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6期
我读《远秋》
作者:冯春明
字体: 【大 中 小】
“在熟悉的田野上行走着/有时候你需要过瘾地唱上几嗓子/像是碗豆熟了睁开眼睛/棉花开了张开嘴唇/心里的曲子满了,会情不自禁地/向外流淌……(《大地上的歌唱》),读着尤克利的诗,如同握住他的手,你会真切感知到他的心跳和他那奔流在血管里的满腔情愫,并能深切领悟到大地深处的人生智慧的隽语。
曲指算来与尤克利相识有二十几年了,当时的克利,还是一位内向、腼腆的小伙子。像其他结识克利的朋友一样,我们的相识相知完全缘于诗歌,缘于一种共通的温良、纯真的情怀。
克利为人谦和、厚道,不善言辞,但他那双略显忧伤的眼睛里分明透射着诗性的光芒。
克利是一位有着诗歌天赋的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种过地、打过工、出过国的他,在艰辛、曲折的历程中开启了诗性王国的大门。
克利的诗歌深深扎根于故乡的土壤,朴素的情感让他感知了生命的真谛。“我曾经美丽的母亲操持家务/扎羊角辫的姐姐领我去林场割草/刺槐林刮破了粗布的背心/隔着沂河,有一群露着小腿的姊妹/在沙滩上晾晒衣服/姐姐说,那里面会有一个人/将来成为我的媳妇,而那时我衣衫单薄……”(《而那时我衣衫单薄》)诗人以片段的足迹去回味生命萌动的源头,去接受纯朴无瑕的生命过程的冲刷,这流淌着情感的诗行里,悄然涌动着诗人的良知和激情。字里行间,一个个生命的站点,意味着对某种幻灭的提示和觉醒,表达着对远离生命源头的某种现状的关切与反思。
克利的诗歌是一种自厚重土地上生长着的原汁原味的果实,是人工所不能合成的。“又到果园花开的季节了/我在异乡,被一只蜜蜂提醒着/想起家乡十里飘香的果园/蜂蝶纷飞,花间穿行的表姐/灵巧的身影,曾醉过一个少年的心……”(《果园花开》)诗人的笔下,曾醉过一个少年的心的“表姐”是这般鲜活地穿行在花间,穿行在读者的面前,它自然地流露着诗人对两性 世界、对爱情的冥思和沉吟,使读者进入一种超凡人化的境界。
克利的诗歌是一幅深沉的画,它能使我们在宁静中看到远方的事物。“深秋辽阔的田野上/一场细雨在倒下的玉米地里下着/那么均匀/细致入微/但沉默的玉米已不需要滋润/人们已经取走了它腰间的牵挂,那些叶子也不再鼓掌……”(《深秋》)静静的深秋,没有一点声音,这是一种极其沉重的对话。深秋的旷野上,诗人悲悯的目光表达着对现实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对生命深处的凝眸与沉思。
《远秋》源于沂蒙文化的积淀,释放着一方热土的情感。它是诗人站在生命之上的俯视与回归。《远秋》在诗意的直观和陶醉中,以一种坚韧和质朴、柔弱和善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