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同胞多写一点肺腑之言
为你的同胞多写一点肺腑之言
柏杨
三十年前,便有人呼吁:台湾需要严正的文学批评!而且也曾有人看上了我,要我写一点书评。我当时就誓死不从,盖中国人的自卑感奇重,什么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批评,一旦被批评,立刻血海深仇。而且"人"和"事"也分不清楚,明明只批评他的创作,他却连自己也塞了进去。所以,我虽然也知道文学批评重要,却绝对不肯提笔上阵。老鼠虽然知道给猫脖子上挂铜铃重要,那可能救大家的命,但谁也不敢去挂。于是书评的专集虽然出了很多,可是千篇一律全是马屁工。好容易熬到三十年后,一本严正的文学批评,终于问世,那就是龙应台女士写的《龙应台评小说》。她是第一位用文学的观点,来检查台湾小说创作的作家,坦率正直,毫无顾忌。结果,场景在我意料之中,一方面招来好评如风,一方面也招来破口大骂。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她曾指出无名氏先生的小说:"冗长罗嗦得令人疲倦!""除了滥情外,一无所有。只是一个爱情公式加上昏了头的呓语和咖啡屋里的故作深沉。"无名氏先生的反击可是森林式的,他发表在他老弟主编的"展望杂志"上,为自己盖世名著声嘶力竭地辩护后,还画龙点睛地攻击她性冷感。
然而,文学批评招来的反击,比起社会批评招来的反击,又轻得多。前者不过想象她性冷感,后者可是想要她的命,龙应台的《野火集》出版后,以《青年日报》,《台湾日报》两家军方报纸为首的毒箭,密如雨下。王家元先生说了一句"二居心型"的磨刀霍霍开场白:"批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批评者是怀着何种心态来从事批评。"这就有点不妙,因为杀手的"自由心证"就要出笼。李正寰先生还把台湾当作他被窝里的私产,警告龙应台女士,如果不满意,"为什么待在这里!"又认为杀江南不过小事一桩,他问龙应台女士:"你可知道美国有多少总统是被人暗杀的?"龙应台女士当然不知道,因为她好像从没有干过这种勾当。余怀麟先生却直截了当地指龙应台是"假洋鬼子""二毛子心理",而且断言,如果龙应台到她的"祖国"去做"良民":"我敢保证,连个屁也不敢放!"打手终究是打手,所以"屁"是他们的特质,在飞帽之余,粗野下流的举动,忍不住爆发。
以上的场景,呈献出的是一个古老的现象:攻击龙应台女士的人,很少讨论事实,而只一味地作情绪性的人身辱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死不认错,第一:我根本没错。一旦被逼得紧啦,把证据挂到鼻子上,第二步的行动则是:老羞成怒。
不过,到底是时代不同,人心大变。我于本年(一九八六)上半年忽然被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禁止出国期间,有一天,龙应台女士拨电话给我,五分钟的电话,竟中断了四五次,她大惊问:"有没有录音?"然后叹息:"我到现在才知道他们的利害。"其实,不准出国以及搞搞电话,不过是小动作,我可是见过大世面,碰上过大动作的。所以龙应台女士应该开心才对,虽然被鲨鱼群咬得遍体鳞伤,但距大动作还有十万八千里。看完一些老羞成怒的纪录片,我还是为龙应台女士祝福,无论如何,趁着这个没有大动作的黄金排档,再为你的同胞多写一点肺腑之言。这个将被鲨鱼群、马屁精、颟顸头葬送的地区,需要你跟其他几位有爱心的人,如孙观汉先生、马森先生、杨青矗先生一样,伸手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