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注意操作顺序的合理性
例: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如下实验步骤中,最佳顺序应该是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答案:C
4、应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例: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方案1:将幼苗中运载Mg2+的载体去掉
方案2:用去掉镁的砂性土壤培养幼苗
方案3:将植物体内的Mg2+分离出来
方案4: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对照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实验组盛有不含镁离子的完全培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方案1、2、3均缺乏可操作性,正确思路应该是方案4。
六、实验类型的区分与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1、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判断
实验目的不同:验证性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固有的现象,增加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目的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假设或推翻假设的科学证明,并对实验所得现象进行分析以获得具有价值的结论。
实验步骤有别:验证性实验往往是在已有的实验步骤设计框架下进行操作的过程,操作者的任务是严格按照设计步骤进行准确的操作,求得预想中的实验结果,实验者重在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操作要领和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在实验者的设计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什么样的步骤取决于实验者对探究性实验目的理解程度,对实验结果的假想的细致程度。实验者在自己的假设中通过创新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步骤并完成操作,既有对步骤的期望也有对操作精确度的自我要求,目标是获得假设的成功。
实验结果不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已知的,探究性实验的结果是未知的。
2、区别不同实验,全面预测结果:可能的结果都要预测到。对探究性实验的结果的预测和分析要从“是”“不是”和“中间”三个方面进行;而验证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则一般从“是”“否”两个方面进行。
3、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找出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内在联系,给出实验结论。
七、实验语言组织
1、应注意实验组别的编号
如: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2、应注意分步描述实验步骤
如:“第一步……;第二步……;……”“1、……;2、……;……”
3、对在量上难以准确描述的,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
如:“一段时间”“适宜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用相同型号的……”“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大小数量相同的……”“等体积的”“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加入等量的……”等。
4、叙说中注意语言规范、表达准确,不用含糊的口语
如:“盖玻片”不说成“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说成“晃动”“摇动”;加碘后,“不变蓝”不说成“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不变”不说成“无现象”等。
5、注意避免“词不达意”
如:如图二,有些学生描述为“分别在甲、乙两试管中加入A、B物质”,如此表达则成了图三的含义,显然与图二不符。准确的描述应为“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A、B物质”或“在甲试管中加入A物质,乙试管中加入B物质。”
6、选用表格、曲线等形式进行具体、准确表达
若需使用表格、曲线时,应注意表格设计合理、曲线描绘准确,做到具体、实用、直观,易理解。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