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3期

南湖:波撼东方

作者:魏 峰

字体: 【


  2006年3月24日
  
  车往嘉兴的路上,农民的小洋楼,不断地从眼前闪过。今天的富饶,不知是否合乎八十五年前那一批热血青年的想象。十二个先行者为了躲避危险,从上海坐小火车,来到南湖一条普通的船上,他们怀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仿佛一场春雨,可以滋润灵魂的土地。八十五年后的今天,诗刊社组织的“南湖诗会”,正有一批诗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穿过江南的烟雨,来到春天的南湖——仿佛从祖国四面八方寄出的特快专递,目的只有一个:以诗歌向建党八十五周年献礼。
  
  2006年3月25日
  
  8时30分,按照预定的时间往南湖进发。南湖,是想象中的那样清澈,举目望去,阳光在水面上蹦蹦跳跳,仿佛一群天使,不知名的花,开了,湖边的柳树,像刚懂事的小姑娘,看到这一群诗人兴致勃勃的样子,竟绿得不好意思。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想往以久的红船前,这船是一条单夹丝弄网船,长约16米,宽约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会议就在中舱举行,就算把舱全摆满,顶多只能容下14个小板凳,可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却诞生了一个最伟大的大党,从当初的12个党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至今天的7000多万党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南湖之水,不会想到,自1921年起因为一个伟大的党而波撼东方。浙江湖州诗人柯平对一大历史也颇有兴趣,他说提到红船,必须提到一位嘉兴女性,那就是李达夫人王会悟,紧急关头,是她提议中共一大将大会会场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开会的当天,也是她坐在船头望风,遇到可疑的情况,就敲船提醒大家……讲解员说,当时与会的代表,遇到可疑情况,就在里面以搓麻将作掩护,在娱乐中,完成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真是了得。
  接下来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从空中俯看,正好是斧头镰刀状,你不能不佩服设计者之匠心独运。顺着高高的台阶走进室内,正门的墙上,是鲜红的浮雕,煞是夺目,那浮雕上面一行鎏金大字:开天辟地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历次路线斗争、取得的辉煌胜利乃至今天的成长壮大,使全体诗人心潮澎湃,更增添了对党的认识和情感。下午,在嘉兴市图书馆与当地诗人邹汉明(同时也是市作协秘书长)等举行座谈,大家谈兴甚欢,发言踊跃,特别是关于现实主义写作,更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张炯和黄亚洲副主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反映现实的作品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诗刊社副主编李小雨也从自己的创作与《诗刊》选稿的标准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诗刊》历来重视现实主义作品的刊发,反映现实的作品更要讲究艺术性等等。
  
  2006年3月26日
  
  今天的新嘉兴是什么样子呢?
  一大早,大巴把我们拉到嘉兴港区。孙中山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把今天的嘉兴港,建成一个东方大港。我们参观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汽车还没驶进,大家就感受到了那热火朝天、气势磅礴的劳动场面。车从栈桥上走着,像一滴水回到老家,我们仿佛航行在大海里,水面不是很急,这种疑似平静的表面,反而让人猜测不出它的幽深和壮阔,进人工地,每人发一顶黄色的安全帽。
  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像母亲的一支手臂,将把上海、嘉兴、杭州、宁波紧紧地搂在一起,这将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立昕热,情地招呼大家在巨大的塔吊前合影,文化局副局长同时也兼任文联副主席的张颖杰先生,为了此次诗会圆满成功,光是跨海大桥行走路线,他就侦察了好几次。山江春水,盎然诗意,站在大海上,连腼腆的苍南县文联主席、青年诗人刘德吾都想把双臂舒张成翅膀作飞翔状。来自上海的诗人汗漫,是一家医药工业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他说当时最理想的事,把南湖的船放在杭州湾,就要感受它的波澜壮阔。而长征出版社的社长、诗人、翻译家曾凡华面对大海沉默不语,不知他心里会不会想起普希金的那一首著名的诗《致大海》:“哦,大海,你这自由的元素……”
  下午两点,来到余新农村,我们先后参观了金星村与草王村,在新建的窗明几净的农民图书阅览室,石英看到了自己的书,很是高兴,当场应约在大著上签了名。余新属于南湖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此地与其说是农村,不如说是城市,河边栽着的是花与树,不再是麦子之类的农作物,三月的油菜花开得灿烂,仿佛一颗颗钻石镶在余新的额头上。电脑、健身房一应俱全,使人不知身在城市还是乡村。新嘉兴重镇用自己的变化再次雄辩地证明了党的英明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