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叫禁果变苦果

作者:佚名 字数:5784 阅读:59 更新时间:2008/12/10

莫叫禁果变苦果

何为早恋?早恋就是指未成年人的恋爱。那么高中生恋爱还叫早恋吗?笔者认为在不该"恋"的时候恋了。尤其是学生时代,是忙于学业的时候,是事业前途还一片渺茫需要拼搏奋斗的时候,是伸手要钱换取浪漫的时候。这就是不该恋的时候,如果你恋了,可以说为时过早。
    据调查,一般中学生几乎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早恋现象,13岁至17岁中学生中,大约有30%的人承认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其中7%至8%的学生承认自己有早恋行为。尽管中学生早恋者仍是少数,但对他们这一年龄而言,其比例还是让人感到吃惊:有的学校占10%,个别职业学校高达40%,而且目前有早恋现象呈现出人数逐年增多、年龄愈来愈小的势头。早恋问题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成年人的爱情相比,早恋难以持久,缺乏理智,是不成熟的选择,同时充满了幻想和冲动,在遇到波折时,易产生偏激行为,如殉情、恶性报复、离家出走、患忧郁症,甚至自暴自弃、自杀等。也有可能在一时的性冲动之下发生性关系,造成怀孕、堕胎等严重后果。这些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特点,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自己管的学生谈恋爱了,许多老师比家长更急。他们不仅要用双倍的时间来关心这个谈恋爱的学生,更担心班上其他的学生会因此而受影响。许多老师在处理“早恋”问题时都有这样的感受,大部分学生的恋爱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恋爱:是有些青少年学生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则很容易受到不良性意识的诱惑。有的学生看了有关异性生理的书刊,由此浮想联翩;有的男生为博得女同学的好感,热衷于扮演“保护人”角色,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有的女生随着令人羞涩初期的来潮,在经过一段惊喜、害羞、傍煌的心理过程之后,产生了一股交友的渴望。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中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甚至产生了生理冲动与体验欲望,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而他们的父母呢?整天忙于生计奔波劳碌,又有多少时间去关心他们看些看些什么,听些什么呢?也没有多少时间顾得上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说说心里话,给予积极引导。辨别是非能力还不是那么强的中学生,其免疫力毕竟有限,很多时候又得不到家长的有效的保护和引导。面对着灯红酒绿的诱惑,影视的刺激,小说的渲染,成年人不检点的行为的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这就形成了新时期中学生“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这一特点,男女生出于座位相邻,或性格接近,或爱好相同,情趣相投等缘故,还有些是外貌的吸引,彼此间的接近,容易产生“早恋”行为。中学生的“早恋”行为,往往从互相接近交谈,发展到递纸条、写信,“互相倾慕”,再而发展到两人密切往来,结伴游玩,暗中幽会等,个别甚至发展到不堪设想的严重行为。
  这些多是青春期的孩子出于好奇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心理反应,作为学校对这样的事情历来都是反对的。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说他谈恋爱,他会否认,你越反对,他越反感,越要在一起。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所谓的“早恋”。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抓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加以正确的引导,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婚恋观就可以对此现象加以控制。
  当然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早恋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理的逐渐成熟。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对两性关系感到神秘、敏感、奇妙。有的学生看了有关异性生理的书刊因分析判断能力欠缺,自我克制能力不强,所以情绪情感变得热烈而又脆弱,由此浮想联翩;有的男生为博得女同学的好感,热衷于扮演“保护人”角色,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慨”;有的女生随着令人羞涩初期的来潮,在经过一段惊喜、害羞、傍徨的心理过程之后,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交友渴望。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甚至产生了生理冲动与体验欲望,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
  二、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改革开放,无疑给两个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成就,然而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商业文化充斥街头,商业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煽情,诸如红唇烈焰的镜头,充满着爱恶和浪漫;撕肝裂肺的爱情故事,令青少年无不心头撞鹿、脸红耳热而产生少许神往;那心痛得死去活来的流行歌曲,使他们听得如痴如醉,如在一片爱的海洋里飘浮;那网络视频镜头里令人情绪情感变得热烈而又脆弱的干柴烈火般色情诱惑,使他们趋之若鹜,想方设法想攫取“真实的”个人体验。而我国的文艺界这些年来却大肆描写性爱,这种精神生活的刺激,对正处青年初期的中学生的性心理也起到了催化作用。如这几年一些港澳的情爱小说充斥大陆,其中很多被搬到电影和电视上,甚至连一些传统的古代爱国题材的故事也被人为地加进了爱情内容和床上内容,这些文化对青年初期的少男少女影响极大。
  三、缺乏家庭的关爱或家庭学校压抑性教育,激发了中学生早恋的逆反心理。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早恋之所以发生,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心理学工作者申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因早恋耽误了学习或发生过错,对孩子的异性交往采取了限制措施。而一些学校的教师害怕学生早恋发生过错,把早恋看成是洪水猛兽,对男女生交往表现得草木皆兵。于是家长和教师共同采取了压抑和限制的教育对策。在高压政策下,他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反抗行为。本来男女生是正常交往,突然来自于权威方面的压抑和限制,在反抗心理的作用下,被限制的双方会立即增加接触的次数,甚至使双方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结果被推向了早恋。
