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二文科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与培养
浅谈高二文科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与培养
高二年级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学生从成型到成才的重要转折,其许多的行为和习惯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备考乃至高考。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
一、高二文科生的不良行为或习惯的主要表现
从我校历年文科状况来看,高二文理分科进入文科的通常是除极少数有文科特长的学生外,绝大多数是基础差,考理科无望的学生。且女生所占比例是1/2或1/3。这样的状况,造成了高二文科生的如下特点:1、学生上的惰性。主要有上课听讲不认真,走神;不爱动手,对作业抱有完成任务的态度;课后不注意复习巩固;不爱发言,对知识不求甚解,完全处理被动应付的状态。
2、缺乏自信。进入一中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可以说都是相当优秀的,但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相当一部分败下阵来,于是她(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精神上的防线崩溃。进入高二这种阴影依然伴随着,使他(她)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自暴自弃。
3、缺乏吃苦精神,抗拒挫折的能力差。一般说来,文科班学生家庭条件绝大多数相对比较优越。正是这种优越的条件,造就他们生活上、学习上及劳动中,避难就易,拈轻怕重,试图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丰硕的成果。岂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这些愿望破灭后,就心恢意冷,意志消沉。
4、善结小帮派。早恋现象较理科班为多。由于文科班女生多,女生天生的特点,使其感情细腻、真诚,往往同学间的一小点矛盾,就造成隔阂,结成小帮派,企图孤立对方,抬高自己;高二时期的学生,正值十六、十七岁,处于花季之年,生理开始发生变化,重打扮,好异性。而文科班又基本上集中了年级女生的“精华”,时常招来男生的骚扰,造成情绪波动。这些情况十分不利班级的团结、稳定。
此外,纪律较为涣散,虽无剧烈程度的违纪,但小轻缓类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二、高二文科学生行为管理与规范培养
根据多年带文科班的体会,我认为对高二文科生行为管理和规范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制定明确班规,具体的行为要求并督促落实。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对学校铁环境,常规,同学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到高二通过重新分解,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中。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班级,因而在习惯作风上必然会有不同的差异。针对这些,并综合以往文科班的经验教训,制定切实的学习、体育、卫生、纪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规范,使学生铭刻在心,班主任必须用半学期的时间,从早到晚进行跟踪督促、落实,并时常抽查课堂、了解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生就会逐渐适应。期中考试后慢慢放开,逐渐由“人治”过渡到“法治”。
第二,狠抓学生这个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习带全局。
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作为班主任,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扎实学习,提高成绩,增强信心。虽然我们强调德、智、体、美、劳等作全面发展。但作为重点高中,社会、家长看重的学习,是升大学。因此,只有抓住学习这个中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才能促使其它各方面走向规范化。
在学习上,一是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听课,整理笔记,学会适应老师教法及巩固复习;二是沟通科任教师与学生间联系。由于文科学生大多基础比较差,比较适应于教学起点不高,速度较慢,讲的透彻的教法,因此班主任应及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老师,同时协助科任老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这样,就是基础差的同学也会摸出门道,从而增强自信。学习的进步,带动了纪律、卫生等各方面步入正轨,使班上动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三,充分发挥班委的带头作用,组织作用和家长的协助作用,使班务工作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有机整体。一个班级建设的好坏,很重要的看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任命或推选的班干部必须是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敢负责,能团结同学,自身素质高,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人。由于他们自己生活在学生中间,在有些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比班主任还要大。如此团结同学,消除帮派、班级意识的树等等。在充分发挥班委作用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密切的班主任——家长联系制度。通过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状况,使班主任工作有的放矢。如有的学生家庭压力过大,害怕考试,这就需要帮她减压;有的在学习、劳动等方面缺乏吃苦精神,就应加压。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有针对性。
第四,密切班主任与学生联系,通过经常性的个别谈话,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战胜自我。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除了严格的管理还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出现问题,通过个别谈话,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贝多芬说明:“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中百折不挠。”针对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就应帮助她仔细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认识自己的潜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对学生间出现的早恋现象并不完全是严格的纪律所能约束的,大庭广众之下的批评,只能引起相反的结果,而通过个别交流,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对高二文科行为规范的培养,既要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又要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管理学生和学生自主有机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