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刘华文
《绝对权力》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戴维-鲍尔达奇创作的一部畅销小说,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发行。它曾连续17周被《纽约时报》列入畅鞘书排行榜之列。此书一经面世,书评界对它就好评如潮。《今日美国》说它是“一部节奏明快、起伏跌宕的书”。《丹佛邮报》说它是“一部充满悬念的惊慷小说,让人爱不释手”,《先驱报》把作者评为“当今虚构小说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同时认为《绝对权力》这部小说是1996年的“必读小说”。作为首部出版的小说,《绝对权力》就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欢迎,究其原因,与作者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木书作者戴维-鲍尔达奇毕业于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曾一度在华盛顿特区担任庭审律师和公司法人的法律顾问,深谙美国政界和律师界的内幕,为他以后创作这部小说打下了深厚基础,难怪《纽约时报图书评论》评论说:“鲍尔达奇赋予他的小说一个知情者的独到见解。”所以,尽管整部小说纯属虚构,但却令人感到真实可信。现鲍尔达奇已退出律师界,成了一位专业作家,他的第二部小说《全面控制》(Totalcontrol)于1997年1月在美国问世后,又连续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该书已由译林出版社购得其版权,不久可望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期望他的第三部小说《赢家》(TheWinner)获得更大的成功。
鲍尔达奇的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段政治、法律、私情、阴谋、亲情、爱情相互交融、错综复杂、扑朔迷离而又悬疑丛生的故事。江洋大盗卢瑟-惠特尼在一天夜里潜入了美国亿万富翁沃尔特-沙利文的别墅,准备行窃,不料正巧遇到美国总统艾伦-里士满携情妇沙利文的少妻克里斯婢来此幽会。怎料想这位总统是个性虐待狂,克里斯婶酒后自卫,用拆信刀刺伤了他。总统的两名保镖特工处特工伯顿和科林以为总统发生了不测,他们闯入室内,开枪打死了克里斯婷。这一切都被躲在暗室里的卢瑟看得一清二楚。总统被刺昏厥之后,白宫办公厅主任拉塞尔赶到,伙同伯顿和科林两人一起清理现场,企图掩盖克里斯婷被杀真相,不料在忙乱之际把拆信刀掉在了卧室。当他们再回来寻找时,发现刀已被人拿走,由于这把拆信刀是总统及其随从犯罪的有力证据,并且拆信刀的失踪又说明有人目击知情,于是总统感到惴惴不安。他指使手下必须想方设法查清拆信刀的下落。正在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之时,突然接到匿名信,有人要用那把刀子敲诈一笔巨款。
检察官凯特-惠特尼是卢瑟的女儿,其父从事职业性盗窃活动造成了她心灵的创伤,父女反目成仇。尽管他们老死不相往来,但那种父女亲情依然存在。凯特的前男友杰克-格雷厄姆律师与卢瑟是忘年之交,他对卢瑟的亲密友情使其与凯特分道扬镳。杰克如今的女友是富家女詹妮弗-鲍德温,她终日忙子结交各路政要,混迹官场和商界。但杰克对此颇有异议,仍难以割舍对凯特的旧情缘。
克里斯婷-沙利文被杀之后,总统、警方还有她的丈夫沃尔特各自出于不同的动机追查此案。探长塞思-弗兰克顺藤摸瓜,再加上总统手下的暗示,把杀人凶手怀疑到了卢瑟身上。他利用卢瑟对女儿的亲情,设计将其诱捕,这时沙利文派的杀手也赶到现场,但意外失手,卢瑟被“捉拿归案”。
杰克作为卢瑟的忘年之交非常了解卢瑟不会行凶杀人,毅然决定为他辩护。但就在开庭之际,卢瑟被总统派来的特工枪杀在法院门前,凯特不禁悲痛异常。老谋深算的沃尔特-沙利文是白宫的常客,也是里士满的故交。但是就在为其妻被杀一案而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他无意中听见总统说漏了嘴,再加上沃尔特深知自己的少妻风流成性,于是据此判断她的被杀是总统所为。他跟总统通话,捅破了这一真相。心狠手辣的里士满又派手下伯顿和科林干掉了他,并且造成其自杀的假象。
