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和珅:和珅科举考试失败
历史上的和珅:和珅科举考试失败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那和珅是何时开始接触乾隆的呢?他给乾隆留下的第一印象又是怎么样的呢?
和珅在他19岁的那一年,也就是他与冯氏结婚以后的第二年,承袭了先祖的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也就是在这同一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清代科举最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举行了,但不经常,考试的方式方法比较简单。入关后,首次科举考试是在顺治二年。
清朝科举考试有三个目的。一是为选官取士。清朝土地辽阔,需要大批官僚来管理政事,帮助维持统治。从科举及第的考生中选取官员是唐代以来选拔官员的正途。这种做法有助于克服选拔中的长官意志,扩大选官基础。二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这个目的清初尤其明显。范文程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出于这个目的,康熙、乾隆二帝各在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还搞了一次制科考试—博学鸿词科考试。第三是有助于加强思想统治。通过考四书五经,默写《圣谕广训》,就可以有效地达到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目的。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制。与明朝一样,科举考试由礼部负责,考试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相同—都是考四书五经,考试的级别、步骤、授予的资格以及授予官职和明代也基本一样。
科举考试分童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考试。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下面介绍这些考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另有本县一名廪生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四、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第一场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府试是通过县试后才有资格参加的考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保结廪生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院试由学正主持。学正又名提督学院,故名。院试考两场。第一场为正试,考八股文两篇,试帖诗一首。第二场为复试,考八股文一篇,试帖诗一首,默写《圣谕广训》。录取后获得生员资格,生员俗称秀才,送入府县学官,准备参加正式考试。
乡试是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因是八月考试,又称秋闱。生员、监生、荫生、贡生、官生以及经科考合格的都可参加。考试分三场:初九为头场,十二为第二场,十五为第三场。举子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第一场考八股文七篇,第二场考论一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正式考试第二级。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时间是二、三月,所以又叫春闱。举人与国子监的监生参加。为防止假冒举人参加,顺治十四年后,举人在会试前要复试。会试有礼部主持,大总裁(主考官)为内阁学士或六部尚书。副总裁为六部侍郎、江南贡院的考棚郎或内阁学士。考试场次和内容与乡试同。会试取中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最高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举子作答。内阁拟题,皇帝选定。答题用字千字以上。旧历四月二十一日举行。考试三天后读卷官送前十名呈献皇帝。皇帝确定名次,并召见这十人,叫小传胪。余下取中的也由皇帝确定名次。内阁中书填写金榜。二十五日殿试名次揭晓,以舞刀射箭为晋身之阶的晚清武童在太和殿举行名典礼,这叫大传胪。大金榜张贴在长安街宫墙上。二十六日举行恩荣宴。考中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殿试后中式者除前三名外还要在保和殿举行朝考。由皇帝命题,由钦定大臣阅卷,分别等次。
状元、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其他新进士由掌院学士带领引见,由皇帝派遣任官。有的选为庶吉士,散馆后再授予官职。一般的授予六部主事、国子监博士或县令。
举人通过大挑也可作官。大挑开始于乾隆十七年。会试后,六年搞一次,由朝廷挑选形貌好和应对灵敏的做知县或学官。
上面说的是正常进行的科举考试。除此以外,清代还有制科、翻译科和武科考试。
