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还是不笑——介绍一下我的两年班主任生涯

作者:佚名 字数:6655 阅读:48 更新时间:2008/12/10

笑还是不笑——介绍一下我的两年班主任生涯

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名著《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发人生省的名言:“To be or not be,That is a question。”而我,在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却常常冒出这样一个问号:“笑还是不笑?”
  说到这个问题的由来,便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两年班主任生涯。第一次当班主任,因着自己的年轻外向,所带班级又基本都是男生,我本能地选择了一种和蔼可亲的朋友式教育方法,整天与他们玩闹在一块儿。事实证明,这种朋友式教育方法的有效期最多不超过一学期。一学期内,学生与班主任彼此都有新鲜感,班级有着比较明确的目标,班级同学之间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因而班主任的管理也显得颇有成效。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再延续到第二学期便明显地暴露出它的弊端:新鲜感没了,同学矛盾出现了,对老师的成见也产生了,开始不服管教,开始作乱了。于是有学生就扬言:“班主任一点也没有班主任的架子,混得跟哥们一样,我们才不怕。”也有学生抱怨:“整天嬉皮笑脸的,哪像老师啊,一点都没有威信。”迫于该种形势以及班级形象急剧下滑的状况,我采取了第二套方案:严厉威严的导师式教育方法。我能在上课铃响的几分钟时间内立马换上一副严肃的面孔进入教室,一本正经地上课,不苟言笑,课间绝对与学生保持距离,极力改变过去的印象,树立了一个绝对威严的导师的形象。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的成效更低。十八、九岁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叛逆期,你越是压他限制他,他越是跟你对着干,表面上是服从了管教,但实际上却埋下了隐患。日子一久,学生中便选派了代表来找我谈判:“老师,你笑一笑吧,搞得好象我们有深仇大恨似的。如果你能象过去那样,整天笑嬉嬉的,我们保证,绝对不和你对着干了。”
  这两种教育方式,从根本上区分,便是“笑”与“不笑”的区别。那么究竟“笑”还是“不笑”呢?从实践过程来看,“笑”的好处大于“不笑”,但从学生对一个老师的评价标准来看,又似乎“不笑”比“笑”来得更恰当,可是“笑”的结果是学生爬到了老师的头上,“不笑”又使老师成了学生的敌人。究竟“笑”还是“不笑”,这是一个问题。
  总结这两年的班主任管理得失,我深刻意识到之所以这两种方式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效,原因在于这两种方式都犯了一个极端的错误,光“笑”失去了作为老师的威严,光“威严”又失去了与学生的亲和,所以最佳方式就是“笑”和“不笑”相结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笑”和“不笑”相结合呢?关键就在于怎样在一种合作愉快的氛围中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使师生之间既关系融洽又泾渭分明。
  一、“笑”而不失威信
  年轻班主任任之所以没有威信是因为他们和学生的年龄相仿,容易让学生亲近,也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但是有亲和性不等于就能管得住学生。作为班主任,我常常感觉自己说的话没有分量,学生不怕你,或者压根就没把你当老师看,即便有学生信任你也只因为你像他们的大朋友,而不是因为你是老师。课堂上,他们往往过于活跃,让人感觉难于控制;自修课上,他们低低咕咕,老师需要不时的提醒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批作业时,总有没交的作业本子需要一遍遍一本本地去催讨。这些问题让人伤透了脑筋,究其原因就是做班主任的威信不够,学生过于散漫自由。那么,如何才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呢?通过观察其他班主任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结合我自己两年来的实践,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立威信:
  (一)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不仅担负着教书的工作,更承担了育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品质将对学生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即是以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感召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树立起威信的首要前提。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能率先垂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入手:
  1.注意仪表作风,言行举止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军人物,班主任的仪容仪表、工作作风,时刻面对着五十几双敏感学生眼睛的检阅,稍不留心,很可能就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不拘小节、生活懒散,精神萎靡的班主任很难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较高的威信,而仪表整洁、举止大方,精神振作的班主任,就能引起学生的敬重和好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身教重于言传”,自己一定要从穿衣、说话、处事等等方面都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
  2.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
  班主任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对于文学影视作品、社会风俗人情、娱乐体育等等都具有一定的鉴赏力,这样当学生和我们谈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学识及内涵,从而得到他们由衷的信服。我们知道现在学生要么很喜欢读小说作品,要么很喜欢影视娱乐新闻,他们还很喜欢对这样那样的东西发表他们不成熟的见解,但是心理也希望和懂行的人多多交流,若是老师也可以和他们聊这些并有能让他们信服的见解,那他们会更信任你。怎么提高这种内涵呢,就是要在平时多阅读,阅读各种作品,也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各种新闻,并多与别人交流,资源共享。
  (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要建立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一定要把课讲好。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主要是通过日复一日的每堂课逐渐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每一堂课的水平,就成为衡量教师威信的尺度。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一个能在课堂上给学生美好享受又能让学生学到东西的老师怎么可能不受学生喜欢和钦佩呢?而一个上不好课的人,其他方面做得最好,还是成不了好老师,还是会被学生看轻。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好老师,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钦佩你的上课能力,才有可能接受你的管理。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个班主任必须时刻督导自己的,多听课,多读有关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书籍,多做教学设计,多反思,都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爱的能力
