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早期的优秀曲目之一,后改为曲牌,作者不详。据考证,该曲曾以何柳堂的何氏家传秘谱传世,因此认为这是何柳堂作曲,但尚未证实。
乐谱初见于1917年左右丘鹤俦编著的《弦歌必读》,后经潘永璋执笔整理。它主要流传于三角洲一带,不仅在全国广为流传,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乐器的使用上,更突出了以流畅、自然、活泼为主要的广东音乐特点。1987年3月在穗召开的中国第一届广东音乐演奏比赛中,该曲被确定为惟一必奏曲目。
此曲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既流畅明快,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再加上一连串分裂的短句,顿音的节奏,犹如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芭蕉,使人联想到芭蕉婆娑起舞之态,更使人想象到芭蕉丰收之后人们的喜悦之情。因此,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具有浓郁的岭南情调。
乐曲材料源于“八板”的变体。通过放慢加花等手法变奏,并用节奏的顿挫、连断对比和对旋律乐句的短碎处理,使之形象生动,音乐优美动人。乐曲一开始,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出人们的欣喜之情。接着,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音乐时现短促的断奏声,犹闻雨打芭蕉,淅沥作响,摇曳生姿,体现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
乐曲最早由粤乐名家吕文成等三人灌制唱片,演奏风格粗犷朴实,显示出广东音乐形成初期的清新格调。解放初期,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广东代表团在乐队中增加了笛和碰铃等乐器,演奏时充满热情,富有生气。20世纪60年代初期,方汉又通过多声、配器等作曲手段加以改编,更为优美动听;最后用高胡领奏的慢板尾句,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别有情趣。在十年动乱中,又经人改编,在结构层次安排以及配器等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法,并为免遭禁锢,易名为《蕉林喜雨》。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正名。
《雨打芭蕉》的结构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因而很难断然地将其划分成几个段落。但是,通常可将乐曲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三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演奏得连贯而流畅,表现了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这部分旋律,前两个乐句采用了换头合尾的手法写成。后两个乐句则采用了合头换尾的手法写成。这样,使得这段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
第二部分的音乐是展开性的。其句幅短小,气息紧凑,节奏活跃,以不规则的连续不断的垛句组成。它与第一部分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轻盈的顿音和旋律的切分进行,表现出运动着的落雨变化,更表现出人们观赏落雨、喜看芭蕉丰收时的活泼、轻快心情。
第三部分的旋律在围绕“商”音(Re)旋转后,形成一个简短的结束部分。它以宫音结束全曲。