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 第六节 “他们未必愿意永久打 ...
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 第六节 “他们未必愿意永久打 ...
一九四七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共产党人萌生了攻击和占领一个国民党军设防坚固的大城市的念头。令聂荣臻产生这一念头的那座大城市是石家庄。石家庄那时候名为石门,它犹如楔进华北解放区腹地的一颗钉子。可以说,自正太战役开始,共产党军队在华北地区发动的每一场战役,都有孤立它的意图。聂荣臻对夺取这座城市几乎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那样一来,华北地区的共产党军队就真的可以自由驰骋了。
清风店战役刚刚结束,聂荣臻立即意识到,石家庄四周全是解放区,这座城市已经成为深陷于解放区内部的一座“孤岛”。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他与萧克、罗瑞卿、刘澜涛四人联名向中央军委发出了攻打石家庄的电报。
但是,石家庄终究是国民党军自内战爆发以来重点防御的大城市。对这样规模的城市发动攻击,共产党军队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晋察冀野战军在清风店战场上缴获了一份《石家庄半永久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系要图》,从要图上看石家庄的防御不是想象的那么薄弱。
内战爆发后,石家庄成为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重要战略依托。驻守城中的第三军连年修筑城防工事,虽然该城没有城墙,但第三军还是围绕城市边沿修筑了三道防御体系,碉堡总数达到六千多个:第一道防御体系,是当年日军修筑的封锁沟,沟深三米、宽两米、周长约为三十多公里,沟外设有地雷群、铁丝网、鹿砦等防御设施,沟内设围墙、电网,每隔数十米筑有碉堡一座,碉堡、暗堡和交通壕、散兵坑彼此相连。第二道防御体系,是以环绕市区的大建筑物和北兵营为依托构成的内市沟,内市沟宽五米、深五米、周长为十八公里,沟内修筑有碉堡和地堡组成的工事,还筑有一条周长二十五公里的铁路,上有铁甲列车昼夜巡逻,成为活动的堡垒。在外封锁沟和内市沟之间有大量的碉堡和暗沟。第三道防御体系,是以市区的正太饭店、大石桥、铁路工厂、电灯厂和火车站构成的核心阵地,阵地上部署着严密的火力网和通讯系统。
虽然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已率主力离开了石家庄,但城内的留守总兵力依然高达两万五千多人。守城部队由三十二师师长刘英统一指挥。
刘英认为共产党军队没有飞机、坦克和重炮,就连山炮和野炮都不多,想攻下石家庄这样的大城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刘英的自信还来自蒋介石对他的承诺:“共军若敢进攻石家庄,兄当亲率陆空大军前去支援。”——刘英也知道这种承诺不可能兑现,但这无疑是一个小小的师长能够得的最高礼遇了,他已经受宠若惊。还是身在保定的孙连仲做了点实在事,给他空运来了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排以及八吨的弹药。
二十三日中午十二时,毛泽东复电晋察冀野战军,设想的是“围城打援”,与聂荣臻的设想有出入,但是聂荣臻下定决心要占领石家庄:“我们也知道石家庄是设防城市,可是设防再坚固,也要兵来守,兵不多是不行的,再说即使打不下来,也没有什么危险,四周都是解放区。何况不论从兵力上、士气上看,打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决心打石家庄是对的。”十月二十五日,晋察冀野战军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讨论和部署攻打石家庄的作战计划。三十一日,年过六旬的朱德亲自来到会上,他对野战军的干部们说:“打下石家庄,可以学会打攻坚战,学会打大城市。”为了加强攻击时的炮兵力量,他还特地从华东野战军调来一个榴弹炮营。
晋察冀野战军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攻击石家庄后,如果国民党军抽调主力南下增援,就在半路歼灭他一部,将其击溃后继续攻城;如果国民党军不增援,则一举攻克石家庄。此刻,同样在进行作战准备的是解放区内几十万的百姓。不到十天,近十万民兵、民工和万余副担架、万余口牲口、四千多辆大车,八万多发各种炮弹、一百五十多万发各种枪弹、六万多斤炸药、二十多万斤各种攻坚器材以及二十四万斤主副食被送到了前线。
六日凌晨,外围攻击战开始。
石家庄外围据点被肃清之后,攻击部队采取土工作业的办法逐步迫近守军的第一道防线。外市沟防线实际上就是石家庄的外围地下城墙,环行的开阔地沟里布满了地堡和电网,并有地面和空中的交叉火力配合拦截。八日晚,三纵七旅首先在西兵营爆破成功,将外市沟炸开了一个大缺口,二营一路突击进去夺取了守军的前沿阵地。至九日,除了少数据点之外,石家庄外市沟防线全部被突破。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命令,派少数兵力继续围困和攻击剩下的几个据点,其余所有部队迅速向第二道防线推进。