在案情愈加扑朔迷离、奇谲诡异之时,杰克突然收到卢瑟预先托付别人送寄的一份邮件,使山穷水尽的案情柳暗花明。不料在他取到包裹时却又遭到总统特工的追杀。不巧,他们误杀了杰克的上司和其情妇,杰克则携包裹逃走。包襄里的东西正是那把拆信刀。
伯顿和科林又把那两人的死嫁祸于杰克,杰克随即遭到警方的怀疑和通缉,同时也成了伯顿和科林追杀的对象。一面有警方的围追堵截,另一面有总统穷凶极恶的追杀,但弗兰克和杰克终于又接上了头,经过推理,他们俩逐渐怀疑上了当今美国,总统艾伦-里士满。于是他们设计引蛇出洞,引诱伯顿和科林两人进入了他们设的圈套,录下了他们要杀人灭口、取回证据的情景。可悲的是良心未泯的伯顿感到对发生的一切难辞其咎,便饮弹身亡,给弗兰克探长留下了他和总统阴谋掩盖真相、杀人灭口的会议录音,于是真相大白。总统、科林和拉塞尔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凯特离开了杰克,想以远走他乡的方式抚平自己内心的创伤,而杰克也毅然与詹妮弗分手,开始了新的生活。塞思-弗兰克探长则回到了自己温馨安逸的家。
《绝对权力》虽可以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畅销小说看待,免不了受到暴力(Violence)、爱情(Romance)和性(Sex)这三个委素的创作观念的左右,但从深层意义上来讲,则亦可从中透视出权力与法律、权力与知识以及权力与疯癫这三重关系在小说中的体现。
美国声称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即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相互独立与牵制,但三权的执掌者们历来都是处于龃龉不和的状态。小说中握有最高行政权的总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滥用职权,这就与代表法律尊严的杰克-格雷厄姆和塞思-弗兰克等组成的阵营产生对峙。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曾说过:“权力易于腐败,绝对权力的腐败就更加彻底。大人物几乎总是坏人……没有比认为官位会净化其执掌者这一看法更荒谬的了。”这句话说明一个人一旦大权在握,简直不可能有节制地正确行使其有限的职权,而完全有可能会无限制地滥施职权。杰元作为律师本可以凭自己的职业良心调查真相,找出真正的杀人凶手,却反受其难,受到总统一帮人的陷害追杀,这时法律的尊严受到权力欲极剧膨胀的总统的挑战、蔑视和亵渎,从而展开了一场权与法、邪恶与正义之间你死我活的较量。虽然法律终于战胜了极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连总统在内的违法之人都被抓获归案,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被判死刑的总统却有可能免于一死,因为他毕竟是权倾一时的美国总统,这不免多多少少有些讽刺意味,也或多或少说明了法律在权力面前的孱弱。
法国当代结构主义学者米歇尔-福柯别具慧眼地揭示了知识的秘密以及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与权力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等值与互换的关系;另一种是知识和权力的对抗关系。在《绝对权力》中,知识就意味着真相,意味着克里斯嫖被杀以及真正的凶手是谁。而这一真相起初由总统和卢瑟所掌握。总统作为绝对权力的化身拥有这一知识,体现的是第一种关系类型,他只能自己拥有这一知识而绝不能与除了他手下之外的人分享。于是他必须极力隐瞒这个真相。隐瞒得越严实,他的权力维护得也就越稳固。但不巧的是江洋大盗卢瑟却拥有了这一知识,真相亦即知识的这一拥有者与权力的拥有者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对抗关系。前者因为拥有这一真相而对权力和权力的执掌者构成了威胁,随时都有可能动摇、破坏甚至毁灭总统的权力。这样在小说中就形成了一个揭露真相和瞒蔽真相的张力场。这两种企图此消彼长,是推进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延续、贯穿始终的动力。由于作为惯盗的卢瑟处于社会的边缘,其言论的可信性就必然比处于最高行政职位的总统的权威相差甚远,所以他只能采取曲线迂回的方式使真相见诸于世,尽管卢瑟突然被人射杀,使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并没有中断过对真相的揭露和对权力瞒蔽的对抗,这种努力由杰克和塞思两人承担了下来。终于,在小说的末尾知识和权力的关系结构土崩瓦解,真相挫败了权力,绝对权力在真相面前被撕去了无所不能的面纱,而露出相对脆弱的一面。
