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苏彦捷
金丝猴-苏彦捷
主讲人简介: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自1988年起,开始研究金丝猴的行为极其社会结构、发声通讯等,先后主持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内容简介:
今年是猴年,所以大家来看一看,机灵聪明的猴子,它们是怎么样生活的。我们说金丝猴它是非常漂亮,优雅的灵长类动物。因为灵长类动物和我们人类从遗传基因的角度来看,我们是非常相近的亲戚,我们有90%多的基因是相似的。那我们对灵长类动物的了解,会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自身,这是我们对金丝猴进行研究的一个初衷。
金丝猴从它的分布地域和分类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川金丝猴是真正的披有金色毛发的金丝猴。我们经常会说川金丝猴是真正的金丝猴。因为像黔金丝猴,滇金丝猴,还有越南金丝猴,它们的毛发就有一种灰、黑色。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川金丝猴,是在笼养状态下进行精细地观察。我们在笼养条件下,我们观察了将近五百个小时,我们把它们所有的社会行为分成了四大类,这四大类有攻击行为,作威行为,屈服行为,和和解、友谊行为。当然在我们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不仅是这个方面吸引着我们,它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生活方面。就是在自然的环境当中,我们怎么知道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它们怎么样把这么多的个体组织在一起,我们就从各种各样的观察当中得到数据。一般在树林当中,一个家庭就会在一棵树上,它的家庭是那种后宫式的家庭。后宫,大家都知道,是一个皇帝带着一堆妻妾,带着一帮孩子。它们这个基本的家庭单元就是这样,那么还有就是它们几个家庭可能组成一个像家族一样的中间的单元,我们叫它分队,几个分队再组成一个大的社群。
我们说对金丝猴的研究当中,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说金丝猴的群体当中它有很多的个体,它也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就活泼一点,有的就内向一点,有的就心眼多一点,有的可能比较憨厚一点,我们也可以把它的这种行为把它记录下来,进行一下评定。然后看它们那种个性的维度是不是跟我们人类个性的维度是可以进行比较,有哪些是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些都是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所以希望我们美丽的金丝猴,能够快乐地生活在它们的栖息地。
(全文)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金丝猴》。今年是猴年,所以大家来看一看,机灵聪明的猴子,它们是怎么样生活的。我们对猴子的了解可能有很多方面,比如说它的形态,它的生理。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它的一些社会生活,它的一些社会行为。我们说金丝猴它是非常漂亮,优雅的灵长类动物。因为灵长类动物和我们人类从遗传基因的角度来看,我们是非常相近的亲戚,我们有90%多的基因是相似的。那我们对灵长类动物的了解,会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自身,我们的一些能力是怎样发展来的,我们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这是我们对金丝猴,或者是笼统来说,我们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初衷。因为金丝猴它有着不寻常的一个大的社群,那么它这种复杂的社会生活,是不是推动了它的社会智力,或者这种智慧能力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在探究它的社会生活的过程当中,来寻求答案。