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
作者:
字数:6137
更新时间:2016/07/28
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
前卫和前哨既属于战术问题又属于战略的问题。一方面,它们是使战斗具有一定的形态和保证实现战术计划的战术部署,另一方面,它们又往往能够进行独立的战斗,而且往往配置在距离主力较远的地方,因此应该看作是战略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对它们作进一步的考察,作为前一章的补充。
任何没有充分作好战斗准备的军队都需要有前方警戒,以便在自己发现敌人以前就能查明敌人接近的情况,因为视力所能达到的距离通常与火器的射程相差无几。前哨就是军队的眼睛,人们早就这样说过了。然而,对前卫和前哨的需要及需要程度并不总是相同的。它受到兵力、正面、时间、地点、环境、作战方式,甚至偶然事件的影响。因此,当我们看到战史中关于使用前卫和前哨的记载,只是杂乱地罗列了各种情况的时候,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看到,军队的警戒有时由固定的前卫部队担任,有时由拉得很长的前哨线担任,有时两者并用,有时两者都不用,有时几个行军纵队共同派出一个前卫,有时各纵队又各自派出自己的前卫。在对这个问题获得一个明确的观念后,我们再将它归纳成少数几条可以实际应用的原则。
如果军队在行军,则由较大的部队组成前方警戒前卫(军队退却时则为后卫)。如果军队在舍营或野营,则由兵力不大的哨所配置成一线作为前方警戒即前哨。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军队驻止时,前方警戒必须比运动时掩护更大的地区,同此,军队驻止时前方警戒自然是前哨线,军队运动时前方警戒就自然是集中的部队。
组成前卫和前哨的兵力可以从一个骠骑兵团到一个各兵种编成的强大的军,也可以是向野营地周围派出的小哨和大哨连成的一条有各兵种防守的坚固的防线。因此,前卫和前哨的作用不仅是单纯的侦察,也可以抵抗敌人,这种抵抗不仅能够使军队赢得完成战斗准备所需的时间,而且还能够使敌人的措施和意图提前暴露,从而显著地提高侦察的作用。
因此,军队完成战斗准备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它就越需要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前卫和前哨,因为要根据敌人的特殊部署来加以计划和组织。
在所有的统帅中,腓特烈大帝可以称得上是最善于完成战斗准备的统帅了,他几乎只用口令就可以指挥他的军队投人会战,不需要强大的前哨。他一直是在敌人眼前野营,而不用大部队作警戒。有时用一个骠骑兵团担任警戒,有时用一个轻步兵营或者从野营地派出的小哨和大哨担任警戒,他也很少用固定的部队担任前卫。在行军时,用几千骑兵(大多是属于第一线两翼的骑兵)组成前卫,行军结束后再把它们撤回主力部队。
一支兵力不大的军队要想发挥训练优良和指挥果断的特长,非常迅速地行动,就必须象腓特烈大帝同道恩作战时那样,几乎完全是在敌人的眼前行动。谨慎的配置和复杂的前哨配系,都会使这支军队的特长完全失去作用。至于腓特烈大帝霍赫荃尔希会战的失利,这并不能证明这种做法本身不对,相反,我们应该从这方面来认识腓特烈大帝的卓越的才能,因为在几次西里西亚战争中,象霍赫基尔希这样的会战只有一次。
但是,我们也看到,拿破仑在前进时却几乎每次都要派出强大的前卫,而他并不缺乏精锐军队和果断精神,他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战术的变化。这时,军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已经不能只用口令指挥它投入会战了,它必须更多地适应地形和情况的特点。战斗队形必须是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从而会战也必须是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而不能仅靠技巧和勇敢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需要时间和情报。简单的决心就必须代之以复杂的计划,口令就必须代之以较长的命令。
