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返和定居
三返和定居
胶东半岛中部的栖霞市由山地组成,俗称“胶东屋脊”。这里多山而且秀丽,有温泉,是历史上道家的活动场所。地理决定人事,这在栖霞似乎又是一个证明。比起周围的县市,唯独这里没有海岸线,是半岛中间凸起的一个高地,是坚实的岩石。而半岛其他地区大都由大大小小的海滨冲积平原构成。栖霞是半岛的内陆兼高地,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海边仙人的藏身之所,想到一个特殊的攀登和观望之地。事实上这里出现的文化人物较之其他地区,显得更扎实也更有内容。这一切的发生可能都不是偶然的。这里曾有过一些重大的、足以影响到中国文化史的历史事件,比如道家代表人物丘处机和滨都里、全真道与太虚宫等。
栖霞同样是一个神仙传说繁多、蓄志修身传统深远的地方。在大大小小的山峦间,在纵横交织的泉间河流间,常有一些寂寂无声的有趣人事。如栖霞西部的蚕山脚下,直到七八十年前还有独居的老人,而这个老人并非修道的人,而是普普通通的山民,有家小和田产营生。他进山独居的故事不仅真实,而且在当地人人知晓,可以说近在眼前。
起因是有一年春天,年过半百的他翻山越岭到另一个镇子上去,回来的路上口渴难忍,正好遇上一眼山泉,就俯下身子喝了起来。谁知他擦擦嘴巴站起时,才感到这不是一般的泉,特别清冽甘甜,让全身有一种说不出的爽气。他看着泉水不肯离去,又伏下喝了一会儿,直喝得腹中饱胀这才开始赶路。又翻过一道山梁,抬眼都能看到自己的村子了,他却再次挂记起那处泉水,于是又顺着来路返回。好不容易重新找到了那眼甘泉,他俯下身子又是一阵畅饮。
这个故事本来讲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真实的情况是他再次踏上归程,连翻两座小山,眼看就要到家的时候又犹豫起来了。他心里有了更大的担心,就是害怕这一回家真的就要弄丢了那个泉子。这一想他就焦急起来,决心再次回返:不光要畅饮,还要看准路径,把通向山泉的参照物一一记住,再做上记号,以便将来能随时找到。
就这样他第三次返回,回到了那个山泉旁。
栖霞山区的泉水是很多的,每到崖下石间,淙淙渗流和大小活泉并不罕见。可是能够吸引一个山里人三番回头畅饮的泉,却也少见。就这样,他回到了村里后又高兴又遗憾,不过总算能够记住那个甘泉所在的位置。从这一天起他的生活就发生了某种变化,这一点连家里人都看出来了。他忘不掉那眼泉。他的一家真是不错:妻子贤良,儿子孝顺,有几亩祖传的山地,日子过得还好。这一年他正好五十岁多一点儿,身上还有不少力气,可是却不知道该使向哪里。有一天他终于对妻子提出一个想法,说在村子里住了好几代,如今实在待得有点儿腻了,想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试一下。妻子问他要到哪里去?他就说起了那眼山泉。
妻子和儿子当然不会同意。荒凉的大山里没有邻居,还要重新盖一座房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时山里的房子小而结实,大都是祖传下来的,要自己重新开石头买瓦块木梁盖一栋新房子,从来都被视为一件大事。可是这个人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也不管他们怎么哭泣挽留,只决意要走。妻子问他:是不是上次进山遇见了老道?山里有什么蛊惑了你?他连连否认。就带了一点儿米和几件陶罐,带了几件开山的家什,他在一大早就走了。临走告诉妻子儿子:等他拾掇好了之后,就回来接他们。
就这样,他又找到了那眼山泉。泉旁几十步远处是一个陡坡,他就在那里凿了起来,一直凿出了一间小石屋。这间小石屋仅能容下一两个人的样子。他先定居下来,然后一有空闲就向四周扩展这石屋,一点一点凿出了隔间,还挖出了窗户,连窗户的棂子都是石头凿成的。在小石屋旁边是一块地,也是他垦出来的,上面长着绿油油的蔬菜和粮食。
家人来到时都惊讶得很,不相信是他一个人干的。这几间石头屋子有窗户有炕和锅灶,简直样样周备,竟全是一凿一凿开出来的,这可能吗?他告诉他们:大山只有一个坚硬的壳子,你只要真的挖进去,它就是软的,像豆腐一样。他们当然不信。不过饮用这泉水时,他们似乎都明白了,妻子对儿子说:不是别的,就是这眼泉水把你父亲迷住了,他天天喝它,喝出了一些古怪念头,也长出了新的力气。
妻子领着儿子下山了。他一个人住在大山里,全村人都视为奇迹。有不少村里人也摸索着路进山看了,喝了泉水,擦干嘴巴夸赞一番,最后还是要离开。
这个人不回家,妻子和儿子就每隔一两个月上山来找他一次,顺手捎来一些吃物,也捎回他在山里栽种收获的东西。最难过的是春节,村里鞭炮响起来时他们尤其挂念山里的人。妻子只得让儿子央求父亲来家过年。可他一次也没有下山。就这样,父亲在山上,妻子儿子在村里,直到很多年过去。妻子去世时嘱咐儿子,要把自己埋在丈夫的小石屋旁边,儿子答应了。
又过了许多年,儿子最后一次去山里时,发现那个小石屋里一切依旧,唯独没有了衰老的父亲。他在母亲坟前等了许久,父亲还是没有回来。他到大山四周去找去喊,都没有声迹。
从那以后,山上的老人就没有了。村里人都说他成仙了,还说他从离家出走的那一天起,其实就已经变成了一个老道。只有儿子坚决否认这个说法,说父亲从来没有当过老道,他是和大家一样的人,只不过是发现了一眼好泉。他最后离开了石屋,可能是又发现了一眼更好的泉吧。大家没法反驳他。
【东莱五记】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