另外我们从这种多样的交流方式当中,比如说从视觉的行为模式,从听觉的声音,这种非常丰富的交往当中,来寻求它们怎么样来维持这样复杂的一个社会群体,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金丝猴的概况。因为金丝猴从它的分布地域和分类上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四种,有一种,我们叫做川金丝猴,川金丝猴是生活在陕西、四川、甘肃和湖北;还有一种是生活在云南的滇金丝猴;还有是生活在贵州的黔金丝猴;还有一种就不在我们国家了,在越南是越南金丝猴。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四种这样非常漂亮的金丝猴,而川金丝猴是真正的披有金色毛发的金丝猴。我们经常会说川金丝猴是真正的金丝猴。因为像黔金丝猴,滇金丝猴,还有越南金丝猴,它们的毛发就有一种灰、黑色,还有就是它们面颊的颜色不太一样。比如说我们川金丝猴是淡蓝色的面颊,而滇金丝猴它们是粉色的面颊,所以也有的人会说滇金丝猴是最像人类的金丝猴,因为它们和我们的脸色是一样的。但是川金丝猴从整体上来说是最漂亮的,因为它披有金色的毛发,淡蓝色的面颊,有这种上翘的鼻子。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川金丝猴,就是说我们自己把川金丝猴作为一个研究的被试。那么我们研究的地点有湖北神农架,就是在野外来观察它们。还有北京野生动物园和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是在笼养状态下来观察它们。还有就是上海野生动物园,这是在半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它们,我们在不同的状态下来观察它们,主要是我们希望了解现生的野外金丝猴,它们生活是什么样子。但是在了解野外的金丝猴之前,首先要看一看它们在笼养的情况下。因为我们可以很好地辨认它们,我们能够看到,比如说谁对谁做出了什么,这样对我们在野外去观察它们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在开始研究的时候,都是在笼养状态下,对它的行为进行精细地观察,这是我们的第一步。
我们在笼养条件下,我们观察了将近五百个小时,我们把它们所有的社会行为分成了四大类,一共17种,这四大类有攻击行为,作威行为,屈服行为,和和解、友谊行为。那么在每一类的行为当中,又有不同的种。在攻击行为里头,我们有咬住、抓打、追赶,威胁,这都挺好理解的,它是攻击行为的范畴里头。那么作威行为是包括摇笼和取代。摇笼其实是一个描述性的,比如说它在笼养状态下,它就可能使劲地摇晃笼具,或者是在栖架上发出很大的声响,这是表示它自己一个地位的行为,我们叫作威行为。那么取代行为,它也是比较明显的,就是如果这个个体的等级地位比较高的话,它走过去,那么另外一个,原来可能占据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的一个个体,它就要把这个好的位置让给高等级的个体,那么这就是一个取代行为。让开位置的这个个体做出的行为叫回避行为。我们把回避、逃逸和蜷缩行为都归在屈服行为里头。那么回避刚才我们说了,它跟取代是一对,就说明它是低等级的个体做出来的屈服行为。逃逸,大家都知道,我打不了就跑嘛,逃逸行为也是一种屈服行为。蜷缩行为我稍微给大家解释一下,蜷缩行为就是我们讲的,在高等级个体如果是威胁低等级个体的时候,低等级个体要做出一个动作说我服了,我不跟你打,我知道我的地位比较低,那么它就一低头,这就是一种屈服的蜷缩行为。和解、友谊行为里头我们包括很多类,比如说像张嘴、抱腰、拥抱、理毛、挨坐、趋近、游戏、邀请这些都属于和解和友谊行为。这里头可能有些大家都比较好理解,比如说拥抱,拥抱就是两个人一搂,拥抱行为很好理解。
那么理毛行为我想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是理毛行为的例子。这个画面上呢,画面上是两只金丝猴的个体,一只给另外一只在那儿理毛,这个理毛的具体形态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像比较成熟的,它就是理得比较清楚,像小猴子在学习理毛的过程当中,它会逐渐地学会这样一个行为。比如说它开始的时候,拍拍打打,看着别人理毛,它也拍拍打打的,其实它根本没有真正去给人家理,这个理毛其实我们有时候也叫,它英文是grooming,是修饰的意思。就是在猴山上,我们经常会看到逮虱子,大家说它在捉虱子,其实那就是一个理毛的行为。当然这个理毛的行为有人会说,它有一个清洁的作用,就像我们说的捉虱子,其实不是真正地捉虱子。比如说有一些盐粒有一些灰尘,它把它择出来,这是有一种清洁功能。