制科是由朝廷举行的考试取士制度,始于两汉,清代制科始于康熙。清朝的制科包括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和孝廉方正科,还有经学科和临时的召试。博学鸿词科在康熙十八年(1679)举行了一次,试题是“璇玑玉衡赋”一篇,“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一首。参试者143人,取中一等20人,二等30人,俱授翰林官。乾隆元年(1736)举行第二次制科考试,钦命第一场题为“五六天体之中合赋,以敬授民时圣人所先为韵”。诗题为“赋得山鸡舞镜得山字七言排律十二韵”,文题是“黄钟为万事根本论”。第二场题经、史、制、策各一。参加者176人,取中一等5人,授编修;二等10人,授庶吉士。二年补试续到者,取中一等1人,二等3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济特科考试。试题为“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当钱多少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制钱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复试首题为“周礼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次题“桓宽言外国之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则国用饶民用给。今欲异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其道何由策”。186人参加考试,经过复试,仅有10多人考取。经济特科是应贵州学政严修于二十四年所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议,拟订章程后才举行的。大金榜孝廉方正科所举,重在考查德行。清朝入关后在顺治、康熙孝廉方正科还没形成定制,乾隆后才成常例。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孝廉方正科考试多是虚应故事。经学科考试仅在乾隆十六年搞过一次,进士、诸生和退了休的都可参加,但他们的经学必须渊博纯正,道德高尚修明,由大学士、九卿、督抚荐举。录取了4人:吴鼎、梁锡玙、陈祖范、顾高。前2人授为国子司业,后2人年事高,不能供职,进士题名碑授予国子监司业衔。临时的召试是皇帝巡幸,迎銮献册的进士、举人、生员,办了一些规定手续后,由学政会同地方督抚考试录取。
翻译科据商衍鎏先生考证本之于金女真进士科。翻译科之设是为维护满蒙语言文字。翻译科考试只限于八旗子弟,考试不定期。根据《清史稿选举三》,关外皇太极时期开始了翻译考试,入关后顺治八年、康熙初年、雍正元年有乡试,乾隆朝次数多些,嘉庆、道光两朝仍然有乡、会试。考试要求屡变。例如,雍正元年,乡试只考一场,考试题目或奏章一道,或从四书、五经出一题。后来是从《性理精义》、《小学》中限三百字命题。乾隆三年规定在翻译题外作满文一篇。“武科,自世祖初元下诏举行,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年会试,入文科制。……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九月会试于京师,中式者为武进士。凡乡、会试俱分试内、外三场。首场马射,二场步射、技勇,为外场。三场策二问、论一篇,为内场。……殿试简朝臣四人为读卷官,钦阅骑射技勇,乃试策文。临轩传唱状元、榜眼、探花之名,一如文科。”
下面对一般科举考试必考的两种文体——八股文和试帖诗作一解释。
八股文为科举考试必用。它是明成化年间形成的一种考试文体。格式死板,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部分组成。破题要说明题意,承题进一步说明题意和文章主旨,起讲是议论开始,入手是引入正题的话,起股是总论,出题是点出题目的散句,中股与后股发挥题意,至文章重心,束股说完意犹未尽的话,收结收束全文。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都有两股对偶句,因而称八股文。有些文章只有六股,也算是八股文。
八股文多取四书语命题,例如顺治二年,第一题用《论语》,第二题用《中庸》,第三题用《孟子》。因为以四书语命题,因此八股文又叫四书文。作八股文,考生要用儒家思想论述,“代圣贤立言”。以书中一句话命题叫小题,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以整篇为题就是大题。八股文用字有一定限制。顺治二年每篇不得超过550字,康熙二十年限650字,乾隆四十三年限700字。
还有一个试帖诗,它是乾隆二十二年后乡试、会试要考的。它是五言八韵诗。内容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例如路慎庄的试帖诗:
东西深不辨,空外但闻声。
共捣三更月,谁知万户情。
寒衣新浣出,密线旧缝成。
远近惊秋早,光阴入夜争。
力微拼用尽,辛苦说分阴。
凉意生双杵,繁音满一城。
深闺今日寄,绝塞几人征。
露布频闻捷,铙歌报太平。
清朝科举制度源自明朝的科举制度,但也有不同于明朝科举制度的地方。
第一是有民族歧视,尤其是清初。雍正前搞满汉两榜。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优待,只考翻译(满—汉)。科举本是选官的根据,但满人当官不必通过科举考试。乾隆时大学士60人,汉人25,旗人35,汉人全是进士,旗人只有4个。
第二是考官不仅要有官位和出身,从雍正四年开始还要经过考试。
第三是为避免各省录取名额太悬殊,康熙五十一年开始把录取的名额分到各省。
第四是为了避免代考现象,实行复试制度。乡试从顺治十五年开始复试,会试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
