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17期
漫谈“触景生情”
作者:钟家佐
字体: 【大 中 小】
要我谈山水诗的写法,实在为难。但写山水诗,也有数百首之多。问我有何感触,一言以蔽之曰:“触景生情”耳。
山水之景瑰丽多姿。一山一景,各有特色,有雄奇,有惊险,有清幽,有秀丽,总是大自然的杰作。人游景中,精神上得到无穷的享受。在天地雄奇峻险之处,令人心灵震撼,激情进发。在清幽娟秀之地,令人心旷神怡,融入自然,忘却自我。加上自然的客体与历史的渊源或时代的潮流碰撞,更会令人产生许多感慨和遐思。这就是“触景生情”的一般过程。至于什么景生什么情,这因景点不同,游者不同,各有所感,自有差异。故同一景点,历代诗人写出千姿百态、绝不雷同的诗篇。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容我略述我几次游历的感受和成诗的过程。
一
漓江是广西山水的精华。我游漓江不下十多二十次。每游一次,总有新鲜之感,亦有某些小景的新发现、新感受。像漓江这么大的课题,想以一首诗概括了结是很难的。我也写过几首,很难写透。1989年写《漓江行》,想作全景的描绘,“船人群山境界开,奇峰百态共徘徊……”后以突出景点九马画山和美女照镜为对仗,点出烟雨漓江之美。归纳为“一江景色流诗画,游客穿云逐浪来”的盛况。但我觉得远不能表达我对漓江爱恋之情。也远不能突出漓江的特色。到1992年写《十游漓江》,回忆起1948年初次游江,还泅水追船的情景,说明自游江之后,便结不离之缘。概而言之,“船作流觞人尽醉,峰如舞影梦回旋。陶然一纵中流楫,天籁鸣琴我叩弦”之陶然自乐心情。也很难达到诗的高尚境界。看来,写高、大的题材真不容易。欲写高大反而落空。倒是漓江的某些景物,或游江的某些重大行动,会激发一些诗情画意。如陪邓小平游江,在兴坪朝板山上的河潭停船片刻,以观倒影时,我有“河清”之感。写了“漓江佳景汇兴坪,水色山光耀眼明,且泊轻舟观倒影,开怀从此见河清”。以对邓公领导全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中兴时期的赞美和感叹。我多次观看九马画山,对此山的神奇和神马奔放,极感兴趣,在1990年写有两绝,“漓江水碧万山清,忽见云崖奔马惊。刚烈无缰谁可驭,腾空破壁欲飞升”。“天生神物半模糊,舟客争猜九骏图,振鬣长嘶飞过处,催人奋发上征途”。总觉得九马画山有雄强、奔放、不断向前的精神。漓江有个半边渡。可能许多游客不经意这景点。我却情有独钟,到此总要多看几眼,并有联想。我首先对此感到世道之难。羊肠小路,绝壁深湾,而今歌酒游船,顺舟而下。历史的回响,人世的坎坷,都交汇在此一刹之间,故写了两绝句:“路断悬崖渡半边,崖前歌酒过游船。游人争看此中景,谁识古今苦乐篇?”“羊肠鸟道阻深湾,到此方知行路难,绝境逢生何处是,半边渡口接阳关”。我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寄情于诗篇。从此可见,风景是客观存在的,你看我看,大家看,但是由于各人的情况不同,境遇各异,学识、情操均有差别,表现于诗,便各有特色,各领风骚。由此也可知,写诗,主要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学识情操的问题。诗如其人,不假。
二
说到诗如其人,写诗往往与诗人的境遇有密切的关系。诗言志嘛,往往是诗人对景言情,将自己的心中感慨、全盘托出。也就是作者人生观的突现。我1990年到山西悬空寺游历。写了三首绝句,其中一首是:“寺小名声大,悬空境界高,深山行曲径,未必是徒劳。”也充分体现了我的人生观感。我认为世道坎坷,路途曲折,如果能直面人生,勇往直前,曲折也不怕,也会使人增长聪明才智。2000年再游悬空寺,又有新的感悟,写了七律:“十年风貌未朦胧,邀友重来觅旧踪。遥望燕巢悬峭壁,漫游云栈叩天宫。江山万里观长卷,世道千条凭寸衷,欲效诗狂夸浪漫,人生步履莫虚空。”也是从另一侧面表明我的人生观点。说写观点,实际是写我当时的想法。在离平地六七十米高的迂回栈道上观景之时,心情畅达,诗思浪漫,欲效诗狂。但是,小心!这里俯临百丈危崖,必须步步稳健,人生之路不可半步踏空啊!
