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7期
谈郭日方的科学诗
作者:郑培明
字体: 【大 中 小】
在诗歌被冷落的时代,郭日方的科学诗却异军突起,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这几年,他一共创作了三部分量厚重的科学诗集。一部是《科学精神颂》(与郑培明合作),诗歌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带有史诗性质的讴歌科学历程、科技人物和科学精神的黄钟大吕,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另一部是《精彩人生——人民科学家颂》,作品以诗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我国30余位著名科学家的精彩人生,讴歌了他们在各个科学领域,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诗篇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有着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些大学生说,咏读这些作品,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第三部作品是《科学与人生——献给共和国的科学家们》,这是又一部讴歌科学家、讴歌科学精神的颂歌。作品以时代的强音,豪迈的激情,浓烈的诗句,展示了中国人民实现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塑造了60多位科学家的崇高形象。三部作品构成一幅完整的画图、一部新中国科学发展史的缩影。这一丰硕成果,既是郭日方几十年在科学艺术园地耕耘的收获,也是他多年来探索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大突破。这些诗篇不再仅仅是局限于传播与诠释科技知识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科学诗歌,而是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讴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刻画科学家的光辉形象,颂扬科学家的高尚品格,揭示科学家的内心世界,描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的科学文艺佳作,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作品通过对众多科学家走过的人生道路的描绘,反映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重大事件。因此,可以说在科学诗创作的题材和内容上不仅大大拓宽,而且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力求创新,在构思、想象、意境、语言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作者一贯主张的“新、真、情、深、精”的诗歌创作理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些诗作,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优良诗歌传统,汲取了国外优秀诗歌的创作方法,做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正如著名作家金涛所说,这种诗歌创作形式与内容的创新突破,“在世界诗坛上没有先例;在我国,也是继高士其的科学诗之后,又一座里程碑式的收获。”
26年前,他在担任方毅副总理秘书期间,因患癌症做了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突然而巨大的打击,使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转折。面对厄运,他没有颓丧沉沦,而是毅然奋起。期问,他曾担任《中国科学报》总编辑,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了科普创作的艰辛跋涉。他说:“科学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立志报国,献身科学,他们的品格、人格和精神,已经成为我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人生坐标;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其长不过百年,名和利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奉献和创造才是永恒的。在有限的时光里,为祖国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另外,科学是理性的逻辑思维,艺术是抒情的形象思维,二者相通相融,不可分割,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科技工作的长期经历,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就有了一种用艺术表达科学的冲动,有了描述科学的责任感、使命感。”
也许正是他这种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人生感悟,才使他的诗篇焕发出时代精神,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前不久,我曾专门采访了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著名艺术家殷之光先生。我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近两年,在您举办的许多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的大多数作品都是郭日方创作的歌颂科学家的诗篇,对于这个选择,您是怎么考虑的?”殷之光先生爽快地说:“今天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郭日方的这些诗歌正是时代所需要的,是青年所需要、人民所需要的。胡锦涛主席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一个是要以爱国主义为荣;第二个是要以崇尚科学为荣。郭日方的诗篇思想性很强,他用感人的朴实的诗句,由衷地赞美了科学家的崇高精神,我们就是要以科学精神振兴中华,他的诗很有时代气息,唱响的是时代的主旋律,这正是今天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他的诗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合群众朗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没有拗口的晦涩句子,又蕴含着很浓厚的感情。目前在我国,郭日方可称得上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出色的科学诗人。像他那样集中地歌颂这么多的科学家,用真挚的感情,美好的语言,既朴素又华丽的诗章,能够深刻、充分、真实、生动地讴歌科学家的光辉事迹和精神世界的,在诗歌界并不多见。这是因为他拥有几十年积累的深厚生活基础,几十年积累的诗歌创作才华,几十年积累的对科学家深厚的感情,所以才能写出这么多好的诗歌作品”。
殷之光先生还告诉我,以歌颂科学与祖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得到胡锦涛主席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高校集中的城市组织专场演出。同时,制作3000套光盘放在中学视频网上,让学生点播。前不久,在河南省、江苏省、陕西省的高校共演出20场,取得巨大成功。在北京也已经演出10余场,反响极为强烈。根据中宣部的安排,还将继续到全国各大城市,如成都、广州等地举办《科学与祖国》的诗歌朗诵会,届时,主要还是选用郭日方的作品。
郭日方的科学诗之所以受到赞许和欢迎,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对人生与艺术的理解。他在一篇短文里曾经这样写道:“古人曰,文如其人。我以为,为诗、为画、为书,亦如其人。为文,当先学会做人,文章才有气度,才有精神。为诗、为书、为画,除天才和学问修养外,艺术家的品德、气度和精神,尽在其中。为文、为书、为画、为人,需要长期亲近生活,苦其心志,磨炼内功。所谓‘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此乃陆游翁学诗60余载刻骨铭心之体悟也。诗文大家,其文品墨香,之所以出神入化,千古流芳,盖出于此也。今人习文、习书、习画,需汲日月之精华,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方可臻于峻美!”郭曰方说,他距这个目标还相差甚远,只要生命不息,还将继续努力。
胃癌手术后,郭日方共出版了20余部诗歌、散文集,撰写和主编了20余部文学理论著作。应该说,在与死亡顽强抗争中,他硕果累累,创造了奇迹。“认定目标,锲而不舍,终会取得成功”。这是郭日方经常说的一句话。祝愿他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为祖国和人民写出更多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