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9期
空间的扩大和品质的提升
作者:杨匡汉
字体: 【大 中 小】
目前我们看到,中国及海外华文诗歌的“公共空间”已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其他诸多国家的华人社区里,越来越多的诗人、学者以“双语”进行内部与外部的交流。诗歌不仅是“咖啡屋”、“沙龙”、“读者俱乐部”一类的“公共领域”,而转换和扩大为文化的公共空间,华文的旷野地带,在这里,单一性和同一性已为多样性、交叉性和变动性所代替。无论是“西方文化霸权”还是“东方中心主义”,在这个华文诗歌的公共空间将难以落脚。诗人有祖国,但诗歌并无国界。“站在脚下的土地上为永恒歌唱”将成为共同的话题。在既有冲突又有融会的全球性文化进程中,我们将选择多元并置的诗歌认同,将采取“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文化姿态,而不以一种“傲慢与偏见”去对付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华文诗歌固然以汉语进行思考和写作,但随着本土性的和全球性的转型与交往,我们宜把共同性的规范(如语言、文字,还有诗就是诗而不是非诗、伪诗、庸诗等等)和区域性的流变结合起来,尊重具体的差异性、饱满性、独特性,并通过它,达到汉语诗歌的历史化、语境化和多样化。那也将是世界华文诗歌的繁胜之域。
在当下,我们应特别关注诗歌品质的提升问题。坦率地说,目前各国各地有那么多的诗歌“发烧友”,有那么多的难以计量的诗作问世,但真正的好诗仍寥若晨星。思想的平涂,情感的空壳,想象的萎缩,语言的贫困,宣叙的失控,已成为不少诗人诗作跃上葱茏的障碍。我们极需在诗歌的文化哲学精神和艺术本体探索方面继续努力。就文化哲学精神而言,诗歌永远不可弃置对历史深度、价值取向、盘诘能力和人文关怀的要求。诗歌的精神大势应运行于对本民族、本地区乃至世界性的生存、生命的追问过程中,使族类和人类以一种问题的形式作文化的呈示与审美的高蹈,也使更多的人们在诗性的关爱和心灵的滋养中走向健康,走向全面发展以至终极性的自由。就艺术本体探索而言,既然诗歌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文本、是由个人焦虑延展到族类命脉的有方向的书写,它自然是以更艺术的、独异于日常话语和科学话语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这里,精神维度得以伸张,语言深渊得以举起,内在激情得以唤回,本体殿堂得以辉煌,再生能力得以强化。我深深企盼的是,诗人们在具备了一定技巧水准之后,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实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探索从诗的内部所开掘的原创性美学根源,探索“如何歌唱”才获具提升生命意义的独创性,探索人文哲学的命题从外部世界移居人的心灵世界的艺术自觉,也探索语言搏斗中产生的张力和魅力。如此,我们将成为艺术上的富有者,我们的每一首精品都将自成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