组诗《堆满废稿的房间》。11月,于《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生命的现身和领悟》。12月,组诗《交谈》获《作家》杂志“2000年度诗歌奖”。
2001年 1月,于《当代作家评论》发表文章《对神秘之物的敬意》。3月6日,于《文艺报》发表《2000年的诗歌》。5月,于《诗潮》发表《陈超的诗》。6月,细读著作《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80万字)出版。10月,于《山花》发表长诗《正午:嗡嗡作响的光斑》。12月,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年于《星星》发表系列论文《向诗而生》12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