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音乐与雕塑(8)
作者:
字数:1286
更新时间:2016/07/28
第五章 音乐与雕塑(8)
浮士德式的道德与其他道德的另一不同点在于:它具有道德动力学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承认,在伦理的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就是力图代表全人类来实现其自身的观点的一种世界情感,那么我们就都是社会主义者,不管你是否愿意。尼采,这位“奴隶道德”最激烈的批判者,始终对人类念念不忘,一切与他不同的人都会受到他的攻击。相反,伊壁鸠鲁对与他意见不同的人和行为毫不介意,他从不在改造人类上花费心思。世界的进程对古典的理解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这却是浮士德式的人类想要主宰的全部事务。斯多葛哲学和伊壁鸠鲁哲学的重要相同点就是,承认有一种事物不管其好与坏,它都是存在的。在希腊,与诸神的万神殿同时存在着一个道德的万神殿,这就和伊壁鸠鲁学派、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之间的和平共处一样。但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虽然对外称其超越了善与恶,但却始终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中,面对人们非他所愿地生活着,他产生了一种深刻的欲望,想用尽自己的一生改造他们。正是这种普遍的价值重估和改造的意志,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那么,在我们看来所有的世界改造者,都是社会主义者。
浮士德式的道德中有一种能动的和强力意志的本能。这与哥特式教堂一样,是垂直的;还与唯我是从的观念一样,是直率的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它关注的只是距离和未来。而它只对其所固有的能动性要求宽容,给其留有余地或空间。阿波罗式的情感及其共存的世界则与其相反。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与其自身相适应的道德成分。有多少种文化,就有多少种道德。尼采是第一个提及这一观点的人,但是他没有再进一步去提出一个超越善与恶的真正客观的形态学。他也和其他人一样,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概念,并以此来衡量其他的东西,而他的特殊气质和个人趣味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他评价了古典的道德、印度人的道德、基督教的道德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道德,而没有正确地把它们的风格理解为一种象征。而这些象征无疑存在于历史的原始现象中。如果要建立严格的道德形态学,还必须探究各自的相应的历史。
浮士德式的道德与纯粹西方的男子气的德行概念联系在一起,尼采称之为英雄的德行,西班牙人称之为高贵,法国巴洛克时期称之为庄严;而阿波罗式的道德与希腊理想中十分女性气质的美德密切相关,它意味着沉着平静的气质、无欲无求,尤其是十分典型的镇定自若。尼采曾盛赞过所谓的金发碧眼兽,认为它体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典型人群中,实际上它只是伟大的霍亨斯陶芬时代的德国人的一种复制品,这种人与具有崇高道德的古典人身上的那种类型,恰好形成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