  可见早恋现象的出现,离不开社会、家庭因素,更离不开心理、思想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引导,会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分散精力,影响学业;2、感情冲动,种下苦果;3、涣散意志,影响风气。因此,老师的引导甚至是指导作用不可低估。
  如何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教育方法不灵,空洞的说教没用,限制和压抑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就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把中学生从早恋中解脱出来,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青少年要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早恋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处理:
  一、让尊重绽开宽容的花朵。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通常称为“早
  恋”。凭心而论,这种情感是脱离世俗与功利主义的,是不考虑婚姻的,是一段纯美的情感经历,是人生绽开的第一朵鲜花。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大多都会有这种青春的躁动与心理冲动。因为早恋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原始的生育本能。不要把“早恋”看成洪水猛兽,更不要采取一些“专政”手段,粗暴压制强令他们屈从,“人就这么回事儿呗,你不尊重我,我就不尊重你,人比人一条命,谁怕谁呀!”①。须知青春期许多鸳鸯都是棒打出来的,此时尊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学生能够把你当成可以信赖的人,自然就能对你敞开心扉,这样你才能摸清底细,做到心中有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充分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心贴心,达到心理上的沟通。对他们的行为持客观和宽容的态度,承认青春期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指出早恋是谙世事所致,同时明确发展下去的危险性,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向出现“早恋”苗头的学生伸出热情之手,春风化雨般给初涉爱河的心灵之舟以导航,指导他们学会把初恋的纯情珍藏在心底,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力量,让理性作舵,把握人生走向。才能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收到较好的教育实效。
  二、用理性之花点缀青春之树。鉴于中学生的早恋与生理变化有关,我们应该加强对学
  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破除学生的性无知,使学生对男女的生理特点及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规律有所了解,不再对异性感觉神秘,降低学生的“性冲动意识”。帮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挣脱虚荣的禁锢,重新塑造自我形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多数陷于“早恋”情结的青少年都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向学生讲授人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促使其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可以用事实进行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在未成年学生集中的学校里,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需禁止早恋。因为早恋不仅要影响学习、违反学校纪律,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发展,弊大利小。这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要求学生把情感冻结、埋藏起来,让其“冬眠”,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对于感情脆弱、顾虑重重的学生,可以迂回教育,通过耐心的说服帮助她们解除心理上的顾虑。还可以为她们介绍成年人的恋爱心理及经验,使之逐步认识早恋的危害性,以实现自我解脱。只要我们对学生以诚相待,为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用爱心去感化,中学生早恋问题是能妥善处理好的。
  三、化有形之实为无形之果。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老师在学生中的相对权威,学生尊重老师的意见。
  然而早恋是一处敏感地带,有早恋现象的学生在师长面前也会矢口否认,他们不愿老师总盯着这档事不放,谈多了会误认为老师有意找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一直乖巧、勤奋的女生陆某与外班一男生有交往过密倾向,老师知道后耐心工作,并不见效。双方家长之情后,撕破脸皮,两个家庭的战争由此拉开序幕,从家闹到到街道闹到到学校,互相责难。学校知情后,在"辅导"说教不成的情况下,给俩人一处分。在此之后,两个孩子反而表现的更为极端和张扬。像这种结局是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所以粗暴的禁止和阻挠往往会使异性交往发生畸变。一方面我们可以究其一方不计其余,即了解主动方是谁,然后做谁的工作。男生主动则单独开导男生,女生主动就单独教育女生,让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把早恋之实在悄无声息中化为无形。另外,不要在公共场合多次宣扬所谓的“早恋危险说”。更不要当众或背后说像魏书生在全国班主任工作论坛的发言中所提的“别以为我不在家发现不了,不在家我安排五个人盯着你,回来以后治得更狠。无形中怎么的?训练了他淘气这根脑神经的工作能力,提高了他淘气的水平,你给他训急了,他脸不红不白的,我就这样,你能咋的?”②所以多次宣扬所谓的“早恋危险说”,无疑是反复提醒和训练早恋思维,这是得不偿失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暗中置之,配合私下做思想工作,将苗头扑灭在酝酿阶段。
  总之,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有利于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精彩学生评语1 下一篇:美丽批评,成就精彩——给批评裹上一层“糖衣”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