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东周
西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 西汉 东汉 魏蜀吴三国 西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辽夏金 元
1、 百家争鸣
学派 |
创始人 |
生活时代 |
主要主张 |
经典格言 |
儒家 |
孔子 |
春秋晚期 |
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
孟子 |
战国时期 |
仁政、民贵君轻 |
富贵不能淫…… |
道家 |
老子 |
春秋晚期 |
无为,顺应自然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墨家 |
墨子 |
战国时期 |
非攻、兼爱 |
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
法家 |
韩非子 |
战国时期 |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
|
兵家 |
孙武 |
春秋末期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
孙膑 |
战国时期 |
事备而后动 |
|
2、 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
(2)创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历史罪过有:
(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
(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
(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 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政治上: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废除分封制。
经济上:统一全国货币为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促进了全国经济交流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焚书坑儒。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是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交通上:大修驰道,排除路障。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4、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政治上: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4) 疆域治理上: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
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还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5、三国鼎立
国名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都城 |
统治区域 |
魏 |
220年 |
曹丕 |
洛阳(洛阳) |
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 |
蜀 |
221年 |
刘备 |
益州(成都) |
益州,荆州 |
吴 |
222年 |
孙权 |
建业(南京) |
江东地区 |
6、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唐太宗巩固政权的措施):
1) 吸取隋亡于暴政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 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
3) 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5) 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 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7) 注意节俭,去奢省费。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给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艰苦奋斗,勤劳节俭;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
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过程:开始于魏晋时期,完成于南宋。三国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区初步发展;魏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并出现南北平衡之势;五代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后来居上;南宋时期完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北方战乱、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南方相对和平;北方劳动者的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和优良农作物的推广,促进的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隋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也促进了这一进程。
8、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绵延不断,经历了多民族融合的过程。
A、政权分立与统一
①西周一统(公元前1046――前771年)
②春秋战国分裂混战(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③秦汉一统(公元前221―前207年;公元前202―公元9年;公元25年―220年)
④魏蜀吴三国鼎立(220――280年)
⑤西晋一统(266—316年)
⑥南北朝南北对峙(420――589年)
⑦隋唐一统(581――618、618――907年)
⑧宋、辽、西夏和金的分立(960――1279年)
⑨元明清一统(1271――1368年、1368—1644年、1636—1912年)
中国古代四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
①秦朝(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争雄的局面:
②西晋(晋武帝):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③隋朝(隋文帝):结束了东晋南北朝以来的南北分裂的局面;
④元朝(元世祖):结束了唐末带以来藩镇割据和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B、民族融合与交往:
①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周边民族的战争和融合。
②两汉时期汉族和匈奴等族的交往。
③东汉末期开始的鲜卑、羯、氐、羌等族的内迁,最终融合于汉族之中,不再为唐以后的史书记载,南迁的汉族也与当地的土著融合。
④隋唐大一统局面下,汉族与周边各族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密切。
⑤元代又是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期,产生了新的民族“回族”。
C、区域发展和变化:即北方领先地位的丧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