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时光如水流过 第五章
后记:时光如水流过 第五章
在《十周岁》里我想写一写70年代的日常生活。因为受到“文革”那段特殊岁月的影响,70年代的生活在许多人的记忆里贫瘠、苍凉、压抑和无味,因此70年代的日常生活也似乎很少被记述和描绘。但是我相信任何时代的民间生活都是有滋有味和生龙活虎的,即便是烽火连年,也一样是婚丧嫁娶、春种秋收。人类是具有超乎想像的适应性的,也正因为这份顽强的适应性,才使经历了数千载的历史、文化得以流传。
在70年代,我也只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作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学会以写作者的眼光去观察,我只是以一个孩子的感受去感知,我所掌握的70年代的生活材料也只是一个孩子对那个时期的印象和记忆。而且,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那个时期的许多事情实际上已经被遗忘了。有意思的是,因为有遗忘,记忆才被珍视。而对于一篇小说来说,想像或许更为重要。想像可以越过所有的遗忘和记忆,将所有发生和从未发生的事件和场景构建出来,可以穿透内心,捕捉到最精微的生命的光芒。它就像一艘自由而灵巧的船,不仅可以在现在的河面行驶,还可以抵达过去和未来,甚至可以抵达那些从未存在过的时光。
《十周岁》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完全来自我的想像。我想像一个十岁的女孩排在路队里,孤独地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而学校和家里等待她的是什么呢?绝对不会是一份如意的生活,也没有一个人真正地懂得她和宠爱她。于是我看到了唐冬青这个人,看到了她的父亲、母亲,她崇敬的陈老师,她的好朋友陈伊琴,逢人诉苦的卖菜的蔡大妈,还有罗瞎子、宋秋莲等等,这些人和她一起组成了她的生活,并在她的生活里留下或轻或重的痕迹,他们伤害她,甚至是以爱的方式伤害她,使她幼小的心灵伤痕累累。这是一篇关于成长的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对70年代初期民间生活的琐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