但是它最主要的行为功能应该是一个社会功能,也就是它维系这种社会关系,它还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策略。比如说我想拿走这个个体的一些东西的时候,我肯定先给你理毛。你抱着一只小猴,那我就可以把你那只小猴子抱走了,这是一种交换的社会策略。你可能有吃的,我给你理理毛,你可能就给我吃的,我给你理理毛,下一次我打架的时候,你可能就帮我,这都是一种社会交换的策略,这是理毛行为。它都属于友谊行为里头。这个画面表现的是野外的金丝猴这种理毛行为,你可以看到妈妈在给怀中的小宝宝理毛,因为这个理毛行为是它们维系社会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为模式。
张嘴,名副其实就是大家应该知道,它是张着大嘴。有的人以为张着大嘴是威胁,不是,就是我们讲了,如果它不露出那个犬牙的话,那么张嘴基本上是一种非常友好的,像我们说这个游戏脸,我在跟你闹着玩,都是张着嘴的。还有金丝猴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知道,它打完架,它要和好,那么和好的时候呢,它就张着嘴,跟你啊一下子,啊一下子,或者是拉拉手,这就是张嘴和拉手,都是非常友好的行为,它可以在和解当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比如说公猴在劝架的时候,就是两个母猴在打架,那么它就要走在两个母猴中间冲这个张张嘴,冲那个张张嘴,说别打了,就可以把这个架给平息,这也是一种张嘴的社会功能。还有就是说如果我们刚才讲到了取代行为,就是高等级的个体可能一过去,低等级个体就要跑掉。如果这个高等级个体觉得,我过去没什么威胁,或者是大家等级差不多,我要走过你呆的那个地方,我并不是威胁你,并不是要跟你打架,那么它就可能一边走,就一边张着嘴,我没事,我不是要打你,我就过来一下。这些都是张嘴这种社会模式的一些意思在里头。
下面我们说,我们搞心理学的人为什么对金丝猴的社会行为会这么感兴趣。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金丝猴它生活在非常不寻常的一个大的社群当中。我们在野外观察到几百只的社群,最多有340多只。那么在这种大的社群当中,它们有着复杂的社会生活。在我们的心理学当中,有一条对动物的这种智慧能力的理解是说,社会生活越复杂,它可能智慧能力就越高。或者说复杂的社会生活可能是它的智慧能力进化或者发展的一个动力。所以我们希望了解,我们这个智慧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就希望了解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生活当中,动物它是表现出多少社会智力,或者说它们的智慧能力是怎么样的,这也是我们对金丝猴感兴趣的最初的一个原因。
当然在我们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不仅是这个方面吸引着我们,它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生活方面。这个画面表现了一个在自然栖息地的一群金丝猴。你可以看到,这个画面全是猴子,很多的个体在这中间。你可以看到,在树林当中非常多的猴子在那儿蹦、跳,它们生活得非常惬意。就是在自然的环境当中,我们怎么知道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它们怎么样把这么多的个体组织在一起,我们就从各种各样的观察当中得到数据。当然一般在树林当中,它们很多,一个家庭就会在一棵树上,基本上是这样,你能够看到,但是整体的这种社会群体的组织情况是很难看清楚的。那么在野外,它可以从一座山,迁移到另外一座山。那么过山中间的路,或者是在山当中,有一些比较开阔的一片平地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动物走过这块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整体。那么我们把这段过这块地方,或者过这个路的过程把它录下来,然后我们再重新地一遍一遍地去看,把它记录下来。我们就看到了一些,它们组织的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基本上是这样,就是它的基层单位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然后和另外一种基本单元就是我说的全雄群。那么家庭很有意思,它的家庭是那种后宫式的家庭。后宫,大家都知道,是一个皇帝带着一堆妻妾,带着一帮孩子。它们这个基本的家庭单元就是这样,一只成年的雄性,带着一些成年的雌性,再带着它们的孩子,这就是它们基本的家庭单元。那么全雄的单元是这样,因为一个家庭当中只有一个成年雄性,有几只、十几只的成年雌性,那多出来的雄性怎么办呢?它们就组成男子汉俱乐部,就是单身汉俱乐部,就是全雄群。全雄群在这个整体的社会组织当中起很重要的组织作用,这个后面我们会提到。
