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瓦尔科特简介

作者:佚名 字数:1548 阅读:125 更新时间:2009/03/12

德里克·瓦尔科特简介

德里克·瓦尔科特 姓名:德里克·瓦尔科特 国籍:圣卢西亚 年代:1930- 职位: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
  姓名:德里克·瓦尔科特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0年  国籍:圣卢西亚  所获奖项: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
    德里克·瓦尔科特(DerekWalcott,1930~)出生于圣卢西亚首都卡斯特里。母亲是教师,父亲喜欢绘画。幼时丧父,他与姐姐和李生兄弟是在堆满了书籍的房间里长大的。中学时代是在以传统教育著称的圣玛丽学院度过的。毕业后,他考进了牙买加的“西印度大学”,1953年取得学士学位。婚后,曾在圣玛丽学院和牙买加学院教过书,同时出版《诗集》(1953)和剧本《亨利·德尔尼》(1951)。
    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下,他在1957年来到纽约进入瑟·金塔罗的导演学习班和凤凰剧院的排演公司。
    1962年,他的《诗集:在绿夜里》的出版,成为加勒比海地区英语文学的里程碑,获得吉尼斯基金奖。此后,诗集《放逐及其他》(1965)获得海涅曼奖,《海湾及其他》(1969)获得肖尔姆德雷奖,戏剧集《猴山之梦》(197O)获得奥比戏剧奖。1973年,他出版了自传体长诗《另一种生命》,接下来几乎是每两三年就出版一本诗集:《海葡萄》(1976)、《星——苹果王国》(1979)、《幸运的旅客》(1981)、《仲夏》(1984)、《自选集1948—1986》(1986)、《阿肯色的遗嘱》(1987)、《奥梅罗斯》(199O)。这一时期,他的戏剧创作成就也很辉煌,继《猴山之梦》之后,他接连出版了《查拉旦》(1974)、《塞维里玩笑》(1974)、《嗅,巴比伦》(1978)、《记忆》(1977)、《哑剧》(1980)、《小岛声音难入耳》(1982)、《最后的狂欢》、《牛排,不是鸡》、《蓝色尼罗河的支流》(1986)。当瑞典皇家学院在25O名候选人中挑选最佳作家时,《最后的狂欢》正在斯德哥尔摩上演。
    评论界认为,印第安题材的文学自它产生出《海华沙之歌》这样的民族史诗之后,一直在企盼着自己的荷马,而今终于在圣卢西亚这个海岛上找到了自己的大诗人。几十年来,瓦尔克特先后获得了许多文学奖,1988年他还获得了英国女王金奖。这时,他正以荷马史诗的人物和题材构思长篇史诗《奥莫罗斯》和剧本《奥德奥》。1992年,由于他的作品“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是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在绿夜里》、《放逐及其他》、《海湾及其他》、《猴山之梦》、《另一种生命》、《海葡萄》、《星——苹果王国》、《幸运的旅客》、《仲夏》、《自选集1948—1986》、《阿肯色的遗嘱》、《奥梅罗斯》、《猴山之梦》、《查拉旦》、《塞维里玩笑》、《嗅,巴比伦》、《记忆》、《哑剧》、《小岛声音难入耳》、《最后的狂欢》、《牛排,不是鸡》、《蓝色尼罗河的支流》等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德谟克里特简介 下一篇:德莱塞简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