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5
分节阅读_35
安吉里娜-朱莉从埃塞俄比亚领养了女儿扎哈拉之后,埃塞俄比亚儿童被领养的数量,
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两倍是什么概念,不太清楚。几百人?几千人?但是可以肯定,成百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千的人,本来上不了学的,现在可以受到教育。本来也许要夭折的,现在可以长大成人。本
来只能趴在孤儿院的角落里寂寞地眺望窗外的,现在有爸爸、妈妈可以等。这一切,都是因
为那些“有毛病的”、“多管闲事的”、“爱出风头”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民主与效率
集权制度的拥护者比较常见的一个论点是:权力集中可以提高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没
有那么多叽叽喳喳的辩论和不同团体之间的牵制。这个观点不无道理,最直观的例子莫过于
中国大跃进期间的“大炼钢铁”,短短几个月,上亿人给动员起来轰轰烈烈地炼钢。那个“效
率”,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长远来看,集权制度真的促进效率吗?“高效”的炼钢运动生产出无数废铜烂铁导致资
源的低效利用。“高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是
20年低效的农业生产。如果我们把非理
性决策所带来的人力财力和资源浪费、机会成本、民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损失计算进来,集
权制度还真的是最有效率的制度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当权者都是非理性的,也并不是所有
的民众都是理性的,但是,民主的意义恰恰在于:通过不同团体间的观念碰撞,使理性有更
多的机会发出声音。
最近厦门
PX化工项目引发抗议、神华集团煤变油项目将要停工这两个新闻,都再次说明了
决策的“高效”未必是社会的福祉。不民主、不理性的“高效”决策,不过是通过把问题置后或
者外部化来掩盖其社会成本而已,而社会成本在那里,“迟早都是要还的”。厦门政府未经与
民众充分讨论就引进了环境风险较高的
PX项目,导致厦门人风起云涌的抗议,致使厦门政
府不得不同意缓建该项目;而神华集团的煤变油项目,在投了
100多亿之后,政府突然“顿
悟”该项目耗水量太大,使许多人不禁感到奇怪,鄂尔多斯地区又不是今年才开始缺水,为
什么在
100多亿砸进去之后才想到这个问题?
其实,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并不见得会降低“效率”。它可能会降低“政策制定”的效率,但是它
往往会因为切合民意而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而且它可以通过提高决策的合理性来提高资
源利用的效率。一个聪明的政府,应当欢迎民意。
欢迎民意的方法之一,就是就公共事务举行公众听证会。不是花瓶式的听证会,而是要通过
辩论去粗取精地提炼民意。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经验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我们不妨以一个名
不见经传的美国小县城――马里兰州的蒙特哥莫利县――的县议会为例子,从一个小县城的
听证会程序来看美国地方政府如何“吸收”民意。
根据该县法律,县议会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必须有公众听证。这个程序是这样展开的:首先,
县议会要通过地方报纸以及网络提前将听证会的广告发布出去,任何想在听证会上发言的公
民都可以打电话去预约发言。由于一次听证会能容纳的发言人有限,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获
得发言时间,但是在具有重大争议性的问题上,必须保留所有发言申请人的名单。
听证会上,工作人员为了保证不同意见都能得到发表,事先会询问发言者的“立场”。然后根
据其立场,把他们分成五到六人的小组,依次到前台发言。无论普通公民,还是政府或非政
府组织的代表,每人讲话
3分钟。发言者可以带自己的支持者来做听众,还可以要求他们
在自己发言结束时站起来以显示他们的“声势”。当然,人数不应该是立法委员决策的唯一依
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众人发言完毕,立法委员开始提问,确保他们理解了民意。会后,所有听证会资料要备案保
留,并允许公众查询。
这些听证会都是什么议题呢?我随手查询了一下该县本周的听证会记录,一共六项:两项关
于土地规划,两项关于拨款,一项关于租房的规范,一项关于供水和排水系统。下周一共五
项:两项关于拨款,一项关于经济增长的政策,一项关于交通安全,一项关于某项政府收费
条款。
除了听证会,不愿口头发言的人也可以提交书面声明,立法委员对这些书面材料需要一视同
仁地重视。为了检验议会是否“听进去了”民意,议会的决策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也必须公
开。每一天的工作日程都需提前公示;电视转播会议现场;公民可以电话收听会议;如果错
过现场,可以去网上查询录像资料。此外,政府有每周的工作报告供公众免费电邮订阅。总
而言之,力图确保公民对决策全过程的知情权。
如果去查询美国大大小小各级议会的工作程序,会发现它们大同小异,大多遵循这种信息公
开化、程序透明化、参与开放化的原则。我不知道这些保证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的程序在多
大程度上降低了决策效率,但是我相信这些程序会使“人群密集区附近建化工厂”、“先砸
100
亿再考虑项目划不划算”之类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叽叽喳喳的辩论和团体之间的牵制”
或许不是一幅优美的画面,但它也许是在用“短痛”去避免“长痛”。如果当初厦门人可以拿起
电话说:“喂,我想参加下周二的
PX项目听证会――”,也许后来就不会出现市民与市政府
之间的对立僵持。
中国由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非常设机构,主要政府决策落在行政部门,所以听证会主要也
应由行政部门召开。目前政府的决策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许多政府部门开始在公共决策中
加入听证程序。但是它还不够普及,而且许多听证会形式重于实质。某些地方听证会拒绝记
者采访、发言代表的产生方式不透明、其联系方式也不能公开等等,甚至有些地方听证还要
“彩排”。显然,这种神秘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与听证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据说民主的
实施需要民众具有“民主素质”,我不知道有什么比公开透明理性的参与本身更能训练民众的
“民主素质”,就象我不能想象除了跳到水里学习游泳,还有什么别的学会游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