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3
名人名言3
名人名言
读书须如蜂采蜜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 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崐 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崐 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八位顾问》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培根论说文集》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尔基:《文学书简》
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 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 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
●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菲尔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 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 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 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 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高尔在论青年》
夫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骄傲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高尚和慷慨,下贱和鄙吝,谦虚和聪慧,骄傲和愚蠢,也就一定要表现在神色和姿态上,不管人是在站着还是在活动。
——克赛诺封:《回忆录》
●夸奖的话,出于自已之口,那是多么乏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我见过一些人,德行美好,而态度自然,使人不感觉到他们身怀美德;因为他们克尽天职,毫不勉强,一切表现,如出本能。他们决不至于长篇大论,指出自己稀世的优点,因为他们自己仿佛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上述的人,是我所喜爱的,我不喜家那种对于自己的德行似乎不胜惊叹的人,他们拿自己的善举作为奇迹,讲给人听,非让人大吃一惊不止。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自传》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培根论说文集》
●事情还没有做成就吹牛皮夸口,的确糟糕透顶。
——《克雷洛夫寓言》
●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巴甫洛夫》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得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巴甫洛夫选集》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刘白羽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托马斯·卡莱尔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雨果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赫尔岑论文学》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论文学》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别林斯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高尔基论青年》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高尔基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高尔基论青年》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高尔基:《论文学》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论青年》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高尔基论青年》
●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高尔基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培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论说文集》
●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兰克林自传》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凯勒
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诸葛亮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俭仆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徐特立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卢梭:《论科学和艺术》
●重要的是,开头就要习惯于在不好的地方也能睡觉,这是以后不怕遇到坏床的办法。一般地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
——卢梭:《爱弥儿》
见多识广的人多半是谦虚的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不惑集》
●……我从不歌颂自己;我有财产、不家世、我花钱慷慨,朋友们说我有风趣,可是我绝口不提这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却是我的谦虚。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谦虚的人,快来,让我拥抱你们!你们使生活温和动人。你们自以为一无所有,可是,我说你们拥有一切。你们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惭愧,其实,大家面对着你们都感觉惭愧。在我的思想中,把你们和我到处都看见的那些武断的人相比较时,我就把他们打下高坛,让他们伏在你们脚下。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限穷的。
——拉普拉斯
●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和文学了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论教育》
●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和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贝弗里奇
●不谦虚的话只能这样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解。
——《富兰克林自传》
骄傲多半基于无知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于天上的东西。
——冯雪峰:《雪峰寓言》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莱辛寓言》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无知的人就跟猪一样的盲目,他们嘲笑知识,讥笑学问,鄙夷地把学术的成就一脚踢开,却不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学术上的一切成果。
——《克雷洛夫寓言》
●蠢才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
——《克雷洛夫寓言》
●卑鄙和高傲的动机只会满足愚人、武夫、人类的侵略者和掠夺者的贪欲,人们应当放弃这种动机,不要让这些诱人的饮料麻醉这些自命不凡之徒!
——《一个日内瓦人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骄傲与自卑最为接近
●骄傲的人喜欢见依附他人的人或谄媚他的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结果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软弱的心灵,把它由一个愚人弄成一个狂人。
——斯宾诺莎:《伦理学》
●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
——斯宾诺莎:《伦理学》
●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斯宾诺莎:《伦理学》
●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是一文不值的。
——《黑格尔全集》
●哗啦哗啦把自己的事业讲给大家听的人,他的价值一定是毫不足道的。切实苦干的人往往不是高谈阔论的,他们惊天动地的事业显示了他们的伟大,可是在筹划重大事业的时候,他们是默不作声的。
——《黑格尔全集》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他们的不足。
——卢梭:《爱弥儿》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
●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没有学问的”。
——雷锋
脚踏实地,艰苦攀登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天下事业的成功是没有底的,人生的寿数是有限的。无论哪一种学业或哪一种专学,决不是可由任何个人所能做到“后无来者”的。但是在某一专业或某一专学,我实际果然干了,能成功多少,便在这种专业或专学进步的成绩上而占一小段。继我努力的同志,便可靠这一小段后面再加上去。……最要紧的是要干,倘若常常畏首畏尾而不干,便决无造成那一段的希望。
——《韬奋文集》
●如有着相当计划,鼓着勇气往前走,不要自馁,不要中途自弃。走曲线并不就是失败,在心境上用不着怎样难过。
——《韬奋文集》
●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
——谢觉哉
●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伊索寓言》
●金钱的贪求(这个毛病,目前我们大家都犯得很凶)和享乐的贪求,促使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也可以说,把我们整个身心投入深渊。唯利是图,是一种痼疾,使人卑鄙,但贪求享乐,更是一种使人极端无耻、不可救药的毛病。
——郎加纳斯
●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爱因斯坦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爱因斯坦
●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
——《给博特金的信》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也不会听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
——契诃夫 谨慎的选择朋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述而》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论语·述而》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大略》
●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帮助,自己就随着好了,所谓“与善者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蚀,自己随着就坏了,所谓:“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以我们要知道择交;要交益友,不交“损友”。
——谢觉哉:《交朋友的道理》《谢觉哉杂文选》
●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德谟克里特
●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克雷洛夫寓言》
●紧急的时候得到帮助昌宝贵的,然而并不是人人都会给予及时的帮助;但愿老天爷让我们别交上愚蠢的朋友,因为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克雷洛夫寓言》
●在你有权力有名望的时候,卑鄙的人是不敢抬起嫉妒的眼睛看你一眼的;然而,到了你一落千丈的时候,显示最大的毒辣的就是他们。
——《克雷洛夫寓言》
●一个人不应该与被财富毁了的人交接来往……
——居里夫人
●我只请求你们一件事:假如你们能活过这个时代,那末不要忘记,不要忘记好人也不要忘记坏人。
——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