第二个原因是现代军队的数量的变化。腓特烈大帝只率领三四万人进行会战,而拿破仑则率领一二十万人。
可以肯定,这样的统帅经常采取某种固定的方法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说,前卫和前哨的运用在现代已经大大地完善了。但是,就是在西里西亚战争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象腓特烈大帝那样行动的,例如奥地利人的前哨配系要强大得多,而且经常派出一个大部队作为前卫。从他们的处境和情况来看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同样,在最近的几次战争中,也出现了不少的不同作法。甚至法国的一些元帅,如麦克唐纳在西里西亚,乌迪诺和奈伊在马克,他们率领六七万军队前进时,也没用大部队作前卫。
我们已经通过上述阐述明确了有关前卫和前哨的各种不同兵力的问题。但是,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确另一个观念,这就是,当一军队在一定的宽度上前进或退却时,并列的各纵队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前方警戒和后方警戒,或者各有自己的前方警戒和后方警戒。
如果有一个大部队被指定担任前卫,那么它的任务是确保在中央行进的主力的安全。如果主力是沿几条彼此接近的道路行进,这个前卫部队也可能在这几条道路上行进,因而就掩护了这些道路,翼侧的纵队则需要专门的掩护。
但是,在距主力较远的道路上行进的真正独立的部队,却必须有自己的前方警戒,组成中央主力的各个部队,由于道路方面的意外原因而不得不距离中央太远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前方警戒。因此,一支军队分为几个独立纵队并列前进,就有几个前卫。如果各纵队的前卫的兵力比可以作为共同的前卫的兵力小得多,那么它们更多地属于战术部署,在战略上就根本不算是前卫。但是,如果中央的主力有一个强大的部队作前方警戒,那么这个部队应该看作是整个军队的前卫,而且在许多场合也确实是如此。
在中央设置比两翼强大得多的前方警戒有三个理由:
(1)因为兵力较大的部队通常在中央行进。
(2)因为中央部分通常比两翼更靠近战场,凡是军队所占领的地区,其正面的中央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切作战计划主要是同中央有关。
(3)因为在中央的先遣部队即使不能作为真正的前方警戒直接保护两翼,对两翼的安全也能起很大的间接的保护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敌人考虑到自己的翼侧和背后的安全,从而对某一翼采取重大的行动,不可能在这种部队侧旁的一定距离内通过,中央的先遣部队即使不能完全保障翼侧部队的安全,也能够消除翼侧部队所担心的许多不利情况。
因此,中央的前方警戒,如果比两翼的前方警戒强大得多,即派一个专门的大部队作前卫,那么,它就不再是简单地完戒前方警成的任务——保护后面的部队不受袭击,而是在一般战略关系上起先遣部队的作用了。
先遣部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这些目的也决定着如何使用先遣部队):
(1)当需要很多时间部署兵力时,先遣部队可以先进行一次比较强有力的抵抗,迫使敌人放慢前进的速度。这样就提高了一般的前方警戒的作用。
(2)当军队的主力很庞大时,可以让一支运动灵活的先遣部队在敌人附近活动,把行动不便的主力控制在距敌人较远的后面。
(3)当我军主力不得不远离敌人时,仍然可以派先遣部队到敌人附近去侦察敌人。
虽然一个人数不多的侦察队,或者一支别动队,也可以很好地完成这种侦察任务,但是他们很容易被敌人击退,而且同大部队比较起来,它们的侦察手段也很有限。
(4)用配属有绝大部分骑兵的前卫部队追击敌人,比起用整个军队来,可以较快地运动和早出晚归。