那么还有就是它们几个家庭可能组成一个像家族一样的这样一个中间的单元,我们叫它分队。几个分队再组成一个大的社群,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所以现在看来,我们基本上把它分成三层的社会组织,基层的是家庭单元和全雄单元,然后中间是分队,然后再到上头是一个大群。我们有这样几次很好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体的数量有一百多只,有两百只,还有三百多只的。那么它们家庭的数目也不一样,有七、八个家庭,也有十几个家庭。那么在每一个家庭当中,它们可能有二十多个成员,这二十多个成员,当然包括一个成年雄性,然后再加上十个左右的成年雌性,再加上它们的孩子,这是它基本的一个社会组织的情况。那么这个画面就表现了一个后宫式的家庭。这是成年的雄性家长,这些都是它的妻妾和它的孩子。那么我们在看金丝猴社会生活的时候,我们从它们的社会关系当中可以看到,它们怎么样进行之间的交往,我们用四个例子来给大家讲。
第一个例子我们来讲哺乳与断奶。在哺乳和断奶,我们知道主要是小猴子和母亲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人类我们曾经会提到说,有两次断乳期,第一次就是说它生理的断乳。我们现在提到的就是说,如果和人类进行比较的话,就是生理的断乳期。也就是说它从生下来不能自立,它们需要吃妈妈的乳汁。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到,在这个吃奶的过程当中,小猴子的这种行为和妈妈的行为以及小猴子和妈妈的这种关系会发生变化。那么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总体上来说,妈妈在小猴子一岁之前,它是非常容忍孩子的。比如说它什么时候想吃奶,就什么时候钻到妈妈怀里来吃奶。那么在很小的时候,在一个月以前,小猴子都不太能够离开妈妈,因为妈妈不放心它,它如果离开妈妈四处游荡,这个时候妈妈会扽着它的尾巴。那么到两、三个月的时候,可能妈妈就会把它放开,让它去探寻周围的环境。但是你看,妈妈会经常瞄着它,别走远了,走得太远,它赶紧上前去把它收回来,我们叫把它再抱回来,这是在开始的时候。一般来说小猴子的这种幸福生活,大概能够持续半年左右,因为半岁之后,它就开始自己弄点树叶子啃啃。
到了1岁左右的时候,我们说断奶过程要开始了。这个断奶过程是妈妈发动的,因为我们知道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哺乳是抑制排卵的,就是它没法开始下一个繁殖的周期,如果它不断奶的话,所以它就要开始发动断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母婴之间的冲突。因为在刚开始,母亲发动断奶过程的时候,小猴子是不习惯的,说我每次来了,都可以吃到奶,现在我来了,你不理我了,我怎么受得了。母亲说小猴子要往怀里头扎的时候,妈妈拿双臂把乳头盖住,或者是扭过身去,不给它吃,那这时候小猴子肯定是受不了,它就会哇哇地大叫,就是我们说要撒娇,做出可怜的那种样子或者发出可怜的声音。那么这个时候,妈妈可能就要稍微妥协一下,就让它再吃一下,把它抱进来。那么下次它又这样的话,妈妈肯定就不干了,不理它了,你再怎么叫,我也不理你。那它就开始发脾气。那我们知道,小猴子发脾气也很有意思,它就哇哇得叫,然后头甩,使劲地甩,然后就觉得不行了,像小孩子似的撒泼,要跟妈妈抗争了,要争取这样一个机会。那么这个时候,妈妈也不得不再做出妥协,再让它吃奶。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看到,母亲是越来越不容易做出妥协,而小猴子是越来越难得到吃奶的机会。到最后总有一次,它是再也不能吃奶。我们说我们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标志。比如说我们在北京濒危动物中心观察到的例子,就是小猴子它要吃奶的时候,是在中午午睡。那么金丝猴是有午睡的习惯的,无论是在笼养的状态下,还是在野外,你都可以看到一吃过中午饭,大家就没声没息了,基本上都在那儿打盹,睡觉,中午要休息一下。然后再开始下午的这种迁移活动,寻食。那么在中午午睡的时候,妈妈跟另外一个雌性个体抱着午睡。往常小猴子是应该在妈妈怀里午睡的,今天它也想挤到妈妈怀里去,妈妈就不让它挤,它就使劲地搂着另外一个个体,就没有空间让它挤进去,小猴子就可怜巴巴在妈妈身边就哭,我们说可怜的声音,大家可以听,就这种哇哇地叫了一中午,就像哭一样,那么最后它也没有挤进去。从这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观察到它的吃奶行为,也就是这个断奶的过程就结束了。
