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 J.M.莱恩(法国人) 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 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 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E.J.科里(美国人) 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 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 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史密斯(加拿大人) 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G.A.欧拉(美国人) 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 阐述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 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野依良治日本人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发现和制造手性催化剂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nobel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nobel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nobel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nobel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3年 2003年nobel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2004年nobel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年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nobel化学奖 2007年 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为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 美国的OsamuShimomura(下村修),MartinChalfie(马丁·查尔菲),RogerY.Tsien(钱永健)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和开发绿色荧光蛋白质(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 2009年 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Ramakrishnan、ThomasA.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E.Yonath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1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三名科学家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 2011年 以色列科学家DanielShechtman(丹尼尔·舍特曼)因“发现准晶体”(thediscoveryofquasicrystals)而获奖。 2012年 由于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今年的化学奖项授予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J.Lefkowitz)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K.Kobilka)。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