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5期
诗人王锋
作者:刘 岸
字体: 【大 中 小】
1
作为一个以创作长诗为主的诗人,王锋18岁时,便发表了组诗《塔里木,含情的高温土》。之后,又连续发表了《幽冥中的蓝烟》、《沉浮的大盆地》、《采访手记》、《我是编辑部》等系列组诗。这足以让人顿生敬意。
我一直认为,在一个缺乏“史诗”传统的国度里,在一个幅员辽阔、具有这个地球上罕见高度的地方,至今没有产生具有“史诗”品格的诗作,甚至连具有“史诗”才能和气质的诗人也没有出现,这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锋的存在和创作实践本身就值得关注和肯定。
关注而后肯定,肯定而后赞许。结果,在一个天上飘着晶莹的雪花的春天,王锋拿来了他的一些诗作,他那厚厚的诗稿也像晶莹的雪花,在我手里纷纷扬扬。
《大地五部书》(700行):以自然社会为起点,探讨生命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循环;《塔克拉玛干的心旅》(3000行):追求人的精神的凸现,力图将历史的透视、哲学的反思、宗教的虔诚等在“塔克拉玛干”中得到统一;《建设饕餮》(700行)、《博格达的底基与顶极》(1200行)、《意象》(1000行):是毁灭与创新、虚无与存在、批判与继承的“饕餮主义”的标榜与命名,是对人与人类充满忧患的展望;《中国》(2000行):是《简明中国》、《粮食中国》、《商业中国》、《文人中国》四部组成的史诗;《向我开炮》(600行):是将常规式的爱情毁灭,在毁灭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诗的爱情秩序……全部诗稿有一部长篇小说那么厚,我望着它,长 期不敢启动阅读这一过程。
但我面对的是一个诗人,我不能不读他的诗稿。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儿,其艰苦让我想起一次没有解码器的破译,又想起一场不为人知的长征,——虽然如上所录,作者已经作了必要的“简介”。
但我终于读完了,虽然还是不敢说读懂了。
2
最初,王锋是以一个导演的身份出现在我面前的。电视台要拍关于我的小说的专题片,他来了,掏出名片,上边印的是电视导演。随后他便开始在房间里跳来跳去,滔滔不绝。他的滔滔不绝不是流水的方式,而是火花喷放的方式,一个炸点接着一个炸点,四面开花。一个总不安定的人再加上跳跃的思维和跳跃的语言,终于让我忍无可忍:
“你能不能坐下说?你这么跳来跳去,让我眼晕!”
于是,他坐了下来,但没过3秒钟,他又跳了起来,反唇相讥:“我跳了吗?我叫了吗?”他边说边在房间里更加急速地跳来跳去,嚷得更凶更急切。
我不得不盯着阳台上的一株向日葵无奈地叹息。
后来,我读他的诗,眼前就总是晃动着他跳来跳去的影子。 他的诗和人一样。
3
王锋是“跳来跳去”的,他的诗也是“跳来跳去”的。依靠意象之间的跳跃,诗人找到了结构的方式,完成了诗艺的实现。无论是《塔克拉玛干的心旅》,还是《建设饕餮》,以及《博格达的底基与顶极》,都因为意象的跳跃,造成了时间、空间上的断裂,从而改变了意象线性流动所带来的平面感,使长诗呈现出了立体交叉的复合状态。诗人的诗情正是在这个复合空间中得到了恣意汪洋的尽情挥洒和表现。
应该指出,选择意象群时舍弃过程的连续性,以一种无序的转换方式切割时空,是王锋诗歌的特点之一,也是复合结构产生动态感的方法之一。王锋动感“强烈”的诗歌所产生随之而来的动态性的流动感以及深邃辽阔的空间感,原因是作者运用了意象群与意象群之间必需的内在的连贯,从而使句群与句群之间产生应有的理性逻辑和自然契合。
4
从前的王锋,是没有留胡子的。
忽然有一天,王锋留了胡子。
“像艾伦·金斯堡。”我说。
“不像李白?难道不像吗?”他捋了捋秀气的胡子,说艾伦·金斯堡是络腮胡子。其实,我说的是王锋的生活方式。他的生活方式,总让我想起艾伦·金斯堡。
王锋生活大致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他不一定认同这个形容)。王锋的家远在阿克苏。他曾经在那里的报社和电视台当过记者、栏目编导。曾经主创过《新苗》和《天狼诗报》等民间文学刊物。许多年前,他一个人来到乌鲁木齐,受聘一家电视台,从此就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跑来跑去,一跑许多年。他思念妻儿,几乎每天都给他们打电话,甚至他还按揭了一套住房,可时至今日,他依然独守空间,面对别妻离子的局面并未一筹莫展,他在《妻子》中张开了肺腑:
我满身的躲避也遮不去,你深厚的看望
在灵魂停放的地方,你神秘地躺着
我在你身边小憩几日
诞生的不是孩子们,是另一个我
只有你活着。在冰清玉洁的地方
你沉迷着双眼,像一块玉石的标本
睡在湿湿的空气里,睡在湿湿的氧气里
你在我的这个社会里像冬眠一样
睡着了。我像社会一样的心房好充实
王锋在他按揭来的房子里疯狂地写诗,据说一写一个通宵。那套房子充满着他对“家”的梦想,也常让他为收入被“揭”去了一块而痛心……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的主观能动性……我毫不怀疑他生活得“乱七八糟”,大半是由于他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当所致。
5
哲学意识进入诗歌创作之中,表明诗人有着理性的自觉和感性的深入。因而,阅读这样的长诗,让人能“在陌生的世界里找到熟悉,在熟悉的世界里又窥见陌生的心灵。”
当然,如何让诗这个情感精灵,与理性的哲学达到水乳交融,产生灿烂的情感火花,智慧的理性之光,不是个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王锋的诗歌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新的空间又有新的空间,像分子像原子也
像空间
斯芬克司看着“我”说——
“我在。但我没有我。所以我们生存着”
诗歌本身不是哲学,但它有哲学的寄托和哲学的观念。王锋的诗歌在这个方面就是一种“大气”的凸显,我们应该感悟到。在《天空中打雨伞的抱狗的提着香蕉的光脚穿拖鞋的少妇》的诗里,他写道:
顺着雨水的方向
往下
脚下
金黄的油菜花
花下
泥泞的大地
地下
蔚蓝的天空
整篇诗文共用了31个字,诗题用了23个字,构成了诗的上半部分,在东半球,他看到了“天空中打雨伞的抱狗的提着香蕉的光脚穿拖鞋的少妇”,实际上是他的思维方向顺着天空和雨水的方向流入——雨伞——狗——香蕉——光脚——拖鞋——少妇——脚下——花下——地下——天空,穿过了地球的直径,看到西半球的蓝天;或者顺着昼夜的更替,沿着地球的周长周游了一圈。他思维的空间,是以诗的形式进人的:揭示了自然空间的无限和人生长度的有限。
据说批评是一种自由,我选择了什么,就说什么。
王锋也一样,谁让我一看到他,就想起“诗人”这个名词呢。
诗人王锋,我想这样定义王锋是对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