(5)最后,在撤退时作后卫,可以用来防守险要的地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仍然是特别重要的部分。的确,初看起来,这样的后卫经常有翼侧被迂回的危险。但是人们决不应该忘记,即使敌人在后卫的侧方前进了一定的距离,他要真正威胁我军的中央部分,还必须经过通向中央的那一段路程,而中央的后卫总是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抵抗的,并且在退却时可以殿后。与此相反,如果中央比两翼退却得快,就会立刻出现被突破情况。人们在退却时更迫切地需要集中和联合。所以,两翼的任务是在最后仍然回到中央,即使给养条件和道路状况迫使它在相当宽的正面上退却,当退却结束时,通常仍然要在中央形成集中的配置。此外,敌人通常是以主力向我军中央推进的,以对我军中央施加压力,中央的后卫是特别重要的。
由此可见,在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都应该派出一个大部队专门担任前卫。但是,如果中央的兵力并不比两翼大时,就不应该派出这种前卫了。例如,1813年麦克唐纳在西里西亚迎击布留赫尔,以及布留赫尔向易北河进军,就没有这样的前卫。当时,他们的兵力都是三个军,分成三个纵队沿着不同的道路并列地向前行进。
但是,把兵力分为三个同样大的纵队的做法是不妥的,其原因我们在第三篇第五章中已经讲过了,这种部署象把一支军队分为三个部分一样,会使整个军队很不灵活。
在把整体分为中央部分和独立的两翼时(我们在前一章中曾经说过,只要军队还没有特殊任务,这是最自然的配置方式),前卫部队应该配置在中央部分及两翼线的前面。但是,侧方部队对翼侧所担当的任务实际上同前卫对正面所担当的任务是相似的,因此,侧方部队时常同前卫位于一线,甚至可以比前卫配置得更前些。
前卫由一个或几个从整体区分出来的第一级单位编成,并加强一部分骑兵。因此,习惯上将前卫的兵力规定为:如果一支军队区分为若干个军,那么前卫就是一个军,如果区分为若干师,那么前卫就是一个师或几个师。
因此如果整个军队区分的单位较多,对派遣的前卫来说也是有利的。
情况不同,前卫派出的距离也不同,它有时离开主力超过一日行程,有时就在主力的近前方。在大多数情况下,前卫同主力的距离通常为一至三普里。
现在我们必须谈谈前哨这个问题。
在一开头我们说过,前哨适用于驻止的军队,前卫适用于行军的军队,那是为了追溯产生这两个概念的起源而暂时把它们分开的;但是,我们不能死板地按这句话来区别它们。
前卫同行军的军队一样到了晚上要宿营,以便第二天早晨继续前进,而且每次都要派出哨兵担任自己的和整个军队的警戒,但它并不因此就变成了纯粹的前哨。只有与担任前方警戒的部队的主力分散成单独的前哨,其集中的部分已经很小,或者已经完全不是集中的部队时,即一条前哨线的概念已经大于一支集中的部队的概念时,才能把担任前方警戒的部队看作是前哨而不是前卫。
军队宿营的时间越短,就越不需要完善的掩护,因为,敌人在一天内根本不可能弄清我军哪里有掩护,哪里没有掩护。宿营的时间越长,掩护就必须越完善时,前卫将逐渐展开成前哨线。至于前卫应该完全展开成前哨,还是应该以集中的部队的形式为主,这主要取决于双方军队接近的程度和地形的性质。
如果敌我双方军队之间的距离比军队正面的宽度小得多时,不能置配大部队作前卫,而只能配置一些兵力不大的前哨来保障军队的安全。
一般说来,集中的部队很少直接掩护接近地,所以要它发挥作用就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在军队占领正面很宽的地区(如舍营)的情况下,要想用集中的固定的部队掩护接近地,就必须同敌人保持相当远的距离。因此,冬季舍营时多半用前哨线作掩护。
第二是地形的性质。人们要利用大的地形障碍,以便用少数兵力组成坚强的前哨线。
最后,冬季舍营时如果气候严寒,为了便于宿营,前卫部队也可以展开成前哨线。
在1794~1795年冬季战局中,英荷联军在尼德兰运用的加强的前哨线达到了最完善的地步。当时的防线是由许多独立防哨组成的,这些独立防哨由各兵种组成的旅设置,并有一支预备队可作支援。曾在英荷联军中服务的香霍斯特把这种方法带回东普鲁士,并于1807年在帕萨尔格河畔的普鲁士军队中应用。除此以外,由于战争中运动的增多,近来很少有人使用这样的警戒方法了。有时,即使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机会,也没有加以利用,例如莫拉在塔鲁提诺战斗中就是这样。当时,他如果把自己的防线拉长一些,恐怕就一至于在前哨战中就损失三十多门火炮了。
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在其他地方还要谈到用这种方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