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原文】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里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独行备艰难,孰辞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须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注释】
1.淇上:淇水之上。淇水,即淇河。在今河南北部。此诗重见高适集,诗题“微”上有“少府”二字。按,细加辨析,此诗当为高适所作。高适尝寓居淇上多年,其集中颇多淇上之诗,而现存的史料却说明昌龄生平未尝涉足淇上,此其一;此诗中自叙曾北上蓟门,浪迹燕赵,历沧洲,经邯郸,淹留酒肆,栖泊渔泽,这些都跟高适的生平事迹相契合,而昌龄则没有这些经历,此其二;高适集中另有与薛三据交往的诗,如《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同韩四薛三东亭月》等,而昌龄集中则再无其他与薛三据交往唱和的诗,此其三;《文苑英华》卷二四二“酬和二”中,录王昌龄诗共三首,此首下之《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为高适诗无疑。而且与昌龄紧接着的下一位诗人便是高适,故可推知此诗之作者当为《文苑英华》编者误署。《全唐诗》编者两处并存,盖承《文苑英华》之误而致,此其四。
2.章句:汉代儒生以分析经书的章节句读来解说经义的学问。句指读经十年。
3.里:高适集作“事”。
4.卫霍:即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
5.拂衣:犹拂袖,表示愤怒。
6.燕赵:战国时燕国和赵国,辖境在今河北省及山西省东部地区。
7.渔泽:捕鱼的水泽。高适集作“渔潭”。栖泊:栖息。
8.鼎镬:古代酷刑,用鼎镬烹煮。镬,古时指无足的鼎。此句之上高适集多“所见穷善恶,永愿拯刍荛”二句。
9.淳古:淳厚古朴。
10.理道:治国之道。须:高迪集作“资”。
11、安人:即安民。瘼:病。这里指民生疾苦。
12、奇才:高适集作“灵奇”。
13、包:高适集作“抱”。謇谔:正直,直言。
14、隐轸:美盛貌。经济策:经世济民之策。策,高适集作“具”。
15、才望:才能与人望。
16、风期:品格,风度。无宿诺:无隔宿之诺言。
17、飘飖:动荡不安意。
18、迢递:远貌。限:隔。言谑:谈笑。
19、眇:远。贝丘:地名。在今山东省博兴县南。
20、弥:远。虢略:虢之疆界。虢国历史上分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南虢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北虢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境。
21、深:高适集作“流”。
22、道:虢集作“路”。辽廓:广阔无边。
23、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此句之下高适集有“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