那么我们说在小猴子从小长到大的这个过程当中,不光是它跟妈妈的这种相互作用,还有它跟父亲的相互作用,这个跟父亲相互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在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曾经观察到。因为我们这个小猴子叫豆豆,这是它的父亲和母亲,它可以摽着两个父母的尾巴,在那儿荡秋千,这是它们小猴子经常玩嘛。那么这个时候,因为一般的要不是这种小的个体来做这件事情的话,就不会让它动,因为一般的尾巴动一下的话,它就会把它收回来。那么这个父母都容忍,它摽着它们尾巴荡秋千。这个画面你可以看到,小猴子爬在爸爸身上,在那儿舞来舞去的,又在那儿拍,又在那儿大,就跟我们小孩子跟父亲在一块打闹似的,你们可以在床上滚。它这个画面非常明显的看到这一点。那么小猴子就趴在爸爸身上,而爸爸就做出来张嘴,我们知道这种非常友好的一种行为,没有说不能容忍。你从这些画面中,你可以看到,父亲跟小猴子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和谐的。对于金丝猴的群体来说,成年的雄性是比较容忍的。那么金丝猴在长大的过程当中,父亲对子和女的态度不太一样,就是说对儿子,还是对女儿。对女儿它就容忍一点,对儿子呢,到两岁的时候,它就要开始教训它了。这个不光是说可能要严加管教儿子,不光是这样。因为在野外的社会群体当中,儿子是要迁出的,就是等于雌性是留在原来的群中,公猴子要离开这个群体,因为它要迁出。所以我们在笼养的情况下,父亲对它的女儿两岁多的时候,都还挺容忍的。但是对它的儿子就开始追它,打它,就是在两岁多的时候。所以它对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女儿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说的父亲跟孩子之间的关系。
那么刚才讲到了,在家庭当中有父亲,有它的母亲,还有它的阿姨,因为我们说一只成年的雄性和一些成年的雌性,那么其他的雌性或者是还没有长成成年个体的雌性,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成年雌性有一些抢婴的行为。有时候我们也叫阿姨行为,它那个抢婴是说从妈妈怀里把小猴子抱过来。这个画面也可以看到,这个雌性正要把猴子从妈妈怀里抱过来。那么这种阿姨的行为,它是可以帮助做母亲的个体能够有时间去寻找食物。那么对于雌性来说,它那个抱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练习的过程。比如说我没有带过孩子,我可以练习怎么带孩子,怎么抱孩子,这可以练习。那么还有就是说像对于比较年长的雌性,它可以给它一些经验,就是说告诉它怎么样抱孩子。所以这个阿姨的行为,它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功能。这张画面表现出来的就是阿姨行为的这个情况。
那么我们说金丝猴个体之间的一些关系,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例子来看,就是攻击和和解。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金丝猴个体之间会打架,但是打完架了,它会和好,这种攻击和解行为在金丝猴的社会组织当中表现得是非常明显的。那么这个影片,是很清楚地可以看到,它们这种和解的过程。这是在打架,几只个体追着,打完了,张嘴,这是开始和解,然后抱腰,吻背,好了,别打了,咱们就这样了,这是一个和解的过程,攻击和和解。那么在社会群体生活当中,攻击行为我们说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有食物、配偶冲突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生这种攻击行为。但是攻击行为会损害个体之间的关系,它就需要这种和解行为来修补,恢复这种社会关系。这是金丝猴的攻击与和解。
