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同年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取得了成功。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这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一经首演,迅速传遍全国,家喻户晓,成为红色经典。
《红旗颂》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
乐曲开始,嘹亮的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引子。嘹亮的小号声伴以长笛、短笛、双簧管吹奏出明丽的颤音,小提琴则以滚动的平行七和弦音型为之衬托,展现出彩霞满天,红旗如海,人群如潮的壮丽图景。
国歌音调经圆号反复显得格外庄严,接着大号及低音弦乐器奏出国歌首句的音调,引出了以弦乐器在C大调上演奏的红旗主题,这是深情无限的赞美,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富有歌唱性。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随下,给人带来绚丽明澈、生气盎然的感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在眼前呈现,巨人般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耳边回响,“红旗”主题提高一个大二度又一次响起。音乐更为激越高扬。人们的热情也随之奔腾激荡。
乐曲的中部(展开部),抒情的颂歌主题仍保持相同的旋律,但通过速度的加快,附点音符的插入,变成了一首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象征着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一往无前的雄壮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进行曲主题再次出现后,乐曲进入再现部。
第三部分是主题的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了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时刻,对伟大领袖、伟大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尽情歌颂。尾声的号角更加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的英雄气概。整首乐曲气壮山河。
颂歌性的音乐作品,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被人淡忘了,《红旗颂》因旋律优美,感情真挚,至今仍在音乐会上演奏,这不能不说是作曲家吕其明的成功之作。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他的亲身革命经历和革命家庭,深深影响着他的音乐构思,并诉诸生动的音乐语言。那种来自革命生涯中独特的切身体验,无半点学院味道,实是经过战火锤炼的呕心之作。正如作曲家所说,“从党的诞生到新中国成立,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就包括我的父亲。他的英勇就义,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一定要用音乐的语言,对共和国的成立、对祖国、对党,用音乐表现出来。”
《红旗颂》无疑是吕其明奉献给党、奉献给人民的最好的礼物,让人听了汹涌澎湃,热血沸腾。还有什么管弦乐,比《红旗颂》更能激起我们对红旗的肃然起敬,满怀深情呢?
创作经历——
1965年2月,在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一次党组会上,贺绿汀、丁善德、黄贻钧等就对上报的“上海之春”音乐会初选节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一致认为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现代题材作品还应加强。因此,决定由青年作曲家吕其明赶写一首,黄贻钧建议曲名定为《红旗颂》。欣然接受这一艰巨创作任务的吕其明,在进入作品的酝酿构思时,就陷入了对往事激动的回忆之中。红旗是革命的象征,在南湖小船的油灯光中,在那井冈山的绿竹丛中,在遵义城的堞墙,革命圣地延安,淮海战役的阵地前,凡有革命者战斗过的岗位,都有红旗飘扬。红旗又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原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高级干部,1945年9月不幸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吕其明是在红旗下长大的。1940年,他刚满10岁时,是父亲带着他和姐姐参加了新四军文工团。他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经受着锻炼与考验。1949年5月,他随部队进入上海。从此,每逢国庆礼炮轰鸣,国歌嘹亮,人群如潮,红旗似海,他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长期战斗生活的往事以及他在红旗下成长的历程,像电影一样,一一在眼前闪过。他热血沸腾,心潮激荡,夜不能寐,乐思源源而来,他决定写一部以开国大典为背景,气势磅礴,优美雄浑,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听的管弦乐作品。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拼搏,激动的泪水伴他写完了《红旗颂》。当年5月,《红旗颂》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首演获得成功。如今年已七十多的吕其明说:“36年来,《红旗颂》没有被人们遗忘,这使我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作曲家要通过毕生的努力,去歌颂时代、歌颂党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