为了接近守军前沿,大规模的土工作业开始了。无法设想那是一个何等奇特的景象。从上千米之外向攻击目标挖壕沟和坑道的攻城战法,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其古老。挖掘的过程中没有枪炮之声,夜幕下四野一片寂静,但挖掘却以巨大的规模进行着。在石家庄第二道防线外侧约两千米的开阔地上,成千上万的战士和农民挥汗如雨,却悄无声息。共产党官兵把这种作业称之为“改造地形”:他们挖出又宽又深又长的坑道,密密麻麻地伸向国民党守军的前沿,挖出的土则用来填塞守军的防御壕沟。他们还要在坑道中挖出各种各样的掩体,挖成单人掩体后再挖成井筒再掏成丁字形,使通道与掩体互相连接。当坑道挖到靠近守军防御阵地和防御壕沟时,他们就挖出一个巨大的炸药室,然后放进去数千公斤的黑色炸药。工兵部队的技术人员趴在坑道上面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土层的厚度和炸药的威力,以达到他们设想的最理想的爆破效果。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国民党守军从前沿的壕沟里探出头来一看,不禁魂飞魄散,有人立即向师长刘英报告。刘英无论如何难以置信,等亲自来到前沿一看着实吓了一跳。他弄不明白共产党军队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到底使用了多少人力一夜之间在他的第二道防线外侧挖出了如此密集而绵长的交通壕。更可怕的是,一夜之间自己的部队竟然没有捕捉到任何动静。刘英知道大事不好,他立即跑回指挥部,向石家庄周围各友邻部队连续发出四十多封求救电报。然而,等天大亮的时候,刘英更加恐惧了,因为除了保定的孙仲连回电让他“固守待援”之外,北平和南京方面竟然没有任何回音。
炮声响起来了。
随着各路攻击部队的全面突破,战斗随即在城中的第三道防线展开,交战双方逐屋逐房地争夺。十旅政委傅崇碧带领两个侦察连深入市区。他们在混乱陌生的市区里摸索了两个小时,午夜时分占领了一座高高的水塔。不久,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说,他们捉到了二十三师的师长和副师长。傅崇碧赶过去,用手电筒一照,俘虏中确实有两个将军,一个是二十三师师长刘英,另一个是副师长杉定颐。傅崇碧对刘英说:“我代表解放军前线指挥部命令你,立即写信让你的部队投降。”见刘英没有理睬,傅崇碧火了,拔出手枪哗啦一下顶上子弹:“不写就毙你!”刘英写了,并让他的参谋给各部属送去。
十一月十二日中午十一时,石家庄国民党守军停止抵抗。
至此,石家庄及其附近地区全部被晋察冀野战军攻占。
蒋介石说:“这是我们重要都市第一次失陷。”共产党人将这座城市由“石门”更名为“石家庄”。共产党军队第一次走进了大城市。
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讲,占领一座大城市后,防止抢掠、腐化、强奸和破坏,自古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晋察冀野战军发布了进入石家庄的“约法九章”:
一、实行一切缴获归公,增加边区财政收入,统一分配胜利品,坚决反对本位主义、自私自利、发洋财及贪污腐化现象。高度提高政治觉悟性,不受各种形色所引诱,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人民军队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精神与作风。
二、一切行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入城后卫戍机关为维护秩序所公布的一切纪律和规定,任何部队人员必须切实遵守,并自觉的成为遵守与维持秩序的模范,防止居功骄傲,不听指挥。一切物资的没收与处理,户口的清查、反革命的逮捕,均由地方党政机关负责,调查材料可交有关机关,不得私自动手,以求处理完善。
三、严禁破坏机器、工厂、医院、电灯、自来水、电话电线、玻璃及一切城市建筑和设备(除军事行动必须)。向全军深入说明,城市一经解放,即为人民的城市,为人民所有;深入思想教育,教育全军爱护物资,爱护建设,反对破坏行为。解放后的石家庄,对发展解放区生产建设,繁荣经济,支援前线,作用极大,任何损失将为人民的损失,必须加以爱护。
四、不许自行动用与搬运一切物资资财及房舍用具,对仓库、贮藏室只有爱护的任务,报告的责任,没有动用的权利。一切军用物资,除战场缴获者外,统归军区机关处理。五、不侵犯城市工商业,不侵占学校、不私入教堂,尤应保护城市贫民的生命财产,讲话和气,买卖公平,对于新从蒋介石与日寇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人民,应给予同情和帮助,加强对广大人民的宣传解释工作。
六、于战斗结束之后,除逮捕奸犯外,严禁私自鸣枪或投掷炸弹等。凡试枪试炮,必经卫戍机关或高级军事机关之批准。七、加强战斗团结,防范部队之间、部队与地方人员的不团结、闹纠纷等现象的发生;强调互助、互让,如发生问题,均应以冷静态度寻求解决。
八、严禁个别人员徘徊闲游茶楼酒馆,尤其娼寮地区,不许大吃大喝,注意军风纪与军装整齐。九、非因军事特殊需要,不准民工、民兵进入城市,并予以善意的说服解释。
