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说说“卿”字的前世今生

作者:佚名 字数:3490 阅读:141 更新时间:2009/03/02

孙健:说说“卿”字的前世今生

看电视、看电影,听戏,有皇帝出场的时候总要说几句“爱卿平身”“众卿家……”之类的话,大家也听得耳熟。今天,我们就讲讲“卿”的话题。

 

我们先来看看“卿”字的构造,《说文解字》说:“卿,章也。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从𠨍,皀声。”皀,音bī,就是“簋”,即古代盛实物的一种容器,圆口,一般是用青铜或陶制称成的,然又以青铜器为主。而𠨍,音qīng,从甲骨文和金文上看,就是两个面对面跪坐着的人。“𠨍”和“皀”和在一起呢,就是两个人围着簋在吃饭。这是“卿”的本义,即飨食之意,《说文》解释为“章”,不正确。

 

前几次,我们讲到丞相的“相”,本义是看,后来变成帮助瞽看东西的人,又变成在举行礼仪时帮助主祭者的人,最后变成一种高级官职。而“卿”的演变,与“相”有相通之处。“卿”本义是飨食。大家知道,簋这种青铜器是贵族专用的,能围在簋边上吃饭的,那也得至少是个贵族。后来“卿”就渐渐变成“陪着<?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君吃饭的人”。

 

能陪国君吃饭,在古代那可是一项很特殊很尊崇的待遇。就是现在,能陪国家领导人吃饭,那也是一件值得显摆的事儿!《论语•乡党》中说:“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君赏赐的食物尚且如此,何况是陪着一起吃饭呢?我们再看看《左传•宣公二年》中的一则资料: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我们着重看“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这一句,赵盾这个晋国的正卿,类似于日本的首相,陪君宴,喝酒都不能超过三杯,更何况吃饭呢?卿里面的“皀”,也就是“簋”,一般是盛黍、稷这类的主食的,相当于今天的主食米饭。《仪礼·公食礼》就有“宰夫设黍稷六簋”这样的记载。由是可见,卿这种“陪君吃饭的人”是有很高身份的。

 

后来,卿也和“相”一样,变成了一种高级官职的名称。《礼记·王制》曰:“诸侯之上大夫卿。”《注》道:“上大夫曰卿。”《礼记·王制》又有: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在周代的时候,卿已经是一种高级职务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立了一功,所以“赵王……拜相如为上大夫”;后来蔺相如又在“渑池会”上立了大功,所以《史记》中记载道:“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上卿的职位比上大夫还要厉害。

 

在春秋战国之后,尤其是在秦汉时期,“卿”一直是种相当贵重的职称,比如我们常说的“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汉时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都是仅次于三公的中二千石高官,他们类似于我们现在中央行政机关的部长,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但是我国有一个传统,或者说是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把一些尊贵的称谓下移,也就是说,以前是比较高贵的称谓,渐渐成为民间普罗大众之间的称呼。典型的例子如“相公”,那是唐朝人称呼宰相的专有名词,明清之后成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再如“官人”,唐朝用以称呼当官的人,宋以后变成对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敬称,到明清则成为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再例如“员外”,魏晋之始是“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一类“定员外增置”的简称,是一种官职,在元明清以后成了称呼地主和富翁的名词。“卿”也是一个例子。

 

作为秦汉时期高级职位的“卿”,在魏晋时有了新的用法。那时候,晚辈称呼长辈、位卑者称呼位尊者用“公”;同辈之间、或同等职位之间互称为“君”;而比较熟悉或亲昵的朋友、以及上级称呼下级则使用“卿”。这是一种典型的下移。《南史•陆慧晓传》有一段话:

 

慧晓历辅五政,立身清肃,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或谓慧晓曰:“长史贵重,不宜妄自谦屈。”答曰:“我性恶人无礼,不容不以礼处人。”未尝卿士大夫,或问其故,慧晓曰:“贵人不可卿,而贱者乃可卿,人生何容立轻重于怀抱。”终身常呼人位。

 

“贵人不可卿,而贱者乃可卿”,就是说对于比自己尊贵的人不能用“卿”这个称谓,只有对于比自己低下的才可称呼为“卿”。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说句题外话,《红楼梦》中的“秦可卿”的“可卿”并不是一个好名字,因为就寓“贱者乃可卿”的典故,暗含秦可卿是个“贱者”。

 

关于“卿”这种用法的称谓在魏晋时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记载在《世说新语》中,比如: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为尔。” 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王衍与庾敳没什么交情,庾敳职务也没有王衍那么显赫,所以称庾敳称王衍为“卿”,王衍有些不大乐意。再看另一则: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因为卿有一种尊者对卑者的意味在里面,而在夫妻关系里面,丈夫对妻子才是尊者对卑者,所以妻子反过来对丈夫用“卿”的称呼,就有“于礼为不敬”的说法。但是王戎的太太取的是“卿”中亲昵的意思,所以“卿卿”,也就是“用卿的称呼来称呼卿”。我们现在还说的“卿卿我我”就是从这个故事里面来的。“卿卿”一词也成为夫妻之间的爱称。如清末民初时候革命烈士林觉民《与妻书》的第一句就是“意映卿卿如晤”。

 

到了唐朝,“卿”的用法有有了新的变化:官员之间互称为“卿”,有点儿类似于今天党内互称“同志”。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这则故事在《旧唐书•宋璟传》、《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日知录》卷二十六都有记载,而以《旧唐书》描写最为详赡:

 

璟尝侍宴朝堂,时易之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璟本阶六品,在下。易之素畏璟,妄悦其意,虚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当时朝列,皆以二张内宠,不名官,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天官侍郎郑善果谓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郎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郑善果一何懦哉!”

 

“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证明了唐代官员之间互称为“卿”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迁移,在唐代以后卿的用法,特别是在政府范围内,又有新的变化:“卿”成为皇帝、君对臣下的专有称呼。这个称呼,一方面取魏晋时期“卿”里上级对下级、尊者对卑者的意味,以及一种亲切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唐朝“卿”广泛用于官场、宫廷之间的用途。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看古代影视戏剧中就时不时的停到了“爱卿”与“卿家”等词的用法了。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下一篇:什么是“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