  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从心底去关心学生,容易激发起学生由衷的信任。作为班主任,我们对学生爱的出发点是希望他们健康的成长,而不是他们考出好成绩给你争光。不同的出发点会导致班主任不同的教学态度,有些班主任总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考出好成绩,而禁止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干脆仅可能多地侵占学生的课余自由时间,这样往往只会让学生不满意。有些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时,说学生不好好学,影响了班级的平均分,这样的话怎么能让学生由衷地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呢?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会告诉学生他不好好学,对他的将来是不利的,青春的时光经不起浪费。所以要提高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爱的能力。要用心去爱他们,把他们的健康成长看成是我们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让学生能够被你说服,让他明白我们的苦心,而不要因为我们辞不达意而让学生误解我们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情感。
  二、“不笑”而不失亲和
  光会笑的班主任没有一定的权威,说话不够分量,学生不当回事,不笑的班主任不亲和,凶巴巴地总板着脸,学生就会“惹不起你躲得起”,敬而远之。事实上,班主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是一个严厉的管理者,又是一个像朋友一样为学生所喜爱的人,如何在实施威严时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又能使教育有成效,学生心服口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掌握一些技巧:
  (一)“方圆”统一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基层的实施者,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既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让学生接受学校的管理,此时就应该讲一点儿“方”与“圆”的艺术。所谓“方”,即指班主任工作的准则、原则;所谓“圆”,即指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情感。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方”,一味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虽然公正无私,威严正统,但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道理,其结果可能是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愿望,虽然能赢得学生的好感,皆大欢喜,但有损于学校原则的坚持和制度的执行,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人才,班主任也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所以,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面面俱到,灵活处理“方”与“圆”的关系,力争做到“方”中求“圆”,“圆”中求“方”,有“方”有“圆”,“方”“圆”统一。在教育时,以“圆”的思想为主导,以“方”的原则为辅助,处理好自身与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利地开展班级工作,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
  (二)“实”中有“虚”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所谓“务实”,就是指班主任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心怀学生,心系班级,让学生既感受到班主任的情与爱,又认识到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指导与参与,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既能成为学生的兄长朋友,又能成为学生的导师助手。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树立威信,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所谓“务虚”就是指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所以,班主任在“务实”的同时,还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探讨与实验,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理论品位,以适应班级管理上层次的需求。
  (三)“冷热”处理
    所谓“冷”,就是“冷处理”,所谓“热”,就是“热加工”。铁匠在铸造过程中,有时在铸件烧得通红之后,马上锤打;有时则相反,在烧得通红之时,不但不锤打,反而把铸件放在冷水或冷油中“蘸”一下,冷却降温,然后再锤打。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力法,却各有其妙处,“热加工”能使铸件欲直则直,欲曲则曲,很容易得到所要的形状,“冷处理”能够提高铸件的硬度和强度,增强铸件的耐磨性能。 
    铁匠的这种加工技巧与我们的班级管理不无相通之处。在—个班集体中,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班主任应该像铁匠那样灵活地采取“热加工”与“冷处理”的方法,对某些事情,趁热打铁,及时解决;而对另一些事情,则应延缓时间,冷却降温,再不失时机地予以处理,也许这样做效果会更理想一些。当然,“热加工”与“冷处理”是一种直觉性很强的工作技巧,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有班主任的一点儿“灵性”在里面。如果对应该“冷处理”的事情而“热加工”之后,学生内心不服,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立情绪的产生;如果对应该“热加工”的事情而“冷处理”,久拖不决,学生在期待中就会逐渐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导致人心涣散、班级凝聚力下降等后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带着智慧、带着爱心、带着责任心来选择这两种工作方法,进而提高运用这两种方法的技巧。
  (四)“堵导”结合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需要在某些方面采取“堵”的方式来制止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如,不准学生谈恋爱,不准学生抽烟喝酒,不准学生在教室打牌下棋,不准学生在非生活区吃零食等等。采取这些“堵”的方式,防患于未然或防患于已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规范学生的言行,对于防止学生越雷池或重蹈覆辙来说,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但是,仅仅靠“堵”是不够的。我们知道鲧禹治水的故事:洪水流向哪儿,鲧就在哪儿堵,结果堵了好多年也没有把洪水治好。后来禹用“导”的方法,开通河道,把洪水引向了大海,不再危害人民。可见,“堵”不是最好的治理方法,当然,在某一时期,“堵”可能有比较明显的成效,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表面现象,“导”才是标本兼治的真正法宝。因此,班主任管理班级,应像禹治水那样以“导”为主,或者变“堵”为“导”,或者“导”“堵”结合,不要使自己的工作仅仅停留在“盯、吓、压、罚”上,要开启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导、教、引、奖”上做文章,从而让学生不但知道什么不能做,还要知道为什么不能做,最终使学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与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真正实现班主任的教育目的。
  总之,班主任工作正如孙子所言,“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失,设则不中。”如果单一地只选用一种方式,不管是“笑”还是“不笑”,都不利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学会在充满玄机与奥妙的工作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巧施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一起创造高一(9)班的神话——太原进山中学0709班班规 下一篇:对高一新生管理的思考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