我们下面再来看一个很清楚的例子,来表现个体之间这种关系,就是繁殖行为。因为繁殖行为是动物界当中非常重要的,它要繁衍后代。这个画面表现的是一个雌性个体做出来的是一个邀请交配的姿势,就是它做出一个邀请的行为。那么这个邀请交配的姿势是这样,通常这个行为回合是以它寻求和雄性个体的目光接触开始。它要先看它,看见没看见我,然后它在它的面前小跑几步,然后就趴在地上,做出这种匍匐行为,这个行为就是邀请的行为。你可以看到,这只公猴张着嘴,也是一种非常友好的,然后趋向这只邀请的个体。这个画面也是表现了一个雌性个体做出邀请的姿势,然后雄性个体趋向前进行繁殖行为。
那么在繁殖行为的过程当中,我们为什么会说,它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关系,因为你看刚才那个是一个标准繁殖行为的行为回合,比如说雌性做出邀请的姿势,然后雄性个体趋向前去进行交配。那么多雌性个体,它们之间这种关系,它会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交往。比如说像我们这个画面表现的,说一个雌性个体做出来这种邀请的行为,那么另外一个雌性个体它要把这个交往的过程打断,它就趴在人家背上,那就没法进行下面那种繁殖的行为,这是一种我们叫做干扰行为。就是成年雌性个体之间这种行为的表现。那么这种干扰行为有好多种,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那么这个画面表现的是,它趴在人家的后头,把它干扰掉。那么这个画面是说一个成年雌性做出这种邀请的姿势,两个成年雌性跑上前去把它按倒在地下,给人家理毛,它就没法再做别的事了。所以这样的话,就等于给它打断了繁殖行为的进程。
下面这种就是一个雌性个体在做出来这种邀请的行为,另外一个雌性个体也做出一个邀请的行为,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地方。那么这个雄性可能会选择其中的一只来进行交配。这个画面表现的也是一个雌性个体做出这种邀请的行为,另外一个雌性个体也做出这种邀请的行为。那么对于这个雄性个体,谁也不理,我就视而不见,谁也不得罪了。你看在这种繁殖行为的过程当中,你可以看到雌性个体之间的这种关系。它们干扰对方的繁殖行为,当然都是希望个体得到这种繁殖机会。
那么这段影片表现的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繁殖行为的回合。你可以看到,这是第一次邀请,一个成年的雌性做出第一次邀请,小跑几步,做出第二次邀请,这个雄性还没有在这个画面当中。好,雄性要出来了,这个成年雄性正跟另外一个成年雌性拥抱在一起。好,这只成年雌性做出第三次邀请的行为,现在这个成年的雄性它要接受这种邀请,走过来进行这种交配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邀请行为,繁殖行为的这种回合,非常明显。但这个画面里头没有我们说干扰行为的那个例子,我们只是想希望把这个繁殖行为整个地呈现给大家。
下面我们说金丝猴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复杂的社会生活。社会群体当中,提到这种组织中间关系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雄性个体。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雄性个体很多很多的例子,那我们说雄性个体在金丝猴社群当中的作用非常清楚,也非常明显。那么我们从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说它的这种雄性家长不是那种严格的,好像特别专制的那种个体,它对它的雌性个体,我们叫嫔妃们,非常友好。那么我们说很少看到雄性个体去主动地攻击雌性个体。但是你可以看到雌性个体会围起来打这个雄性家长,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说我们有的时候,比如说它会惹小猴子,因为我们都知道,小猴子是群体当中受非常保护的,其实它也不是说故意的,不小心碰着小猴,小猴在那儿撒娇、叫唤,这时候妈妈、阿姨们就都不干了,全把雄性追的到处乱跑,这就是雄性家长,我们讲的很绅士。那么它对它的属下,对它的其他雌性的员非常友好。那么刚才我们也提到了,比如说在雌性个体打架的时候,它还可以劝架,我们经常会看到非常明显的行为,这是雄性家长的作用。
