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独具慧眼法
第41节:独具慧眼法
有些事物的发生发展及现象的变化,随着时间愈演愈烈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这时最好运用时间顺序法来进行观察。例如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草履虫无性生殖现象等。
有些被观察的事物所产生的现象变化,既同时发生,又同时消失,观察时应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在观察一些化学和物理实验时,经常需要运用这种方法。
所以,观察不同的事物,可以从不同的时间顺序或结构次序入手,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获取的信息当然会有所不同。
(6)蜂窝的孔洞--独具慧眼法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独具慧眼的观察家。他们往往能够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中,观察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找到新颖的研究课题:
一个普普通通的蜂窝,通常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细心的法国科学家马拉尔其,却对蜂窝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他一次又一次地对蜂窝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每一个孔洞的形状,终于发现蜂窝那由菱形面组成的角度大小相等。他还发现那钝角平均是109度28分,锐角平均是72度32分。别人没注意到的,他却注意到了;别人没发现的,他却发现了。这一发现,在建筑学上有很大的意义。
观察认真、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明察秋毫,慧眼识真。有些杰出的科学家,往往就因为一时粗心,放过了获得重大发现的机会,以至后悔莫及。化学元素“溴”的发现就是一例:
1828年,德国化学家巴里阿尔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种褐色液体,与常见的氯化碘非常相似。但是巴里阿尔没有粗心大意,没有按照常规把它当作已知氯化物放在一边,而是对这种褐色液体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和提纯实验,证明了它并不是人们所熟悉的氯化碘,而是一种未知的新元素溴。这个发现震动了当时德国的化学界。为此,著名的德国化学家利比深深感到懊悔。原来,他在实验中也得到过同样的液体,但由于没有仔细地观察,便贴上氯化碘的标签放在了一旁,结果白白放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他常指着那贴着氯化碘标签的瓶子对人们说:“这是我的一次失败的纪念,请记住我的教训,要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再作结论。”在后来的科学道路上,他吸取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灵感和机遇产生于汗水之中,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若能独具慧眼,明察秋毫,获得的必将是累累的硕果。要真正做到独具慧眼、明察秋毫,必须在平常的观察活动中保持客观、严谨、敏锐、全面的视角和思维,才能增加与机遇邂逅的机遇,不至于与她擦身而过。
(7)“观察星月”--中心单元法
小冯对于天外的星月十分感兴趣,但是,他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观察,无奈之下,只好去求助自己的父亲,父亲帮他设计了一套方案:
首先,在夜空下观察星星和月亮,获得初步的印象,并作一些简要的记录;然后,观察星星和月亮的出现,如什么时候看见第一颗星星;到什么时候,星星有几颗;到什么时候,满天星斗;尽量记录星月的形状;这样,观察的准确性随着对观察对象的了解而进一步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冯从观察星月中得到了很多乐趣,他不但学会了将满天的星星分组,找到不同形状特点的一组星星,还逐渐掌握了新月、满月、残月等的变化规律。
小冯还根据自己在观察中的疑问和发现,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学习了很多与天文、气象相关的知识,他感觉自己的观察力逐渐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观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其实,小冯的父亲提供给他的是一种很有效的提高观察力的方法--“中心单元法”,即围绕某一观察对象或内容开展一系列观察活动,以求完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中心单元法贵在围绕“中心”坚持下去,否则无法获得对事物的完整印象和深入了解。例如,观察花籽发芽出苗的这一过程,围绕其怎样发芽这一中心,能设计出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如什么时间种子长出根?根的形状、大小?什么时候长出叶子?叶子的颜色怎么样?每天需浇多少次水等等。
(8)全面深刻--定点观察法
《沁园春·长沙》的上阙是这样描写南国秋景的: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深秋季节,橘子洲头视野开阔,作者以其为立足点,为全诗规定了特定的情境。从“橘子洲头”这一特定的观察点出发,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远眺--岳麓山丹枫似锦;近观--湘江迎面,流水似碧;仰望--雄鹰在长空间奋击双翅;俯视--鱼儿在水清底浅的江里游翔;“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总体上概括了这组景色,也包含了作者对所观察景象的总体感受。
作者之所以能够纵览秋景抒发豪情,从阔大宏远的景物中抓住它们的盎然生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定点观察法,把站在橘子洲头有次序地看到的一个个景象一一展现,进而通过联想,赋予所写之景物以鲜明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