以上望即联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部队一切人员中进行反复教育。
预作思想准备,经过各级党委讨论,全军动员,组织保证,一致遵守。如有违犯者,定予纪律之处分。
但是,还是发生“争缴获、争功劳”等问题。十二月一日,朱德在晋察冀野战军团以上干部会作了讲话:
打开了城市,缴获的东西,第一不能打烂,第二必须归公,决不能归私。以后大城市打下来以后,一个时期内应该实行军事管理。一面打仗,一面建立家务,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要这样建立起来。“一面打仗,一面建立家务”,共产党人自这一时刻起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崭新的任务也许比打仗还要艰难,解放大城市之后管理大城市将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九四七年就要在共产党军队开始解放大城市的紧张而兴奋之中结束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次会议,在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所作的主题报告名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在这篇报告中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这是值得毛泽东一生骄傲的军事论述,是指导共产党军队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军事法典,其核心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二、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三、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重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四、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人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五、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七、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八、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九、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十、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读后,不仅仅惊讶于毛泽东对战略战术的精通,更不解的在于国共战争正处在决战前夕,共产党人竟然把自己的战略战术公开给对手,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十分罕见。他在给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信中说:“就大使馆所能断定的来说,毛氏的详尽分析共产党战术与战略是对共产党军队确定如何作战的一个非常率直的解释。共产党毫不迟疑地说明他们的战略,也许是表示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思想与情报之鄙视,应该承认这种战略到现在为止并不是没有成功的。”无法得知蒋介石如何看待毛泽东关于战胜他的军队的战略战术。不久前,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出席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时,呼吁美国政府承认他所领导的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之合法政府,并呼吁必须以经济援助给与中国国民党政府。——马歇尔的呼吁让蒋介石心情复杂:美国人这个时候发表这样的呼吁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盟友明确地感到自己的政府已经摇摇欲坠了,而共产党人也许会赢得胜利。第二,没有美国人的援助,自己面对的局面会迅速恶化。
毛泽东终于决定离开陕北了。
毛泽东要去的地方,是河北境内一个名叫西柏坡的村庄,村庄距离共产党官兵刚刚攻占的石家庄很近很近。
以往,毛泽东的电报里常常出现“南线”和“北线”,这只是毛泽东心中以黄河为界的战场划分,毛泽东不在乎黄河是如何弯曲流淌的,他把黄河以北以东的东北、华北、山西等地区皆称为北线,把黄河以南以西的山东、河南,直至长江北岸,乃至包括黄河以西的西北战场都称为南线。毛泽东离开陕北去河北,等于从南线战场转移到了北线战场。
“他们未必愿意永久打仗。”
共产党人渴望结束战争的愿望空前强烈,因为他们渴望着建设一个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