那么还有就是雄性在群体当中的作用。我们说在社群当中,它不是有全雄群吗?这个全雄群也在群体当中起着非常明显的护卫作用。比如说我们在过这个开阔地,或者是在过两座山之间路的时候,那么你看打前站的都是这些男子汉俱乐部的个体,那么打后卫的也都是这些个体,然后中间就是一个一个的家庭。当然家长在这里的护卫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这是群体当中的作用。这段画面表现的是我们雄性家长的护卫作用。你可以看到,这有一只成年的雄性个体,它在石头上在这儿站着,为什么它会在这儿,这边都是它家庭的成员在过路,因为我们这儿有一个人在这儿拍录像,它就挡在这个危险来临的方向,和它的成员和它家庭成员之间,作为一个保护,一个屏障,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危险来,它是首当其冲的。所以你可以看到,雄性在这个社群组织当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们从四个例子当中,来看金丝猴它们之间社群的关系是怎么样表现的。
下面我们来看,在金丝猴的这种社会群体当中,因为它有很复杂的社会生活,它们可以用它们的社会模式,比如说它们表现出来,像我们说蜷缩表示我服了,看你两眼,往前跑几步,趴下,我要你来,这种都是一些行为模式。从我们的视觉来进行这种信息的交往。那么在金丝猴当中一个很明显的,另外一种感觉,进行信息交流的就是听觉。其实我们在前面很多的画面,我们都可以听到非常丰富的声音。那么金丝猴因为它生活在树林当中,有的时候,你看是不太容易,但是听可以传得很远,特别是大群,前面的前卫和后边的联系。它们总要说,你在哪儿?别走丢了,都会有彼此的呼应。所以声音在它们这里头,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和它们社会群体组织的过程当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来看看它声音的交流。当然我们在了解声音交流的时候,我们从它发生的节目,就是出现什么样的声音,代表什么样的含义,在什么样的行为情境当中表现出来,我们来分析它的情境。我也可以分析什么样的个体,它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个体发出来的这种声音,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行为情境当中把它分析出来,你可以听到很丰富的声音。那么我们在这么多声音当中做了,比如说我们把很多的这种声音组合在一起,整理在一起,然后把差不多相似的声音放在一起进行声谱的分析,然后来进行一些统计。比如说鉴别分析,我们看能不能再回到那个类别当中,把它分成不同的种类。然后为了更清楚看到这个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含义,那么我可以再把它回放给金丝猴的群体来听,看它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我们才能知道是不是真正是这个含义,这是我们对声音进行分析的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比较清楚地了解三类;一类声音就是警报叫声。刚才大家已经听到了,这是一个成年雄性警报,就是说有事了。那么这种警报叫声,对成年的雌性来讲,和小猴子都会发出来。但是成年雄性,成年雌性和小猴子发出来的声音,它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因为成年雄性是不经常叫出来的。像小猴子它是有点什么动静,它都会叫。所以小猴子那种警报叫声不一定引起其他个体的反应。但是如果公猴子叫,那么它引起的反应是非常明显的。下面一类叫声我们叫做联系叫声。大家可以听一下, 这种声音就是说你在哪儿?我在这儿,我们叫联系叫声。它这种尾音拖得比较长,然后有应有答,有呼有应的。那么它是保持群内个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叫声,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三类叫声,我们听到的这个叫威胁叫声,它是那种咕、咕、咕的声音。如果再有一个视觉的信号,比如说我把眼睛瞪圆,然后往前一冲,脑袋往前一蹭,我们叫瞪咕,一方面瞪眼睛,一方面咕、咕、咕,这种威胁的声音,当然你要是光听声音的话,就是咕、咕、咕的叫声,是低沉短促的,而且它重复很多次。那么这三类叫声我们现在看得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我们一方面从声谱分析,一方面从回放试验都表明它是警报联系和威胁,就是它有非常明显的含义,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那么刚才我们提到了警报叫声,不同的个体发出来,它会引起其他的个体不同的反应。我们在回放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把成年雄性个体的警报叫声,和成年雌性个体的警报叫声,以及小猴子的警报叫声,把它找出来,然后回放给上海野生动物园的群体来听,你可以看到,小猴子在叫的时候引起的这种群体的反应,这是一种回放。