三
三游长白山天池的感受。
长白天池是一大胜景。长白山高3700多米,天池水面高程2194米,湖面9.8平方公里,为我国最高的火山口湖,由于半年冰封,白雪山头围着不冻的湛蓝湖水,宛如镶在万里江山的一颗“祖母绿”明珠,确是天下奇观。
我第一次去游是1991年8月30日。冒雨上山,上去雨停风大、云遮雾裹,极显神秘。一阵狂风,浓云翻卷,露出突兀高山,如斧如剑,险削惊人。有的还带着当年火山喷发的烈焰烧灼痕迹。湖面很大,有三四公里之遥,绿得可爱。山水相依,极为雄浑壮丽,看了,无不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我写《游长白山天池》着重以其火山喷薄、地覆天翻而形成的奇迹来歌颂祖国山河的英雄气慨:“烈焰冲腾霄汉间,几经河岳卷狂澜。横空荡绿一湖水,拔地崔巍万仞山。突兀奇峰惊鬼斧,轰鸣飞瀑震尘寰。江山自有英雄气,放目神州天地宽”。
再游长白山是1998年9月9日,是应长白山诗会邀请而去的。这次再观名胜,却是万里无云,天高海阔,别开境界。但在感情的震动上,不如第一次游览时的强烈。这次更了解天池的历史,当地人民对天池的感情。不由得我写了《再游长白山》七律:“名山原在大荒中,削出芙蓉立亚东。一镜天开涵日月,三江浪涌跃蛟龙。风云变幻增形胜,世事苍茫任转蓬,四海蜚声身却隐,半藏迷雾半冰封。”以对天池的雄伟和高尚风格表示崇敬。
2003年8月,又应吉林省“百家诗人咏吉林”活动之邀,专程到长春。主人特意安排游长白天池,遂有“三访”之机缘。名山胜水,再游三游不为多,我是越游越兴奋,觉得是老朋友了。这次不敢奢望能再写更好的诗了,因为我自觉写诗有困难,不是随意而就的。百家诗人去了。他们都是捷才高手,一下子出示了诗章。有的人去前已写好了初稿,所以都是“快手”。我既滥竽于百人之列,不交卷也说不过去,只好写吧。写什么呢?写词吧,以免与前两次重复。当时我即以“天池老友”的气度,写了第一阕《水调歌头》:“长白远召唤,万里驾云来,天池果是吾友,胸袒向天开。吞吐风云气概。磅礴豪情关外,纯净绝纤埃。寰宇一杯酒,四海俱欢怀。山之巅,海之角,见蓬莱。一方瑰宝,千秋身隐大荒垓。溢出飞流激浪,一泻三江浩荡。沧海几兴衰。河岳为俦侣,日月共徘徊。”写到这里,真是动了感情,对河山歌颂、再歌颂,都不为过。只有自豪之感,充满心头。于是。干脆再续一阕,以倾吐自己的心声,感慨十年三上长白,有缘结识天池的道白:“三度访长白,不惜古来稀。天池风月如昨,白玉嵌琉璃。转眼十年人老,白发萧疏秋草,何故更情痴?大地当书卷,山水是吾师。登山顶,攀危石,上高陂。崖前飞瀑,终年宣泄任奔驰。却见湖波常满,何处源长水远,冰雪化泉溪、涓滴人江海,天地最无私。”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