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3期

中国新诗九十年笔谈

作者:佚名

字体: 【

处掘进。改革开放的进程,实际上也是诗人们不断进行艺术探索的过程。一首《小平,您好!》(作者简宁)的诗,出现在1985年的《诗刊》上,它以新颖的视角、陌生化的言辞,带给人非同一般的感受,堪称新的时代背景下领袖题材诗歌创作的新收获。我举此诗意在说明,1985年也许是中国诗歌的一个转折点或分水岭。即使描写令人尊崇的政治人物,也可以见出作者采取了平视的或者目光向下的写法,写得非常亲切、诙谐,充满生活气息。此诗描摹改革开放的核心人物,是典型的改革开放内容,而作者的表现别具一格,处理得非常成功。作者驾驭的是政治题材,但显然达到了较高的形式化、陌生化水准。而《诗刊》推出这样的作品,也显示了刊物应有的高度:既有艺术上的敏感、敏锐,也有题材择取上的关注与青睐。《诗刊》就是这样,它永远不排斥甚至着力提倡重大题材的创作,但择取的标准是:它首先应该是诗。
  《诗刊》是一家高度重视与时俱进的刊物。生活变化了,社会进步了,它会自觉、自然地踏着时代的节拍,谱出新鲜的旋律。对重点建设工程的关注,打工者和底层生活更多地进入视野,艺术表现上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嬗变,个人性因素的增多,多种手法的渗入和并用等,这一切都及时在《诗刊》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和体现。《诗刊》在向读者不断提供新的艺术体验和感受的同时,也不断向他们传递着中国和世界发生变化的信息。《诗刊》板块上调出的绝不是一种色彩。生活之海的五彩波光,都在这里得到映现。
  翟永明的《母亲》以新颖而细腻的笔触表达对母亲的丰富情感:“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著痕迹地爱你,这秘密,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以具象表达抽象。以魔幻抵达真实:“有什么东西从玻璃上划过,比影子更轻,比切口更深,比刀锋更难逾越。裂缝是看不见的。”李瑛的《鲁迅》写他对文化巨人鲁迅“认识”的过程:“最后我见到了他,他把遗产都给了我/那是一支永远不肯休息的笔/是他的一根肋骨”。于坚的《芸芸众生4·罗家生》则选择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小人物”,尝试着最大程度地还原生活:“就在这一年/他死了……/几个工人把他抬到山上/他们说,他个头小/抬着不重,从前他修的表/比新的还好”。
  军旅诗人朱增泉的《享受和平》,以其切身感受在广阔的视野上解读“和平”的丰富内涵;漂泊异乡的女诗人郑小琼的《流水线》,则属于置身其中的“劳者歌其事”。湖北诗人车延高的《今年的槐花那么好》以幻化手法表达对槐花一样的“姐姐”的深切思念,重庆诗人王顺彬的《春天的汽修工》写一位“女车主”与“汽修工”之间瞬间产生的微妙情感。
  还有更多更多的各具特色的作品,恕不能在此一一例举。仅此,也可以对《诗刊》作品的丰富性略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诗刊》无论发表什么风格、类型的诗作,都透出难能可贵的大气:既注重作品的生活底蕴的厚实,也注重它的艺术表达的鲜活力。
  
  大海的胸怀与气度
  《诗刊》是一个大海。它永远是拥抱生活、映现生活的诗歌艺术的海洋。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诗歌市场,尤其在诗歌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愈益显示的今天,它的首要特点便是大海般的胸怀和它的包容性,以此来展示中国诗坛的全貌。
  《诗刊》是一个讲政治、有自己的明确方向和鲜明立场的刊物。几十年来,它传承优良传统,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新的形势下与全国诗人一道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翻一翻近年的《诗刊》不难发,现“三贴近”在《诗刊》这里一点也不虚浮、空洞,而是以诗的方式落到了实处。《诗刊·上半月刊》每期都要着力推出一组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朴实、厚重的力作。
  《诗刊》是主流刊物。既如此,它便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从《诗刊》这里,我们可以听到时代主旋律的鸣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诗刊》发表了大量热情讴歌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带来巨大变化的作品。如张学梦的《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开放之歌》,刘祖慈的《为高举的和不举的手臂歌唱》,赵恺的《第五十七个黎明》,梁南的《我追随在祖国之后》,王辽生的《新居》,昌耀的《划呀,划呀,父亲们!》,傅天琳的《森林之爱》,杨克的《在地面与天空之间》,吉狄马加的《部落的节奏》,郑玲的《渴望麒麟》,高洪波的《布吉的风》,黄亚洲的《老董》,冀\x9BP的《以1°15'的视角看城市》,张新泉的《世界杯·球迷肖像》,郭新民的《天·庄户人》,古马的《青藏祝福》,谭仲池的《布达拉宫》,苏历铭的《北京·千禧之雪》,汗漫的《大海旁边的城市》,犁青的《避风港》等等。这些作品激情洋溢,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刊》不薄名家爱新人。它长期不遗余力地团结全国老中青诗人,推动中国诗歌创作健康发展。青年是诗坛的活力所在,是诗的现在和未来,因此《诗刊》更加注重和关爱青年诗人,加大力度,为青年诗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诗刊》还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诗刊》的“青春诗会”从1980年起,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23届,重点培养了一大批诗坛的实力诗人。《诗刊》诗歌艺术培训中心坚持了二十多年,硕果累累。进入新世纪以来,《诗刊》创办了下半月刊,并连续几年举办了“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大型公益活动,为普及诗歌创作,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诗歌的生存与发展方式,都做出了有意义的努力。
  《诗刊》主编叶延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诗刊》多年的经营形成了自己开门办刊的特点。近五年,《诗刊》先后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也就是说在全国八千多种期刊中处于前一百名,在全国数百种文学期刊中处于前十名。在诗歌期刊中处于领军位置。”《诗刊》在诗歌爱好者的心目中永远是神圣的,它是中国诗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希望的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