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5期
新诗的诞生及其传统漫言
作者:孙玉石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我们开设“中国新诗九十年笔谈”这人新栏目,意在纪念中国新诗所走过的九十年不平凡历程。九十年来,中国新诗无论就形式还是内容来说均展示了\xDF^异于传统旧体诗的新面目、新天地;就流派与风格言,九十年中国新诗丰富多样,蔚为可现;从语言、技巧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未间断的探索过程。九十年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或争议较大的问题。我们想用一到两的时间,对九十年中国新诗发展脉络进行流程;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寻求规律。继承传统,开启未来。欢迎广大诗论家和诗人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和恰当的切入点,围绕九十年新诗发展历程中的阶段、断面、群体、个人、作品,事件等诸多现象和问题,尤其是过去遭忽略的史实和问题展开研究,论述,形成3000至5000字的文稿赐我刊。
在文言书写和规范严格的古典诗歌还是文人主要传达情感范式的时候,1917年2月1日于上海出版的第2卷第6号《新青年》杂志上,破天荒地发表了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其中的第一首《朋友》是:“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另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首十分幼稚的白话诗,以蝴蝶的意象为暗喻,传达了白话诗与白话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内心的寂寞,也送来了中国新诗呱呱坠地的诞生的第一声信息。隔了十一个月之后,1918年1月15日出版的第4卷第1号《新青年》杂志上,又以《诗》为总题,发表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鸽子》、《人力车夫》、《相隔一层纸》、《月夜》、《一念》等九首白话新诗。从此,中国现代诗歌,便冲破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规范和文言模式,以自由的全新的姿态和充满个性的声音,打破“孤单”寂寞的局面,宣告了自己真正的诞生。很多杂志和报纸文艺副刊,纷纷发表白话新诗,很多新文化倡导者,也加入白话诗的创作,以致当时文学界酿成了一个被朱自清先生所冠子的“民七新诗运动”。
从这个时候起,至今天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的第七个年头,新诗在充满挣扎、苦难、坎坷与新生、欢悦的岁月里,煎熬与呐喊,探索与创造,纷争与沉寂,前行与反思,跌跌撞撞,曲曲折折,已经走过了整整九十年的漫长道路。在这个不平坦的道路上,先后曾有几代的诗人,于不尽相同的历史境遇中,共同怀着对于新诗的虔诚与热爱,对于时代、生命和艺术的执著与忠诚,在这块长满绿色也长满荆棘的园地里,前赴后继,耕耘开拓,倾注了自己的智慧、热情、汗水、青春,和心血,有些人为此而饱受身心的磨难,有些人甚至或以诗为争取民族自由光明的武器,或因写诗而获罹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先后献出了自己最珍贵的生命。我们永远所不能忘记的无数的诗人们,在这个矗立于人们心灵里的民族文化丰碑上,他们为民族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篇,也为艺术留下了许多生命的绝唱。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的火中凤凰的翱翔腾飞,到九十年代末的多彩声部的崛起探索,众声喧哗中的新诗,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闪光足迹。历史将钦敬的目光投向这些名字: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冯至、戴望舒、艾青、卞之琳、何其芳、穆旦、臧克家……,就是这样许多成就杰出或开辟风气的诗人以及其他诗人的名字,和他们的一些优秀的作品,已经走进了中国诗歌发展历史和现实记忆,书写和想象,也超越国界走进了二十世纪世界诗坛接受和对话的艺术视野。
在新文学的整个领域里,屡遭式微与贬抑的新诗,当然没有资格夸耀自己。面对几千年古典诗歌创造的几乎不可企及的历史辉煌,新诗自然有惭惶、有愧疚、有自省,也有与其他艺术形式成就比较而后自知之明的冷静和明智;但是,当我们回顾新诗这近一百年中也过的道路,面对屹立于大地上这株饱经风雨的世纪之树上结出的许多丰硕果实的时候,我们从不自惭形秽。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数落新诗的落伍,同样也有一百个理由和足够的信心,为新诗发展的成就及其合法性与创造性,作出一份充满肯定、无悔,甚至可以说是自豪的回答。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面对新诗面临的众多贬抑之声和卞之琳等一些青年诗人探索带来的希望之光,批评家刘西渭曾经这样说:“唯其人人写诗,诗也越发难写了。初期写诗的人可以说是觉醒者的彷徨,气候不等一条可能的道路发见,便有别是一番天地。这真不可思议,也真蔚然大观了。通常以为新文学运动,涛的成效不如散文,但是就‘现代’一名词而观,散文怕要落后多了。”如今出现的几乎是同样尴尬的境遇:任谁(也包括喜欢新诗的我自己)都可以随口的寒碜几句新诗,却没有多少人,为自己,为我们民族,现在是如此狂热地多于世俗物质的追求而少于诗性精神的养成而惭愧和焦虑。
在电视播放的影视节目里,我看到过这样的细节:冰天雪地里,用生命全力坚守阵地的一位苏联普通女兵,牺牲之后人们发现,在她厚厚的棉衣口袋里揣着的,是一本被青春的鲜血染红了的《普希金诗集》;在被德军围困近900余天的冰雪覆盖的列宁格勒城里,人们饥饿的甚至发生了人食人的惨剧,但是当自己祖国传统盛大节日来临的时候,在全城的上空,在俄罗斯人民的心里,却奏响起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看着这些镜头,我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这些情景,让我更加痛楚地想到,我们自己,我们的民族,在今天这样物质日趋丰富而精神极端贫乏的时候,是多么需要一些更为高尚精神的哺育,多么需要一些更多贴近人们心灵的美的音乐和诗的陶冶啊!
已经存在九十年了的新诗,有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对于这个可以争议的严肃的学术问题,关注新诗的历史、现状与前途和为新诗未来命运深怀焦虑的人,一直都在寻找基于自己观察视角所理解的或出自寻求新诗道路思考焦虑所可能提供的答案。他们或是肯定新诗已经有了自己的传统,或者说新诗还走在自身传统的探索寻求的途中,或者干脆否定新诗自身传统的存在,认为新诗离开古典诗歌语言的优势,根本就走错了路,现在是到了“浪子回头”的时候了。
离开历史已经提供的复杂而丰富的收获和足迹,对于新诗传统存在与否进行抽象的争论,我以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说它有什么积极精神,我以为主要在对于新诗发展现状的深刻焦虑,对于新诗发展道路存在问题的历史反思。但历史的事实是:这种焦虑与反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于新诗“非传统”的批评和争议,早已经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它几乎伴随了新诗生成发展的全部进程。且不说二十年代一些新保守主义学者们对于初生的新诗根本的否定,而强烈要求回归古典诗歌的传统与尊严。即使在新诗潮流内部,这种反思批判的呼声,近一个世纪以来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胡适“尝试”的美梦还没过十年,就有更年轻的诗人穆木天们把他称为新诗“最大的罪人”,说他给散文披上了韵文的衣裳,使诗过分的散文化而丧失了诗美的品格。周作人也不满意于初期新诗如玻璃球一样过分的直白和透明,缺乏含蓄朦胧韵味的隐藏性和蕴藉美,而主张从传统诗歌的“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