第五是讲形式。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作文上。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德说的“文徒空言,不适于用”。试帖诗纯粹是对仗、用韵,会用谀词。另一表现是重书法。书法不好,内容好也得不了高等。著名学者龚自珍朝考,文思浩荡,洒洒千余言,最后却因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屈没了人才。
清朝科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处罚也重,但始终不能根绝。这足以说明清朝士风的败坏和科举考试走到了末路。
科举考试固然为选官提供了一条路子,但弊病很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摧残知识分子。它把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束缚在四书五经里面,思想僵化了,不会生计,年复一年的考试,身体也搞坏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典型。第二,学非所用,脱离实际。举子虽然把“子曰”、“诗云”背得滚瓜烂熟,胸中却无治国一策。第三是把人限制在读书求功名的惟一道路上,使一些人谋求金榜题名,不惜金钱乃至生命,铤而走险,败坏了风气,也促使一些官僚腐败堕落。鉴于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病,清末康有为等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废除科举。统治集团中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要员也建议废除科举考试。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宣布停止一切乡试、会试,有千余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终于寿终正寝。
和珅参加举人考试的结果是他名落孙山,没有考中举人。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毕竟,和珅是太有才了。我们在前面的第二章里不是一再说这个和珅是一个有很大的学问的人么?怎么他这么有学问的人会连举人也考不上呢?
搁您您也考不上啊,您听说过哪年的科举考试考题考过乾隆爷的笔迹是什么样的?乾隆爷写过什么文?这文章什么意思?见过吗?没见过。您听说过哪一年的科举考试考过和珅所要学的蒙古文、藏文啊?您见过哪一年的科举考试考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珅学的正赶上当时的科举考试不考。您说,按照当时的考试标准,他能考得上吗?唉,和珅也是当时考试制度的牺牲品啊。
当时的科举考试考什么?九本书,一个是“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还有一个是“五经”,是指儒家传统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书。当时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九本书。而且,考试的依据就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为这九本书所著的注解注释,别人的注释注解都不考。
像和珅这么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您说在当时的考试制度下他能考上吗?
他考不上,他学问太多,知识太渊博,当时科举考试考的面太窄了,和珅不适应,没考上,和珅就放弃了,我还不考了呢。我考他干嘛,我不考一样当官。
在当时,你如果是汉人不考试当不了官,你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熬出来,到了举人您就成老爷了,您就可以当官了,到了进士您就可以当大官,那要是状元就更可以当大官。
但是满洲人不一样,他有两种当官的渠道:一、科举考试;二、祖上的功绩,凭借祖上给自己创下来的基业,直接就可以当官了。
像和珅的祖上就给他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官,和珅将来只要一当官,就从这个职位当起。
还别说,和珅当年没考上,他立即就工作了,参加工作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三等轻车都尉。也没劲,过了三年,也就是和珅22岁的时候,他被授为三等侍卫(也就是皇帝的普通保镖),和珅成为了一个皇家仪仗队的成员。
有人说,皇家仪仗队?那得有点儿才啊,起码会点武功,还真会,和珅还真会武功,家传。满洲人谁不懂点武功?那个时候,关外的民族,不懂点功夫的人很少。
皇家仪仗队除了会武功之外还得会点别的吧?还得长得漂亮吧。您不漂亮,皇上天天看着这个人很恶心,您看我这个人就去不了。人家和珅就可以去。
看来,和珅的相貌还是满不错的啊。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影视剧中王刚主演的和珅。按照历史事实来说,王刚主演纪晓岚还可以—黑胖黑胖的;但主演和珅就差多了—和珅真的是个非常标准的英俊美男(有的文章中说他是个绝色美男子)—用现在的话说,很“酷”的。也可以说,和珅是满洲第一俊男。
做了三等侍卫,和珅终于可以接近皇上了。那么,和珅是怎样发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