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12期
林雪:以平静的心态进入更本质的追求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林雪,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辽宁抚顺。大学时代开始发表诗作,作品曾入选《朦胧诗选》《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精粹》等数十种,并连年入选最佳年度诗选、最佳年度诗歌及《诗选刊》。已出版诗集《淡蓝色的星》《蓝色钟情》《在诗歌那边》《大地葵花》等数种,随笔集《深水下的火焰》等。另有《我热爱大多数人》《返回的词语》等诗集即出。曾参加诗刊社第8届青春诗会。2005年获世界华人诗书画大展诗歌金奖。2006年被《诗刊》评选为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
现在沈阳某杂志社工作。
林雪在她的诗集《大地葵花》的后记中有这样两句话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她在对诗歌写作的思考中获得了自己为什么而写作的基本答案。
她说:“我有一个不太确定的概括,伟大的诗人应该无一例外地具有这样的能力: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庸出发,到达高尚的精神和理想。……一只手握住平凡而普通的生存之忧,握住形而下的心灵之碎,另一只手攀越重峦叠嶂,以期到达人性光芒的山顶。”
她还说:“中国诗人们应该有勇气创造一种这样的诗歌文本:深度热爱并重建一种大众诗歌,创造一个本土的、中国式的、诗化的平民语境……”
她的思考是有很明确的针对性的:
让诗歌回到大众,回到本土,回到诗化的平民语境。
让诗歌回到日常生活,关注平凡而普通的一切,但从而抵达精神的高度。
在经历了多年的诗歌写作之后,林雪依旧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进取,力求有所发现并特立独行的诗人。她有着自己十分明确的诗歌写作的理想和要求。
我们近些年的诗坛上,随波逐流者,争名夺利者,制造事端以求他人关注者,冒充大师者随处可见。
林雪面对当今的中国诗坛是冷静而清醒的,因而她说:“写诗时,有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个最合适的句子来临。这需要时间,尤其是需要一些耐心,一个木匠,任何一种手艺人的耐心。木匠,任何一种手艺人就是一些平常的人,不会因为打出一把椅子,就认为自己改变了世界。这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