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23期
北京天空的金秋亮色
作者:唐 力
字体: 【大 中 小】
北京斋堂·第23届青春诗会侧记
天高气爽,秋意正浓。2007年10月17日,正值党的第十七次今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诗坛也迎来了又一次盛会——诗刊社第23届青春诗会在北京门头沟区拉开了序幕。
上午8点多钟。我拖着行李箱,赶往目的地:门头沟龙泉宾馆。当我从苹果园地铁口钻出来时,北京温暖、灿烂的阳光打在我的身上,一种异样的感觉油然而生:18位正从天南海北赶往北京的本届青春诗会的参加者,他们多年来,在地底下默默耕耘,胸怀理想和梦幻,修炼诗歌的技艺,终于有了一天,他们破土而出,迎来满脸的阳光。
在宾馆,我和诗刊社办公室主任张新芝先期抵达,领来房门钥匙,拿出资料,摆开“台面”,迎候各位诗友。随着一声浑浊的声音:“山东人民向你报到”,尤克利、孙方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我们陆续迎来了其他诗友:熊焱、许敏、商略、唐诗、阿卓务林、邓朝晖、南子、马万取、陈国华、成亮、宁建、李飞骏、周启垠、包苞、胡杨、胡茗茗等。这没有仪仗的青春方队,将一齐走过诗坛的检阅台。
傍晚时分,诗刊社的工作人员:《诗刊》下半月刊的编辑部主任林莽,编辑蓝野、徐丽松,财务室的史岚,上半月刊编辑部副主任杨志学、编审周所同、美编杨炳湘等陆续到达,《诗刊》主编叶延滨、副主编李小雨在作协开完会后,也匆匆赶来。
当天晚上,举行简要的见面会,新一期的诗坛“黄埔军校”开学了。
18位学员,18枚音符,他们将在北京的秋天。在门头沟斋堂,谱写一曲绚丽多彩的青春旋律。
诗歌长在。青春不老
10月18日上午,举行开幕式。《诗刊》主编叶延滨、副主编李小雨、副社长王青风齐聚会场。9点钟左右,诗人牛汉、李瑛,诗评家谢冕、吴思敬,莅临会场。让开幕式增加了不同凡响的分量。
“刚才在巷道上,看到指示牌写的是青老诗会,我心想,他们怎么知道我们会请来四位著名的老诗人、老专家呢?”叶延滨主编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引得大家为之一笑。原来是宾馆服务人员的疏忽,将青春诗会误写为青老诗会了,谁知歪打正着,还真不算错。开幕式在副主编李小雨的主持下进行。
被誉为“诗人的脊梁”的老诗人牛汉先生精神矍铄,虽历经风雨和苦难,依然不改诗人的本色。“我不是列席的,我是以青春的名义来参加青春诗会的”。他认为,写诗,就有青春,青春是活生生的。
老诗人李瑛先生,这位诗坛的长青树,回忆往事,历历在目。童年的颠沛流离,刻苦求学;青年时的学生运动,风云激荡;壮年的军旅生活,波澜壮阔;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苦难岁月……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感染了大家。他对生死、荣辱、苦乐的深刻认识,震撼了大家。
作为一个创作活力永不衰竭的老诗人,作为一个永远在不断创新、站在诗歌前列的诗人。他鼓励年轻的诗人去创新,用新的表现方法、艺术手段、审美追求来写作,要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诗评家吴思敬先生,希望诗人抵御商业社会的各种诱惑,要坚守诗的阵地,诗化生活、诗化人生。
对于当下的诗坛现状,他认为是多元共存的状态,是多种声音、声部的合唱。对于内容和形式,他认为,自由诗就是要为每一首诗。设计一个最完美的形式。他比喻说,每一首诗都有它自己最合身的衣裳,每一首诗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
一直受电话骚扰不断的著名诗评家谢冕先生,终于结束了与手机的亲密接触,他的讲话铿锵有力,声音洪亮。他回忆起了在斋堂川的生活,谢老还透露一个隐秘,他曾在斋堂公社当过办公室主任。他说,斋堂的美丽,让他“真想写诗”,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的青春是沉重的,不允许幻想、不允许做梦,但他又对诗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于是选择了诗歌研究。从此,诗坛少了一位诗人,却多了一个著名的诗评家。
《诗刊》主编叶延滨是第一届青春诗会的成员,当年也聆听了老诗人李瑛等前辈的讲话。他说,第23届青春诗会的成员是有福气的,请名家前辈来讲课。这在青春诗会是少有的,很是难得。他说。我们社会迎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诗人在这丰富多彩的时代,要好好把握,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壮丽的诗篇。他风趣地说,四位名家。不远六环。重新参加了青春诗会,这是一个幸福的上午,希望大家永远珍惜。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青春诗会代表唐诗在发言中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说:“让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呼吸到深刻的思想。”我相信,这是所有聆听到他们讲话的共同感受。
没有院墙的学校
18日下午,《诗刊》的林莽、杨志学、周所同、蓝野、唐力,各自分组召集手下的人马,开始谈诗改稿。他们讲解、探讨、交流、争论、推敲、修改,直到使稿件各具气象,各有特色,方才作罢。
10月19日,是重阳节,这足适合登高望远的日子,下午,诗会邀请了诗人、《诗刊》原编辑部副主任王燕生老师,诗评家、《诗刊》原编辑部主任朱先树老师来参加座谈会,在诗坛作了一次“登高的\xB2t望”。
鹤发童颜、有“青春诗会教头”之誉的王燕生老师说:诗会不是个人的活动,已是一个品牌,是年轻人想往的高地。青春诗会也是一个没有院墙的学校。他希望每一位诗会成员,“既来之,则提高之”。
在随后的座谈和讨论中,“没有院墙的学校”真正体现出来了。
朱先树老师说:诗与其他文体不一样,一个诗人,应该有思想、有文化,然后考虑诗怎么写,要发现自己、才有自己的发现。
《诗刊》下半月刊编辑部主任林莽,指出_r当下诗坛面临的问题:1,诗歌回归个人和自我,却陷入了无限制的自我复制。2,无节制的语化。3,低俗化倾向。4,诗人的自恋。5,过分强调私密化。这些都造成了缺乏整体认知、文化和人文的追求。
然后他就语言细节、意象群的把握,语境、语言幻象、求新求变作了深入的讲解。他提出的写作的三个阶段:模仿的阶段、寻找自我的阶段、自我认知的危机感阶段,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和讨论。
《诗刊》上半月刊编辑部副主任杨志学认为,现在诗歌的创新精神有所萎缩,缺乏浪漫的狂想式的大气度作品。他就诗歌在今天如何实现个人超越,在表达方式上真正达到形式化、陌生化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本届学员作品作了较为详切的分析。
《诗刊》编审周所同认为,诗意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核心是“真善美”,它有两个翅膀:朴素和自然,只有从容不迫、淡定的品质,才能达到。然后他就诗歌的形象,感觉的层面、语言方式、个人的修养等作了生动的讲解。
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的语言、平和的态度。使诗会学员渐渐地摆脱了拘谨和羞涩,加人讨论,会场气氛开始升温,热烈起来。大家就诗的抒情因素、女性写作、写作的阶段性、朗诵诗的艺术、口语写作等各抒己见,一时你来我往、刀光剑影,精彩纷呈。
最后,对于青年诗人们在语言、风格、审美的各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