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世界上并非只有你
第38节:世界上并非只有你
一个人必须善于看到他人内心的相似之处。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在这一点上普遍有着严重的缺陷。
当我们提醒同学们培养自己这种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时,一点不是对你们的苛求,一点不是教条地说辞,而确确实实是为了你们明天的幸福。
一个善于理解自己的人,一个善于理解他人的人,才能真正成为被大家所接受和理解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被大家所欢迎和喜爱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对人的理解是一种特别有用的能力。作为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它会表现为你对世界的理解和创造。作为一个老师,它也会成为你指导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个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它会成为你直接的组织能力。
无论做什么工作,你如果要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幸福的、健康的、被社会所理解、所接受的人,首先要理解社会,理解别人。
你没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没有理解他人的素质,却想成为被人们广泛理解的人,这是痴心妄想。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把注意力放在对你的理解上。
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人人都有自己的眼光,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人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你不想理解别人,却奢望别人对你的理解,这种心态是不成熟的。
我们在未来社会中,就社会行为能力而言,一定要和独生子女的心理状态实行断乳决裂。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个小孩,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呵护你的家长,你也不应带着这样的不满、带着这样的暴跳如雷去要求别人的理解。
你只有通过自己对别人的理解,来换取别人对你的理解。一报还一报,善有善报。理解了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
当你不能够理解他人时,他人也常常不可能理解你。
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
所以,经过这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在头脑中应该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就是我怎么能够从今天开始去理解对方心中在想什么?
这里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由此观彼"。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看一看问题。你们只需要做一点这样的训练。
当你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可能满脑子对他的不满,满脑子都是你的道理,可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会怎样想?你发现,他也是满脑子的道理,满心的不满。
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发生争吵,谁都怒气冲天,谁都觉得自己有理,可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一下问题,常常会发现相反的事实。
说句笑话,在军事上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经常不但从我方的角度看我方,还要从敌方的角度看一看他所面临的态势,从敌方的眼里看看敌方,同时看一看自己。这个比喻或许能够启发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当然,他人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但至少都是我们人际关系的对方。当你不能理解对方时,记住,一切对方都可能成为你的敌人。当你能够理解对方时,一切对方都可能成为你的朋友。
你不理解对方,就可能伤害对方,就可能成为对方的敌人。你理解对方,就能够欣赏对方,帮助对方,沟通彼此的关系,你们就可能成为朋友。
所以,从"将心比心"开始,从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问题开始,获得一个对他人的理解,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同学们稍微尝试一下,马上就有体会。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不理解他。那么,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
对家长也可以这样。你对家长不满、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他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爸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下,你就会特别明白。
明白之后,你就获得一点调试彼此关系的智慧。
四充分运用讲话的权力
培养社会行为能力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就是表达能力。
社会行为、交际、交往和联络,差不多都要依靠表达来进行。
一个人有了自信,才可能有好的表达。反过来,一个人有了好的表达,才可能有更好的自信。
在社会行为中,我们很少见过这样的人,他非常自信,但是他说话却非常差劲,言语不清,这是不大可能的。一方面他说话结结巴巴,怯怯懦懦,语无伦次,同时还说自己在社会行为中很自信,这常常是很可笑的。
所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行为能力,在相当大的意义上就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这种表达能力既和自信心相关,和对人的理解力相关,又需要单独的训练。
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表达能力是学习智能的一个方面。在这里,表达能力又成为社会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为了你今后学习好,学问好,事业好,也为了你生活好,社会行为能力好,都要特别重视表达能力。
同学们要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这个权利。每个人都有讲话的权利,但是许多人经常不用。要经常自觉地尝试,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在一个平平常常的游玩中,在社会活动中,甚至像到市场买东西这样的简单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你在未来社会行为中能力的高下。
五得道多助
培养社会行为能力的第四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完整的道德体系,道德感。
当我们把道德体系和道德感放在这里时,有些同学们可能觉得突然。但是,只要你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道德感、道德素质和道德的要求常常和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密切相关。它们是两件事,但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社会行为的结果,常常又构成一件事。
且不说那么远大、高大和崇高的事情,且不说什么使人望而生畏的道理,仅仅从我们的社会行为,从每一个人具体的生存,从一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角度而言,一个没有充分掌握同时代社会道德要求的人,大概很难在社会行为中比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