回放以后,你会看到,这些个体都朝向声源,也就是说那儿有声,但是它没有进一步的反应。那么如果是成年雌性的叫声,或者是声音比较小的成年雄性的叫声,再听一下,我们把这个反应叫做有一种惊吓反应,一哆嗦,出事了。但是它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反应。但是你会看到,如果成年雄性的警报叫声出来的话,这些个体四散奔逃。它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不同的反应。那我们在这个回放,有14次的成年雄性叫声当中,有12次引起逃跑的反应,就是说成年雄性的警报呼叫级别是比较高的,就跟我们现在说的警报级别,它是比较高的,它是不轻易发出警报。但是一发出警报,肯定是紧急了,所以大家有所反应,这是我们看到的这几种叫声。除了这些叫声以外,我们还可以听到一些像刚才我们说小猴子在断奶的时候,妈妈不让它吃,它会发出一些这种可怜的,撒娇的叫声,让我吃吧,这是叫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其他的个体会发出一些安慰的叫声。当然主要是成年雄性家长发出的这种叫声,你可以听一下,就是行了行了,安慰它一下,很多这样的例子。那么还有打架的时候,咣咣的那种叫声。现在其实我们声音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我们要一点一点地把它弄清楚。我们说比较清楚的是前三类,我们都已经做好回放试验,非常明显的含义,我们已经了解得很清楚,这是对于声音的研究。
我们说对金丝猴的研究当中,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说对金丝猴在实验室进行思维能力的研究。现在惟一的一个试验是我们在实验室,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做的一个试验。那会儿还是我们导师在做,他们是做什么?就是说金丝猴能不能把三维的客体和二维的照片把它对应起来。那么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因为你开始要训练它进行一些辨别的行为。那么在这些时候,你和恒河猴相比,就是我们在动物园的猴山上最常看见的跳动的那种猴子,那么跟它去相比的话,金丝猴学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它很温顺,因为恒河猴它是比较闹腾的,特别是两、三岁的时候还可以,但是稍微大一点,到青春期的时候,猴子就不太温顺了,做试验的时候,就出很多的事。那么金丝猴它就很温顺,它训练的速度也很快。那么在这个学习三维辨别的时候,比如给它一个墨水瓶,给它一个其他的客体,它可以清楚地把它辨别出来,而且速度也是很快,它是比恒河猴的学习速率要高的。但是再把它迁移到二维照片的时候,它就不如恒河猴,这是在实验室当中的一个结果。当然这里头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说是恒河猴的智慧能力就比金丝猴高呢,还是因为这些金丝猴它对二维的东西经验太少。
因为在它的世界当中,它没有什么照片,它都是三维的客体,这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所以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这是关于客体辨别方面的试验。关于金丝猴其他心理学试验,还有我们正在做的金丝猴个性的研究。那我们说我们可以看,因为金丝猴的群体当中它有很多的个体,它和我们人群当中的个体是一样的,它也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就活泼一点,有的就内向一点,有的就心眼多一点,有的可能比较憨厚一点,我们也可以把它的这种行为把它记录下来,进行一下评定。然后看它们那种个性的维度是不是跟我们人类个性的维度是可以进行比较,有哪些是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我们来看看这种个性的发展是怎么样进行的,这些都是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所以希望我们美丽的金丝猴,能够快乐地生活在它们的栖息地,能够为我们在研究它们的过程当中,能够创造更好的条件,谢谢大家。(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