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4期

我在《诗刊》发表的第一首诗

作者:查有梁

字体: 【


  我从中学时代开始就读诗写诗,已经50年了。我大多是用诗来鼓励自己,或教育子女。我的诗“说教”成分大,直白太多,缺乏“诗味”,没有“意境”,不可能在《诗刊》上发表。对我这样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写诗也离不开“本行”,很难贴近有感有情的生活。我的“审美视点”老在科学与教育的空间徘徊。我写的诗,有理科背景的人,或许有点兴趣;文科背景的朋友,一看我的诗就很不以为然。 “科学”与“人文”有各自的“审美”标准,有时很难统一协调。我的女儿是文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我的诗只有一个字的评价:“臭”。
  1995年的一天,我同女儿去游北京的“北海公园”。我心有灵犀,突然顿悟了什么是“现代诗”;我们学理科出身的,一写诗,重视逻辑,强调理性,这就写不出真正的诗。“现代诗”可能需要“非逻辑”、“非理性”。从“非”中表现出“是”,从“曲”中表现出“直”,从“情”中表现出“道”,从“象”中表现出“理”;决不能直接去说“是”、论“直”、说“道”、论“理”。这是我突然领悟的。
  这时,北海公园在夕阳西下之时,水面泛起红色的光波,我就“非逻辑”地写出了诗的第一段:水面一片金色的鱼,/汇聚成天空的太阳;/银河里一团蓝色的星,/衍射出地球的形象。我女儿评论说:从水面的鱼,一下子就跳跃到空中的太阳,“跨度大”,有了点诗的味道。我感到人生与自然溶合成一体了,于是“非理性”地写出第二段:思索的波,泛起生命的浪,/微风的涟漪,吹动了晴朗:/弥散的晚霞在折射朝阳,/月亮却聚焦了北极之光。这一段肯定是不合乎“物理学”的,但似乎接近了“诗学”。我又突然感到光波的“自由”奔放,和人生的局限和无奈。于是写出第三段:苍穹上倒挂着过去的虚影,/浪尖上闪烁着未来的希望;/自由之光逍遥于人间天堂,/大地总囚禁于现在的平面上。这时一艘游艇开过来,把一片夕阳的光波,打得七零八散,杂乱无章。我大大地失落,“美”一下没有了!不由得想起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的名句:“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于是写出了第四段:游艇冲破光的诱惑,/湖底冒出一阵阵冰凉,/我仰望太空问光:/出港?还是归航?这就是我以《湖边赏光》为题目,在《诗刊》上发表的第一首诗。
  我的这首诗,立即得到女儿的赞同,说了一声:“你什么时候进步的?”居然在写“现代诗”方面,我迈进了一步。难啊!几乎是经过了40年的实践,才理解到这一点。2002年我参加了“诗刊社诗歌艺术培训中心”的学习,辅导老师推荐了此诗。后来,我又参加了“石燕湖诗会”,这首诗也被李文彦老师认可。发表在《诗刊》,2003年1月下半月刊上。
  我认为,读诗写诗有四大功能:净化心灵,珍惜生命,纯洁语言,学会创新。诗,用真善美充实人生,提升感情;诗,使人度过的时间空间,很有意义;诗,以较少的文字,表达较多的思想;诗,让人去捕获灵感,发现诗眼,层出不穷,变化万端。这也可以说是我的“诗观”。
  我希望能继续在《诗刊》上发表新作。既然能发1篇,2篇,可能发表n篇和n+1篇。经过“诗刊社诗歌艺术培训中心”的林莽、谢建平、耿国彪、杜涯、杨志学等各位老师的指教,我这只“笨鸟”,还是有希望飞起来的。但我一直“恐高”,所以,能够在诗的大地上走一走,跳一跳,也就心满意足了。我不追求一定要“冒险”在“诗空”中翱翔。
  
  查有良,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已发表教育与科学的专著多部。在国内外书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诗集两本:《教育诗:童心》、《教育诗:创新》。2003年起,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上发表诗作。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