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妙笔写传奇(3)

作者:康丽 字数:2792 阅读:192 更新时间:2009/03/10

第151节:妙笔写传奇(3)

《明报》大辉煌

这时的金庸,已经不想再在《大公报》继续干下去,他想自己办报纸,虽然外交官不能做,但办报纸依然可以自由抒发,影响公共舆论,况且自己在报社里任职多年,完全熟悉各种操作。

1959年,一份叫《明报》的报纸在香港注册。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金庸占80%的股权,负责编务,朋友兼合伙人沈宝新占了20%,负责经营。这样的股权比例一直维持到90年代。

“明”含有“明理”的意思,同时也象征了光明的前途。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到了“明教”这么一个组织,可见金庸对“明”的喜爱,他还请了当时香港最有名的书法家王植波题写刊名。

当时香港的报纸很多,有比较严肃正统的《星岛》、《华侨》、《工商》,也有很多低俗艳情小报,怎么才能打开出路,金庸决定走一条中间道路,既有严肃正统内容,也有软性香艳小说。总的来说,以小说及趣味资料为主,每日出版一张,小报形式设计。

《明报》的销量起初并不尽如人意,有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我们看见报馆经济不好,也不奢望有薪水发,只求渡过难关,便心安理得了。”

但金庸与沈宝新硬是苦苦支撑下来,甚至不惜以典当来维持。他们确确实实将办报作为一项人生的事业去做,不愿意半途而废。

为了挽救自己的报业,金庸拿出了杀手锏,就是他的武侠小说,来支撑报社走过艰难的创业阶段。而当时连载的就是著名的《神雕侠侣》,这本小说一出,男女老少争相购买报纸,期待着每天的连载,尤其是杨过与小龙女的16年之约,引来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大家都在猜测最后的结局。当然,金庸最后让他们重新相聚,报社的销量是节节上升。

金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虽未至盈利可观,赤字却已逐渐减少。报馆维持下去已无问题,但还不是一流报纸。正在金庸绞尽脑汁,思索追赶良策之际,中国大陆爆发了“大逃亡潮”。因为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了大批的大陆人涌到香港,造成动荡局面,成为热门话题。

当时各大报都争相采访这段新闻,在实力、财力上,明报无法与别人竞争,但金庸独辟蹊径,在社评中大做文章,对于此事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以《大公报》为首的几家大报,对于金庸的观点进行了抨击。《明报》当然不示弱,你来我往,一场激烈的笔战引得读者大看好戏,欲罢不能。本来并不怎么著名的《明报》在笔战中人人皆知,而更重要的是,金庸的社论引起了高度注意,不管赞同还是反对,谁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这次笔战后,《明报》扩展至两大张,形成了中型报纸的规格,同时也有了盈余。可以说如果没有“逃亡潮”,也许就没有《明报》后来的发展。

后来在许多事件中,金庸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的立场,在与别人一场又一场的“争论”中,《明报》越来越出名,销路越来越好。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更为《明报》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当时大家都迫切想要了解大陆消息,《明报》及时开辟了“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最新消息。由此《明报》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

之所有这样的成就,跟金庸的知人善用是分不开的,他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这些人或在《明报》工作,或者后来自己独立,都成了香港报纸的中坚人物,例如《信报》老板林三木,原先只是资料员,后受到金庸赏识被派往英国学习财经,返港后任《明报晚报》的副总编辑;可以说60年代的《明报》,人才荟萃,令人神往!

1968年,金庸又办了《明报周刊》,改变了周刊只是报纸赠品的做法,开始精良编  

辑,定价出版。除了《明报》(日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外,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87年,又成立翠明假期,经营美加、澳洲及欧洲的高级旅游业务,使得明报集团的业务多元化。

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企业集团,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已由一家报社扩展成兼营出版、旅游、印刷以至地产的多元化企业。《明报》销量高达12万份。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前后,销量一度突破25万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明报周刊》则达到30万份,执香港娱乐周刊市场之牛耳。90年代初期,明报盈利高达1亿元,金庸个人的财富估计已超过6亿元。

金庸的好友说,他(金庸)是中国以文致富的第一人。最了解他的职员说:“《明报》的成功,可归功于查良镛个人的远见。由早期以武侠小说的金庸做号召,迈向60年代以政论闻名的查良镛年代,以至目前上市以企业手法经营《明报》,他成功地将《明报》塑造成一份备受知识分子尊敬的报纸。

现在的金庸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的作品还在不断地印刷重版,关于他的学术研讨会还在继续进行,但他却激流勇退了,选择了归隐,1972年,在写完《鹿鼎记》后,金庸毅然封笔,1991年,金庸部分转让明报股权,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退休”政策,到1994年,他正式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全面“退隐”。

退休之后的金庸开始云游四海,边写历史小说,边做一些研究工作。正如他所写的每个大侠那样,无论是张无忌、杨过,还是袁承志、令狐冲,无一例外地选择隐退江湖,他也是一个大侠,一个智者,一个哲人,为无数平凡的百姓创造传奇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一个传奇!

成功秘诀

厚重的文化修养,广博的文学底蕴。

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坚持。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152节:永不屈服的传奇英雄(1) 下一篇:第150节:妙笔写传奇(2)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