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
幽兰
《幽兰》传自南朝梁代隐士丘明(公元494年—590年),是至今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谱保留下来的琴曲,也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1885年,中国学者杨守敬在日本访求古书时发现了这首琴曲,其原谱保存在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系唐代手抄的文字谱卷子,仍保持早期的文字谱记写方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记谱年代大约在武则天时期,文字所记是左右两手在琴上演奏的指法,共有汉字4954字。序曰“丘公字明,会稽人也。梁末隐居于九嶷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随开皇十年,于丹阳县卒,年九十七”。
《幽兰》全名《碣石调·幽兰》,碣石调源于相和歌瑟调曲中的《陇西行》,即陇西地方的歌曲。曲名前冠以调名,为琴曲之仅见。据推断,应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碣石调是指它的曲调形式,《幽兰》是指乐曲所描写的内容。南北朝时流行碣石舞,碣石调可能是当时碣石舞曲调。至于《幽兰》,当时有诗人鲍照写过同名琴曲歌词,意为借幽兰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心情,与现存曲调的情绪是一致的。
《南齐书·乐志》云:“碣石,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其歌四章”,三国曹操有《碣石篇》,其曲调称《碣石调》。汉蔡邕《琴操》云:“孔子周游列国,皆不得重用,归途中见兰花盛开于幽谷,于是慨云:兰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却与野草杂处,犹如贤德之人与鄙夫为伍一样,于是创作《幽兰》一曲,表达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幽愤心情”。这首乐曲突出了忧愤、伤感、光明、坦荡、雅洁、清高等多方面的音乐内涵,表现的是一种不为人知的深深的落寞与伤感。司马相如《美人赋》中亦有“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之句。
《幽兰》有多种传本,其曲调清丽委婉。其谱序曰:“其声微而志远”,谱末的小注中又说:“此弄宜缓,消息弹之”。谱中每拍的结尾都用文字注明:“拍之大息”或“拍之”,一共四处,正好四拍。整首乐曲节奏缓慢,力度也并不强烈,表现了空谷幽兰那清雅素洁及静谧悠远的意境,表达了抑郁伤感的情绪。
清代末年,《幽兰》曲谱影印本传回国内。近代琴家杨时百、盛家伦、查阜西、管平湖等为之进行打谱,并有数位琴家可弹奏此曲。吴文光译《幽兰》为四段:第一段是引子,曲调深沉,有压抑感,节拍较自由;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题:第二段与第三段采用了泛音与按音交替出现的音乐旋律,在音色上有较大的变化和对比,体现作者内心之深沉感慨;第四段的音乐大部分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调明朗,象征着光明即将来临,表达作者通过兰花的性格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碣石调·幽兰》以文字记写音阶及操缦手法,四拍,二百二十四行,每行二十至二十四字不等,共四千九百五十四字,以“耶卧”、“住”、“抑”、“末”、“蹴”、“蹙”、“唈”、“复泛”、“仰泛”、“互泛”、“放”等字记左法指法,“掌”、“半扶”、“打”、“摘”、“劈”、“却转”、“转指”、“龊”、“历”、“发刺”、“齐撮”等写右手指法,“纵容”、“节”代表共法,以“豆”代表徽位,“取声”、“附弦”等记明弦位、徽数,是手法谱一种,谱后所注:“此曲速度不宜快弹,而应缓缓弹奏,说明对兰花的描写不应以其外形取悦于人,表达了古代文人雅士孤芳自赏的心理状态”,则为表现提示。
明清以来刊行的琴谱,如《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自远堂琴谱》等收有《幽兰》或《猗兰》,其曲调与文字谱与《碣石调·幽兰》不同,当为另外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