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

作者:佚名 字数:2170 阅读:188 更新时间:2009/04/18

荒原

荒原
T·S·爱略特
《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全诗共分五章。诗人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它需要水的滋润,需要春天,需要生命,而现实世界却充满着庸俗和低级的欲念。然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渴望的生命之水拯救不了人类。为此,人类需要宗教的“给予、克制和同情”。文中利用人类学和神话学的研究成果,大量引用或改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句,使用六种语言,以鲜明的形象、严密的结构,并借助暗示和联想,构成一部思想和情调完美结合的诗篇。
《荒原》最初出现在《日昙》杂志,并获当年该杂志的诗作奖,此后于1922年发行单行本。全诗分为五章,在第一章《死者葬仪》里,他把荒原象征为战后的欧洲文明,需要春天、生命和水的滋润,然而现实则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不生不死没有生机。第二章《对养》中,把上流社会妇女和酒吧间里下层男女市民的生活作了对照,同样写的是低级而无意义的现实生活。第三章《火诫》中,重点写了情欲导致的庸俗猥亵和空虚无趣的爱情。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暗示死的不可避免,人们渴望的生命之水拯救不了人类。第五章《雷霆的话》,回到欧洲那一片荒漠中,表现了对革命浪潮的恐惧,宣扬了“给予、同情、克制”等。
这是一部结构严谨,思想与情调一致的完整诗篇,原稿中一部分被删掉,但未影响全篇。全诗极少用韵,大多是节奏感分明的自由体诗,语言变化多端。然而这又是一部晦涩难读的作品,许多评论家围绕它炮制了无数的理论,但这只能使人感到越来越神秘。以后,艾略特增加了许多注解,才使一部分人勉强读懂。通篇表达了虚无和绝望的情绪。
《荒原》在美国文学界引起的一种骚动,真正可以说是罕见的。对许多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一个蓄意的欺骗愚弄,有的甚至认为这首诗是故弄玄虚,其目的是使大众不知其中的奥妙何在。他们认为,这位诗人本可以用比较浅出的方法来写的,却故意把他的作品搞得十分难读,令他的读者望而却步。本身仅有四百三十行的诗作,竟附载了厚达十一页的注释,使得这一作品更加难懂。当时的读者还没有能力来接受艾略特的特有风格,尽管其时诗的创作形式已有很大的革新,但诗的韵律格式并未有重大改变。也就是说,当时大部分诗作纵然其形式有所改变,其意义却不难明白。但文略特受到英国形而上诗人与法国象征诗人的影响,大胆抛弃19世纪诗作的形式,采用了一种虽然很难读懂但却真正新的风格。
这首诗先描绘这个现代世界的景象,用的是聊天的零碎片断。
“那些把大地抓牢?那些/枝桠从这堆/多石的垃圾里长出来?”
这是个荒芜的文明,它什么也长不出来,而在那些不真实的大都市里,凡是活的东西似乎都已死了——但丁乍见到那批为地狱与天国都不容纳的“徒劳乌合之众”,因为他们虽然活着却“没有罪咎,也没有赞赏”,不禁失声叫道:“我没有想到死亡毁灭了这么多。”这些徒劳大众就是现代大众。接着出现的,就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尖锐对照:诗人用刻意的富丽描述(也许是描写文艺复兴时代,笔意呼应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利欧佩特拉》)来对应一个酒肆中的平庸景象。第三部分也运用同一个技巧:“小房地产经纪所办事员”引诱打字员的鄙俗行为(现代世界里的爱情已经沦为一种毫无意义的机械行为了),对衬伊丽莎白与赖施特在斯宾塞笔下的“甜美的泰晤士河”上的游船。艾略特称,目睹这一切的泰瑞西厄士是“这首诗里最重要的人物”,因为他经验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生命,所以能够结合所有的人物。根据作者注解所说,最后一部分的题旨计有“艾莫斯之旅,前往‘危险的礼拜堂’,与东欧今天的衰微”——换句话说,世俗社会分崩离析,只有那位愿意牺牲自己来使他的国土复苏的国王始克拯救这个社会,(“我岂不至少应使我的国家秩序井然呢?”),也就是说,只有为他的人民死亡又复活的基督始克为他们带来一个新生命。这首诗于是在一个深沉的宗教调子上结束。
尽管这首诗的每一行、每一段落都各有许多不同的诠释,但“荒原”显然是现代大城市,对于其中的居民,现代生活只提供“一堆破碎的意象”与“一杯尘土的恐惧”。这是一种因精神的干旱而垂死的文明。这首诗极其复杂难懂,要求读者用很高的注意力来读,同时因其重要题旨与卓越技术而地位突出,是现代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红字 下一篇:霍乱时期的爱情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