此外,福柯的有关理性-疯癫的理论还为我们分析这部小说提供了又一个视角。福柯认为,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疾病,而是一种知识建构和文化建构。在一种权欲极剧膨胀的生存环境当中,人很容易被推向非理性的生存状态,即疯癫。小说一开始就揭示了里士满总统是一位性虐待狂。通过分析他的这种变态行为的心理动机不难发现,作为绝对权力的执掌者,他可以翻云覆雨,置社会正常的律法、伦理和良知于不顾,以致违反人类正常的性伦理,僭越常规的性行为,最终沦为偏执变态狂。无独有偶,他手下特工科林在总统教唆、影响下也成了丧心病狂的变态杀人狂。即使是良心未泯的特工伯顿,也因为命令的执行排斥良知的判断而身不由己,成为了罪恶的帮凶,最终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分裂,感到对发生的这一切都难辞其咎而饮弹身亡。更可悲的是白宫办公厅主任、独身女人拉塞尔一直单恋着总统,可以说是因恋癖患者,这种一往情深只能停留在彼此肉欲上的满足,而绝少情感方面的交流。她的这种固恋症结最终并不是对总统这位异性的爱慕,而是对权力的一种偏执的占有欲和攫取欲,最后在法庭上她变成了一位谚语狂,需要送入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小说作者也借伯顿之口道出他们这些人都是职业造成的偏执狂。所以说,权力不能逾越权限,否则人性将会受到扭曲。人们应该张扬理性的光芒,用以扼制、矫正、拯救种种因非理性的生存状态而导致的痛狂。
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华盛顿特区,再加上他曾做过律师,这使得他对首都的政界与律师界非常熟谙,所以在小说人物的对白中体现出来的职业身份语言非常地道。在用对白充分体现人物的职业个性之外,作者还通过人物对话来充分展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关系特点。并且这些个性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具有层次性和流动性。从凯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态度是由恨到悔,恨其不争,悔在父亲临死之际也没能结束多年来的父女不和;而在杰克的对白语言中则可以看得出他对凯特逐渐由疏到近、由怨到爱的情感变化轨迹。为了使人物更加丰满、鲜活,作者还描写了他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三种情感类型交织在一起,影响情节的发展,左右人物关系的变化,这样一来就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地完成了人物的塑造,使人物跃然纸上,颇具立体感。
小说在情节安排上采取逐推式手法,大悬念套小悬念,小悬念推大悬念,层层叠加,环环相扣,使得悬疑丛生,情节悚人。此外,作者还大量使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交叉叙述在不同地方同时发生的事件,不给读者以喘息的机会,把情节推向高潮,使叙述过程舒缓有致、杂而不乱。作者还使用一些倒叙、插叙的手法,这样不仅交待了背景而且还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这部非常电影化的小说已被美国著名电影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搬上了银幕,并且在美国公映后获得了骄人的票房收入。
本书第一章到第四章、第九章到第十章由魏向清翻译,第五章到第八章、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由徐海江翻译,第十五章到第二十一章由范红升翻译,第二十二章到尾声由刘华文翻译,全文通稿由魏向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